[小島旅行][林凱洛] 直島玄關 宮浦港散步

冬季、春季和夏季,我造訪了三次夢想中的直島。
即使隆冬,迎接我的瀨戶內海,依舊給了非常晴朗的天氣,面對低溫,卻有溫暖冬陽與乾燥清爽空氣,騎著單車在安靜的直島本村區的狹窄小巷中穿梭時,心也隨著海風漲滿了愉悅。
之後是寫意的春與盛暑的夏,與冬天完全不同的景象,綠意盎然,群花綻放,陽光火力全開,用過度熱情的高溫款待踏上直島的世界各國旅人。
海之站、赤南瓜(海の?なおしま、赤かぼちゃ)
從高松搭著渡輪抵達直島,在被稱為「直島玄關」的宮浦港迎接賓客的,就是兩件重要作品: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共同主持的SANAA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海の?なおしま〉,以及佇立在碼頭邊的草間彌生正字標記,〈赤南瓜〉。
〈海の?なおしま〉會是你在渡輪入港後第一個看到的建築物。一片平坦的鋼板屋頂,以數十根纖細勻稱的鋼管支撐,像是一座巨大的涼亭,其中有遊客服務中心、藝術祭商品販售中心、以及員工辦公室。乾淨洗練的構造,打破建築體必須四面遮蔽的思想,充滿穿透、明亮且無色彩的特質,一眼就能看出是SANAA的作品,絲毫不喧賓奪主,讓充滿豐富表情的旅人或島人川流其中成為主角。
碼頭靠海的一端,草坪上端坐著讓所有人難以忽視的〈赤南瓜〉。
有時人們很難分辨藝術與垃圾的分野,或是創意與失常的界線。從小被大量幻覺困擾的草間彌生,就是將自己體內難以駕馭的瘋狂想像,全數散發在藝術領域而獲得成就的日本前衛藝術家。
大量繁殖重複的鮮艷水玉圓點,各種型體尺寸不一的南瓜,讓平靜遙遠的海岸,突然出現一塊迷惑人心的魔幻空間,從此引來世人追逐趨近這個草間彌生的世界。
最早於直島上完成的南瓜雕塑其實是另一顆黃南瓜,早在1994年就已種植在Benesse House前方已棄用的小小碼頭上,當時號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南瓜雕塑,20年來成為直島設計風景中屹立不搖的最佳代表。宮浦港的〈赤南瓜〉則完成於2006年,這次的南瓜更大更有趣,挖空了中間的南瓜肉,黑色圓點成為圓形洞口,可以讓人隨意進出,陽光灑落時,在南瓜內還會出現不同色彩的圓型光束投射,這裡是無論大人小孩都會奔跑過來,快樂與之玩樂的公共藝術品。
草間彌生曾經如此形容這個作品:「當太陽的紅色光芒往宇宙的盡頭探索,最後的化身就是直島上的海中的赤南瓜。」
直島錢湯「I♥湯」
靠近碼頭前那條大馬路,在巷子裡馬上就會看到藝術家大竹伸朗的古屋改造作品〈直島錢湯「I♥湯」〉。日本的公共澡堂稱為「錢湯」(Sent?),這棟建築原為福武集團負責人福武總一郎所有,特別提供作為公共藝術使用,在大竹伸朗的改造下,成為一個創意爆炸的異世界。日文漢字的「湯」即為熱水,發音為「YU」,因為與「YOU」同音,因此就以諧音「I LOVE YU」命名。
20年前,福武總一郎邀請大竹伸朗上島來加入直島的藝術改造計畫,並且告訴他,你就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獲得自由發揮空間的大竹伸朗,踏上直島去觀察人民的生活。想到自己十分喜愛到公共錢湯泡澡的兒時記憶,大竹伸朗便決定將這間老房子改造成一座錢湯,而且是可以讓島上的居民們隨意進來泡澡的公共場所,因為「錢湯就是活力的來源!」在充滿藝術性的熱水池子中裸著身子聊天八卦閒磕牙,有何不可?
於是,大竹伸朗發揮最擅長的拼貼技法,利用島上廢棄的船板、印尼產的多色磁磚、南國氣氛的大王椰子樹,以及色彩繽紛的霓虹燈,重新在房屋外觀塑造繁複的視覺。大阪知名建築團隊graf,也參與了外觀與內裝的設計。澡堂空間內,則是另一個新舊混合的異想世界。錢湯櫃台改造成商品展示櫃,大竹伸朗當然也為錢湯設計了新的LOGO字體與主視覺,這裡並販售地域限定的新設計周邊商品,像是毛巾、沐浴組、明信片、彈珠汽水等名產,這些都是非買不可的好物,請用門口邊的自動販賣機買票,憑票向櫃台換取。
進到澡堂才是真正的樂園,牆壁上一大片日本錢湯必備的磁磚壁畫,這裡沒畫富士山,而是描繪著海底奇景,池底的磁磚壁畫則是裸身女體、電影海報、昭和時期的繪畫等各種充滿性暗示的圖案,而在分隔男女湯的牆壁上站立的,竟然是一座真實的大象標本!這是來自一間北海道祕寶館的標本,大竹伸朗造訪過後,立刻愛上這座大象,在這家祕寶館歇業後才收藏入手,大象便從寒冷的北海道移居到溫暖的瀨戶內海。喔對了,如果我記得沒錯,這隻大象的名字叫「貞子」(サダコ)。
住在直島的夜晚,我當然也大大方方地進去女湯,一窺祕境,並好好享受了不思議的風呂。不管如何,請安排一段泡錢湯的時間吧!體驗一段像是墜入到奇幻龍宮祕境的奇遇,其中的驚喜絕對讓人永生難忘。
【如果你也想「直島」藝術天堂】
【自然?建築?藝術】直島藝術天堂&安藤建築美學.淡路夢舞台.神戶浪漫夜景五日
宮浦ギャラリ?六區(宮浦Gallery六區)
2013年的宮浦港周邊多了一家福武財團主導的新藝廊,外觀看來,非常像平地而起的挑高鐵皮屋,閱讀內部說明,原來這裡曾經是直島島民們最重要的柏青哥娛樂場所,パチンコ999(Pachingo 999)。緊挨著小小的公園,不難想像出此地成為人民集會場所的情景,可能阿伯們溜搭去打個柏青哥,阿婆們就在公園板凳上聊個小八卦。
這棟看似全新建造的方盒子,正面的格狀玻璃窗,上面還貼有綠色的999字樣,這一整面玻璃是完整保留下來的舊門面,鋼架構造上還有時間殘留的鏽黃,外牆與內裝則全部翻新。內部只有一個打通的展示空間,木製條狀天花板則讓光線透成一條條如百葉窗的幾何光影,因為四周都是黑色壁面,你甚至可以看見空氣中愉快飄浮的粒子。柏青哥已經消失,公園裡也沒有人。
炎熱的午後,走進來吹個冷氣,看看出身於岡山縣的寫真家綠川洋一攝影展,作品中來自1940∼1950年代的瀨戶內海人民,一張張寧靜黑白照片,似乎會隨著光影角度的移動,偷偷地改變照片中的動作。當然不是真的,又不是哈利波特。
NaoPAMギャラリ?(NaoPAM Gallery)
與〈直島錢湯「I♥湯」〉同一條巷子,往前走不到100公尺,轉角就是一棟繽紛花俏的「NaoPAMギャラリ?」,是小豆島以舊倉庫改建的藝廊「MeiPAM」的姊妹作。這是一個藝術作品與島上既有食堂結合的藝術合作案例,因此轉角為NaoPAM的出入口,在巷子裡的小門才是「島食Doみやんだ」的出入口。
我造訪的那天,屋外是炎熱到沒有人願意坐在戶外庭院烤成人乾的猛暑。揮著汗往內走,打開了門,卻一個人也沒有。只有一頭以乾稻草組成的巨大長毛納瑪象,安份乖巧地站在房子中央。
這頭長毛象是來自武藏野美術大學藝術團隊的作品,他們從2010年就以同樣的稻草編織手法,在小豆島的棚田中央製作稻草大象,2013年再次參展,有別於在小豆島戶外田野中的體積,直島上的大象稍為幼齒一點,使用直島上的竹、木、藤蔓,以及小豆島的稻草為素材。
創作理念追溯自直島的歷史文化,近代在瀨戶內海域裡,曾經打撈到珍貴的納瑪象化石。根據記載,25萬年至2萬年前的瀨戶內海,其實是一大片陸地,納瑪象的化石證明了這個論點,海中遍野的島嶼,可能都曾經是座高山呢。
至於食堂的料理,是使用當地捕獲的海鮮入菜做成各種定食,根據我後來找到的報導資料,掌廚的女將是活躍於直島當地傳統文化〈直島女文樂〉(註)很出名的井下婆婆。雖然食堂換了新包裝,不過內容物依舊保有老手藝。想到這裡,突然覺得沒吃到她親手做的燒魚料理好像很可惜,只嘆時間不湊巧囉。
註:〈文樂〉是日本傳統藝能中的人偶劇〈人形淨琉璃〉的代稱,傳入直島的文樂從江戶時代開始興起,在戰後曾一度沒落,於1948年之後由三位熱愛文樂的女性重新振興,自此被稱為直島女文樂,成為日本唯一一個操作師全以女性為主的文樂座。〈直島女文樂〉被指定為香川縣無形民俗文化財,淨琉璃的人形頭與服裝則為香川縣有形民俗文化財。
書摘內容由「啟動文化」提供
博客來購書:http://bit.ly/IdP38V
【如果你也想「直島」藝術天堂】
【自然?建築?藝術】直島藝術天堂&安藤建築美學.淡路夢舞台.神戶浪漫夜景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