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2015大地藝術祭行旅筆記 (二)

By 欣建築2015/09/01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佐滕香-持續朝向原子的道路;圖片提供/吳慧貞


昨夜一屋子去參加富士搖滾音樂祭的年輕人,半夜回來竟然悄然無聲,只見玄關整整齊齊擺滿了鞋子,對於富士音樂祭的奇異特色不禁嘖嘖稱奇,關於綠色環保與超級和諧秩序的傳說,果然一點不假!任何西方次文化進到了日本,總會神奇的馴化,整個從內鑠外地日本化,於是暴走族深夜無人紅燈前會停車,搖滾音樂祭會講究環保,連座位也整整齊齊不會亂搶。

一邊疑惑?,作為日本人,到底有誰會真正解放?一邊氣喘吁吁趕上巴士。今日換搭導覽巴士,首站造訪的是soil museumもぐらの館,這是2009年關閉的廢校,人口外流太過嚴重,學校一間接著一間關掉,藝術家或藝術團體進駐,賦予廢校新的風貌與命運。今年由Motoki Sakai策展,不僅以土為主題,也以土為主要材質,搭配其他自然材質進行創作。在入館處,由大平和正所創作的巨大球體,象徵土地與繩文文化的孕育母體,將輪流在新潟(森域景),京丹後市(海域景)與東京都中野區(街域景)展出。

日置拓人與木村謙一均擅長以泥繩等自然材質創作,日置拓人融合兩種日式傳統茅草構造,在入口處建造了一座迎賓涼亭,這種傳統茅屋稱為雪室 Yukimuro與雪藏Yukigura,利用冬季保存下來的雪作為冷卻系統的傳統智慧,用以保存夏季醃製蔬菜。木村在三樓,也以泥土草繩加上枯枝等複合媒材,創作泥枯山水,以表現越後河岸段丘在冬日皚皚白雪的山水景緻。兩人在一樓,則聯手創作一座“土之光籠 Light Basket of soil”。佐藤香以下?地區蒐集來的十四種泥土做為顏料,在和紙上繪畫,裱褙於壁上,作品題為”持續通往原子的道路“。每種泥土色彩,都保存著土壤裡的生命氣息,以及土中生命所經歷的春夏秋冬。

圖片說明:日置拓人-雪室 Yukimuro與雪藏Yukigura;圖片提供/吳慧貞


為了慶祝國際土壤年,請農業環境技術研究所與埼玉縣立川之博物館協助,蒐集妻有與日本各地的土層斷面來展出,一百年的時光才能累積一公分的厚度,眼前所見,是由數萬年才堆疊而成的土壤。走過這些斷面形成的幽深隧道,沐浴在萬年的土地清香之間,怎能不起敬畏之心?

在這間soil museum裡,真的感受到,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對於土地的熱愛,不僅僅是修辭而已。可觸可感的真實物質,能傳達真正力量的物質,像是孕育生命與文化的泥土,匯聚為大河滋養大地灌溉流的水,自土地中長出的豐盛作物,自然野地裡的生物,被自然所刻畫的土地地景,充滿於這塊大地上的光和風,人們順應自然而發展出的農耕與生存技藝,都與藝術的生命交織在一起。北川先生有一次說道,他沒有甚麼策展主題,我想是因為其道一以貫之,雖然如此,個人倒是覺得,上屆主題“人間土地的光輝“很美的表達了策展人的深深熱情。

離開這裡,下一站便是懷念的產土之家 Ubusuna House。這棟1924年建造的日式老房子,在2004中越大地震中幸運未倒,但也成為無法居住的空屋了。2006年由多位陶瓷藝術家,一起完成老房子的修復,一進門的火爐煙囪,牆壁土間,澡盆洗臉盆,所有生活物件,都是由陶藝構成,更別說是待客用的杯皿囉!二樓便是精彩陶藝作品展覽。在二樓望著那烏黑油亮的桁架撐起的屋頂,山坡太陡,長出的樹,都會彎彎的,所以農家也就地取材,利用樹的弧度,作為屋頂的有力支撐。

中午用餐時,看著幾位大嬸忙進忙出,心裡就感到一絲安心,今年其實好像是專程來探望陌生又熟悉的大叔大嬸們,他們從一開始的生疏害羞,到現在這麼開心這麼熱絡的招呼客人,而且廚房裡今年多了一位高高帥氣的年輕主廚在幫忙呢!看到他們的活力,便覺得,木質飯盒裡的白飯和在地野菜,分外美好分外香甜。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土層斷面標本;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妻有與日本各地的土層斷面展;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下午到了川西地區,James Turrell 的“光之館”,大家躺在地板上,仰望緩緩打開的屋頂,一整棟建築,僅僅為了呈現天光的變化而存在,真是最最奢侈的幸福。光之館下方的小徑裡,有個有趣的小 品,由母袋俊也創作的“觀畫小屋.妻有”,鑽入狹窄小屋登上階梯,透過橫向長方形的窗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山丘下如畫的河岸段丘景緻,這件作品,是典型的框 景作品,內海招子的作品,或張永和先生的作品,無非都是將無盡的自然,透過藝術的眼光,收束入一個觀看的框架,創造一種精神意境,收的既是美景,也是里山裡的人們。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MVRDV在松代地區所設置的農舞台,當然是不可錯過的重要據點。今年這裡雖無新作,但依然是超高人氣的遊客聚集點,草間彌生 奶奶的“花開妻有“與Liya&Emillia Kabakov的“梯田“,也依然是遊客攝影和自拍的焦點。如能在Jean-Luc Vilmouth 所設計的Café Reflet裡坐下,好好享用精彩的餐點,更是無上的幸福。館內唯一的新展覽,是以限界為題的展覽,比里山還要更貧瘠與荒涼困苦的地方,鄉下中的鄉下,便 是限界,在這個展覽裡的作品,可以體會到創作較具社會批判性與激進的走向。

之後的行程,都是空屋系列作品,在著名的“脫皮之家”旁邊,日 本大學藝術學部雕塑系和鞍掛純一,修復了另一棟空屋。“脫皮之家“一刀一刀的在木構的屋子內,布滿刻痕讓整棟屋子脫胎換骨,而這棟新作,反其道而行,像是 炸可樂餅的裹粉一般,把整棟房子塗覆上一層粗糲的灰色塗料,反而讓他呈現純粹原本的空間感,凸顯房子的所有材質和構成元素。這個和脫皮之家配對的新作,就 命名為可樂餅之家。

養蠶之家的絲織作品,回應著已然式微的養蠶產業,純白絕美的蠶絲和服,在黑暗的老屋中閃爍微光,提醒我們越後妻有,曾 是最重要的高級和服製作重鎮。而日本藝術家Shinji Ohmaki大卷申嗣的“影之家”,是今年最值得注目的作品之一,在黝黯的空間中,自天花板懸垂而下做圓周擺動的燈泡,使中心一根針的影子投射猶如時鐘指 針不斷運動,指涉在時間空間的動態關係裡,人對自身生命關照與反省的核心。二樓的房間裡,在全然的黑暗中,緩緩升起一個又一個的泡泡,包裹?微微滾動的 煙,飄到屋頂之後,輕輕啪的幻滅。這件十分玄妙的作品,藉著最單純的物理元素的操控,投射出對生命和自我的精神性反省。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作品。
在 大地藝術祭裡,不乏這類精彩至極十分深刻的作品,例如 Antony Gormley的“另一個特異點“這類作品雖跟所謂的民眾參與沒有任何直接關聯,但都被賦予收藏藝術的特殊使命,在深山村野裡,在百年老屋裡,散放藝術家 的獨特思維與創作光芒,讓整個越後妻有成為名符其實的無牆美術館。

這兩日,日本即使山間,也炎熱無比,揮汗結束了一日的藝術巡禮,不免感到疲憊,不到居酒屋以一杯冰啤酒結束這一回合,不然是要幹嘛!

圖片說明:產土之家 Ubusuna House;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脫皮之家;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脫皮之家;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脫皮之家;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養蠶之家;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吳慧貞




==========
吳慧貞
現為禾磊藝術顧問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碩士,深耕公共藝術策展、藝文活動策劃執行、評論寫作、出版企劃等多項領域,曾擔任文建會、國際研討會講師。

==========
圖文/吳慧貞
編輯/蘇琨峰



【延伸閱讀】
>2015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新潟的地景藝術與文化傳承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8913-live

>大地藝術祭(北川富朗著書)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3766-books%5C

>2015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官網
http://www.echigo-tsumari.jp/b5/about

>在藝術之里的兩天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走讀筆記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2812-EchoTsumariArt

> 2015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成功背後的那些事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2724-interview



更多國內外建築走讀側記,請上【走讀筆記】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article/Notes

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更多國內外建築脈動及作品介紹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
瀨戶內海藝術祭2015大地藝術祭吳慧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