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3.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感受大佛震撼?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感受大佛震撼?世界文化遺產

By 欣中國2017/07/29
article cover

test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踏上世界文化遺產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在歷史或地理課本上應該常常看到龍門石窟的照片吧?!

身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不管是在歷史或是文化上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Quby知識小學堂

1、佛教傳入中國後,信徒將希望寄託在一尊尊佛像、繪畫或雕刻中,然後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一開始是由皇室開鑿修建,大約於北魏太和年間,先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後400多年。過去信徒或是僧侶會在石洞裡修行、禮佛。有研究說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1.5—2小時,因此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餘尊大大小小的佛像。(這個數量真的很震撼!)

2、據統計,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餘尊,佛塔40餘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所以佛像的長相、姿態、身材、表情都會因為開鑿時代而不同,特別有趣可以仔細觀察看看。

3、龍門,在春秋戰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相對,伊水從中流過,遠望就像是一座壯麗的門闕。後來隋煬帝建都洛陽,因為宮城正門正對伊闕,古代帝王又以龍自居,因此得名龍門。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要前往龍門石窟可以搭乘電瓶車(遊園車)

因為整個景區除了龍門石窟外,還有香山寺、白園

而且還橫跨中間一條河實在太大了

所以還是坐電瓶車來的方便又舒服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一到龍門石窟景區就可以看到這塊大大的石碑

一堆阿姨叔叔們爭相在旁合影

在大陸要拍照就要比誰動作快、搶位置快

不然會在旁邊等到沒完沒了!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入口的建築看起來很新

因為光是入口處就移動了兩次

所以總共可以看到三個入口拱門

來這裡遊覽的旅客越來越多

為了總量管制只好把入口距離大佛石窟越來越遠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在講解中心等待導遊幫我們安排的導覽員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導覽員會發給每人這個機器

因為旅客太多所以如果用麥克風應該聽不到他說什麼

這個只要調到同樣頻率戴上耳機

就可以很輕鬆的參觀景區

(有時候導覽員會固定站在一旁,讓大家自己擠進去看石洞內部,因為人真的太多啦!)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咱們的導覽小哥~

透過耳機聽他聲音真的~超有磁性

感覺就像是在聽預錄好的講解台詞

講解內容很仔細一點都不馬虎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這是之前的第二個入口

大家也是爭相在下面拍照

畢竟上面寫著大大龍門二字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此為遠處照)

而且這拱橋風格其實很歐風

過去龍門大橋,是仿照河北趙州橋修建的石拱橋

以前是車水馬龍的公路橋

但是為了保護龍門石窟減少來往車輛對景區造成的粉塵、震動以及噪音等危害,

於是改成了觀賞橋

配上旁邊的伊水和楊柳樹

讓人想吟唱個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河岸對面就是香山(東山)

山腰上的寺廟為香山寺

也是白居易曾經待過24年的地方!

當下聽到很興奮

因為原來我們聽過很多的詩詞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而且白居易之所以被稱為香山居士也和這裡有關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然後往前走就可以看到過去第一個入口處

當時的規模真的不如第三個新的

而且離石窟真的很近

不像現在要走一段路越過三個門才到的了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以下因為這裡實在太多大大小小的石洞了

所以Quby挑了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來介紹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第一個是賓陽中洞

賓陽洞分為北中南三個

很特別的是三個洞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展現北魏、隋唐的藝術特色

中洞的主像是釋迦摩尼

左手朝上代表地域

右手朝下代表普渡眾生進入極樂世界

面相清秀和善,而且穿著較有西域的味道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第二個是賓陽北洞

被廣大網友稱為 最萌的佛像

一手比著現在最新潮的ya手勢

而佛像風格被判斷是唐朝時期

跟中洞比較起來身形較為豐腴

洞內的彩繪保存也是三洞裡最好的

顏色鮮豔,相信當初完成時一定更漂亮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再來是牡丹石

近看才發現石頭上真的盛開一朵又一朵的牡丹花

在墨綠色的石頭上居然綻放著牡丹花相當神奇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接著是萬佛洞

顧名思義裡面就是有上萬尊佛像

這也是龍門石窟唯一在窟頂有記載年分的碑文

內容是:內有一萬五千尊佛像,於大唐永隆元年所建

而且可以從碑文中得知主持者是出家尼姑和宮中女官兩位女性

所以佛像的風格較為柔和細膩

遠看兩旁就像是小小方格

進才知道每一個方格內是一小尊佛像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蓮花洞

建於北魏晚期,主佛為釋迦牟尼立像

雖然面部和手部呈現損壞的狀態

但是特色是窟頂的雕刻大蓮花

而此洞又被稱為伊闕洞,因為洞外有明代所刻的伊闕二字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最後來到整個龍門石窟的重點 奉先寺

不管是在洛陽觀光手冊、門票,甚至是我們歷史課本上都有出現

因為這裡是最壯觀、雄偉、震撼的露天石窟

佛像之大不知如何形容

主佛的耳垂有190公分。等於一個男性的身高!

這樣的比例尺應該就能明白現場有多麼震撼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中間的主佛是特意模仿武則天的相貌

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深知要建立新王朝,就必須為自己塑造些軍權天授的色彩,因此希望自己與佛像有所連結,於是工匠們以她為範本來開鑿

佛像面形豐腴秀麗、嘴邊帶著一絲絲笑意,背後則是透露著光芒

著實是一個標準的唐代佛像的藝術特點

也被稱為是 東方的蒙娜麗莎

而且神奇的是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彷彿她的視線都注視著你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佛像左側分別是佛弟子阿難、普賢菩薩、南壁天王、南壁力士

右側則是佛弟子迦葉、文殊菩薩、北壁天王、北壁力士

這樣的組合像是唐代的宮廷生活

除了武則天外,還有宦官、仕女、將軍、衛士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最後不免俗的在佛像前拍照留影

能夠站在世界文化遺產上真的很震撼

導覽員說過去一個婦女為了幫家裡建造一尊佛像祈福

是需要花費她所有的嫁妝

而這裡的每一個石洞、每一尊石佛

都代表著人們的希望和期待

或許在那個亂世的時代

這裡是每一個靈魂的心靈寄託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石壁上隨處可見一個又一個石洞

裡面有些保存著完整佛像

有些則是少了頭部

或是只剩下一個甚什麼不剩的空洞

經過了這麼多個時代

除了戰爭受到摧毀

其中很大部分是因為竊盜

石像太龐大、笨重所以直接拿取頭部

據說當時偷的佛像可以換一袋白米供全家食用

只能說這是時代下的悲歌

人們為了生存必須找到活下去的辦法

幸好現在龍門石窟受到良好的保存、修復

我們也才能夠看到古人留下的藝術品
(圖片來源:Quby提供)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Quby提供)



(本圖文授權僅限欣中國使用,未經許可禁止重製轉載)

------------------------------------------------------------------------------------------------------------------------------
圖文/Quby
來自風城的孩子,如同風一樣熱愛自由,從大學開始成為不務正業的學生,相信「人生如夢,夢如煙,煙如屁,所以人生如屁。?現在不玩何時再玩呢?曾經跟著一群不認識的人環島,脫離常軌到高雄打工換宿,每年寒暑假到麗星郵輪上當保母帶小孩。足跡不多,但各各都是自己踏出來的回憶。

部落格:Quby說五四三



河南龍門石窟佛像世界文化遺產Quby河南旅人古都新韻慢生活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