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媽看文創] 霹靂奇幻藝術傳統文創指標
By 欣音樂2014/01/05

當霹靂布袋偶明星素還真等比一人高的戲偶,和韓國藝術家崔正化的「蓮花」,在華山的大草原上相逢,會出現什麼樣的火花? 十二月底登場的台灣原創「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中韓藝術對比的戶外裝置,將展現傳統產業文創化最好實例。圖片說明: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提供。轟動兩岸的文創指標霹靂布袋戲,即將於十二月在華山推出屬於台灣原創的奇幻武俠大展,除了讓布袋戲迷歡喜外,也期望吸引一般民眾的驚奇和注意。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總經理邱正生指出,近數十年來,台灣每年總會引進歐洲的藝術展、美日動漫展,甚至中國大陸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每項展覽幾乎都吸引達三十萬的觀眾人次。仔細思量,讓人質疑,台灣難到就沒有自己
當霹靂布袋偶明星素還真等比一人高的戲偶,和韓國藝術家崔正化的「蓮花」,在華山的大草原上相逢,會出現什麼樣的火花? 十二月底登場的台灣原創「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中韓藝術對比的戶外裝置,將展現傳統產業文創化最好實例。
圖片說明: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提供。
轟動兩岸的文創指標霹靂布袋戲,即將於十二月在華山推出屬於台灣原創的奇幻武俠大展,除了讓布袋戲迷歡喜外,也期望吸引一般民眾的驚奇和注意。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總經理邱正生指出,近數十年來,台灣每年總會引進歐洲的藝術展、美日動漫展,甚至中國大陸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每項展覽幾乎都吸引達三十萬的觀眾人次。仔細思量,讓人質疑,台灣難到就沒有自己的原創,可以辦大展。
即將呈現的霹靂武俠世界展,將是台灣首次本土延伸的文化藝術,展現其累積的厚度內涵,霹靂希望透過這個展,讓全民都看到台灣精彩文化內涵的再創造、再設計。 邱正生指出,這項大展主要目的是想創造台灣布袋戲發展的里程碑,更要對外證明「創意台灣」(Create in Taiwan,CIT)的價值,「台灣已從MIT轉型為CIT,從製造走向創意加值。」
何謂「創意台灣」(CIT)?邱正生進一步解釋他自己發想的CIT概念,「台灣一直習慣做引進式的展覽活動,像是今年引進的黃色小鴨,就造成風潮。事實上,台灣人文化藝術消費、鑑賞的品味好,早已具國際水準,可惜在文化消費體驗中,卻沒有想到將自己的文化內容做深度創作。」因此霹靂舉辦「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具有著標準性意義。
邱正生表示,「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展,不只是霹靂百年內容的展出,同時也是標示出台灣產業轉型的軌跡,他說:「台灣過去MIT時期,因精密機械、電腦科技和硬體製造,佔全球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可說是IC產業的製造中心,相當了不起,可是當產業轉型,做全球品牌競爭市場時,MIT代工時代漸成過往,整個產業競爭力、產業毛利、產業鏈移轉,使產業型態開始走向BIT,大家開始重視設計。」

圖片說明: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提供。
「但設計是屬整個產業創意的一環,並不是全部。」邱正生強調,台灣談創意設計,不論整個文創產業,或文化藝術設計內容,都過度膨脹,只認為設計好,國家的文創產業、創意產業就一定扶搖直上,但事實上,全球的設計產業並不是文創主力,只是基礎力,反而是內容為主題的影視文化藝術,像是動畫、遊戲、電影、電視,及現代影音多媒體載具內容創作,及延伸的周邊商品,才是帶動文化觀光,及其他產業連結的價值和效應。
邱正生特舉黃色小鴨為例,黃色小鴨藝術家的創作,大部份的肖像經濟仍需回歸故事,及背後產業脈絡,像美國的蜘蛛人、鋼鐵人,都因漫畫、電影棒紅劇中角色,故事內容打動觀眾的心,願意收藏角色商品,才延伸出周邊商品受人歡迎。霹靂也是屬角色經濟,透過劇情、文本創作、戲曲推動角色,延伸出商品效益,可說是台灣的指標。
「台灣有很好的創意人才,和創意氛圍,在走過MIT、BIT現已轉型為CIT,因此鼓勵、帶動原創,進入國際市場,是政府當務之急應給予團隊幫助,也是台灣經濟發展重要一環。」邱正生說,CIT內容就是一個平台,是想呈現霹靂產業發展規跡,因此大展將文化藝術結合最好的創新科技的硬體、軟體,及策展人、設計、創意、製作,可說是融合所有內容的展現,證明「創意台灣」的價值。也是傳統產業文創化最好的實例。
「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或許是霹靂誕生以來首次大規模的展覽,但站在娛樂事業版圖的長遠布局,邱正生說此展只是公司打造主題樂園前的小試身手。霹靂將透過二百尊本尊戲偶闖天下,喊出「台灣原創、全球唯一」。
圖片說明: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提供。
經過一年策畫的奇幻武俠大展十二月華山啟動,邱正生指出,一個好的展覽,除了要有豐沛的內容外,更需有一位專業策展人,大展策展人林羽婕熟讀霹靂所有相關書籍後,策畫出展覽架構,再由霹靂的工作同仁在架構中加入血肉,使這場大展,透過浮空投影、3D立體投影等技術,將霹靂本尊木偶、劇中場景「活生生」在場重現,也讓八百坪的展場幻化為四魌界。
邱正生指出,八百坪的展場內共分八個展區,每個展區都結合科技,展示功能增加懸疑、奇幻感,這是設計的重要核心理念,為讓觀眾能有身歷其境的親身體驗,劇中場景將以1:1比例製作,觀眾一走進現場如同自己就是戲偶,此外,為求場景「逼真」,所有的布景舞台比攝影棚裡的更細緻。也是文化產業中,一源多用與跨界創新合作的典範。
「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一定受到長期耕耘戲迷的支持,但如何廣及到一般大眾,則為挑戰。以「藝術大展」定位,希望賦予霹靂「當代藝術」的論述,在虛實整合的奇幻場景中,體驗布袋戲藝術百年的時光輪轉。
「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十二月二十八日至明年三月十六日華山登場。
※原文刊載於人間福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郭媽看文創」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u/2689839841
========================================================
【作者Profile】
郭士榛/現任人間福報文化線記者

資深文化線記者,曾任職中央日報,並於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獲得中華新聞記者協會之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