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1. 首頁>
  2. 旅行

農遊台東寶桑「九鳥陶燒」 原住民與文創的橋樑

By 欣台灣2013/01/26
article cover

test

「九鳥」陶燒,擁有一個很日本風味的名字,但事實上,它是由排灣族的陶藝家諸推依?魯發尼耀(漢名廖光亮),和妻子廖夏子在十年前,選定了三級古蹟巴蘭遺跡的入口處,共同打造了這一座陶藝園地,除了成為台東的私房旅遊景點外,九鳥持續進行陶藝創作與教學,目前正致力往文創方向發展。

圖片說明:以所在地初鹿為發想點所創作的陶藝文創商品「逐鹿名片座」。(記者陳思瑜攝)

為追尋祖靈 辭社工從頭學陶藝
生於1963年的廖光亮是屏東牡丹排灣族人,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先是投身社會服務及相關運動,但他想起當女祭師的祖母說,「當我們要求別人尊重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擁有什麼!」因此決定回頭尋找排灣的文化記憶,決定轉而以藝術追尋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先後於美濃、恆春、鶯歌等窯廠,學習窯藝基本技法,並返身追尋失落已久的排灣傳統陶製法,在他往後創作中,便以純熟的技法融合排灣族人「宇宙」、「祖靈」和「人」的獨特觀點。

圖片說明:廖光亮是屏東牡丹排灣族人,台南神學院畢業後,辭社工從頭學陶藝,返身追尋失落已久的排灣傳統陶製法。(記者陳思瑜攝)


有「鳥」又有「燒」 常被誤認成燒烤店
而「九鳥陶燒」之所以取名「九鳥」,廖光亮的妻子廖夏子說,初鹿在過去也被稱作「新班鳩」,而他們便取其「鳩」字,拆解成「九」、「鳥」,廖夏子笑說,「之前常發生有人光看我們的店名,就誤以為這是一家燒烤店」。

圖片說明:之所以取名「九鳥」,廖夏子說,初鹿在過去也被稱作「新班鳩」,而他們便取其「鳩」字,拆解成「九」、「鳥」。(記者陳思瑜攝)


「九鳥」品牌做文創 期結合各部落力量
在廖光亮的陶藝創作逐漸打開名氣後,六年前,廖光亮夫婦決定以「九鳥」為品牌,以陶做出發點,並任用90%的原住民員工,融合在地元素推出文創商品。廖夏子說,「像是我們所在的地是初鹿,鹿野也在附近,所以我們便以此為發想點,創作出陶藝文創商品「逐鹿名片座」,結果一年前,台東大學做了一齣《逐鹿傳說》的歌劇,剛好學校的人看到這隻鹿,希望它能跟著歌劇一起出去行銷,說在地故事」。

不只如此,廖光亮夫婦還將自己這幾年經營文創的心得,帶進部落做產業分享與合作。廖夏子說,八八水災後,他們進入重災區發現,有很多部落的婦女擁有極好的編織技巧,「但她們只知道做傳統服飾,可是除了表演或祭祀外,傳統服飾根本沒人會穿」,於是透過他們的教學,讓部落婦女們將卑南族的代表圖騰轉做成布包等小物,提高實用度,不僅增加購買率,無形中更宣傳了卑南族的傳統文化。

農遊台東寶桑花東花海行九鳥陶燒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