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1. 首頁>
  2. 生活

運動自行車的選擇與騎乘 抱持著簡易維護自己來的心情

By 欣單車2016/07/27
article cover

test
文章目錄
close category list
  • 運動自行車本來就容易修理

  • 至少要學會修理爆胎

  • 透過分解和組裝可確實掌握自行車的構造


運動自行車本來就容易修理



運動自行車的好處在於構造簡單。只要有六角扳手和一些專用工具,就能進行簡單的分解和組裝。車輪不需使用工具就能拆裝,座墊的高度也只要扳開快拆把手就能調整。

自行車設計得很親切,使用者可自行調整騎乘姿勢或進行簡易的維護。用自己的雙手進行上油等維護或交換簡單的零件,這也是自行車的樂趣。

菜籃車這類生活自行車較不注重是否容易維修,而是以耐用或日常生活的實用性為優先,所以有泥除、堅固腳架、車燈或全包覆式鏈罩等,零件數量多,要拆解也不容易。


★認識工具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a.踏板扳手
拆裝踏板的工具。除了踏板用的15mm扳手外,另附有拆裝固定花鼓的套筒扳手(14、15mm)。

b.兩用扳手
8mm兩用扳手的功用是調整貨架的上叉。依車種不同,也能對夾器周圍進行調整。

c.大盤螺絲扳手
拆卸大盤(前齒盤)時的專用工具,可從內側壓住特殊形狀的螺母。

d.打鏈器
調整鏈條長度時,用來頂出鏈心(連結鏈環的插銷)的專用工具。安裝鏈心時也會使用到。

e.內六角扳手
運動自行車較常用到4、5、6mm。另一頭的球型端部可用在工具無法筆直插入的地方,相當方便。


至少要學會修理爆胎


出門在外,常會有自行車故障或狀況不良的情況。特別是爆胎的風險,只要用自行車移動就一定避免不了。雖然不用過度擔心,但騎乘的距離愈遠,經過無自行車店的地區的機率也會增加吧。所以至少要學會自己修理爆胎等級的故障。

一些貼心的車店,會針對新手開設爆胎修理教室或簡易維護講座。購買前可試著尋找有提供此類服務的店家,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學會修理爆胎後,可拆下車手把或座墊試著重新安裝,只要懂訣竅還能進行簡單的變速器調整等,試著主動摸一下各個部位。當然,這麼做可能會弄壞零件或弄亂原本的調整無法復原。但如果把這當作學費慢慢累積經驗,以後一定可以自己玩車。

我也曾經弄壞剛買的零件,有數不盡的懊悔經驗。現在還是會有零件尺寸錯誤或不合的情況。如果傷透腦筋不知該怎麼辦時,只要牽回當初購買自行車的店家, 告知原委請他們修理即可。當然會花一筆修理費,但是不要害怕,試著挑戰一下吧。
多數的運動自行車在設計上,只要用快拆就能拆裝車輪,不需要使用工具。在修理爆胎或攜車旅行時很方便。(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多數的運動自行車在設計上,只要用快拆就能拆裝車輪,不需要使用工具。在修理爆胎或攜車旅行時很方便。(台灣東販提供)

座管束附有快拆,能輕鬆調整座墊高度。MTB和折疊車多採用此類型。(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座管束附有快拆,能輕鬆調整座墊高度。MTB和折疊車多採用此類型。(台灣東販提供)


透過分解和組裝可確實掌握自行車的構造


高階車款會增加一些外行人無法輕易維修的零件,例如油壓式碟煞或電動變速器等,但自行車的構造這幾十年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只要學過一次,終生都能和自行車深度交流,希望各位務必抱持高遠志向和些許勇氣,挑戰分解和組裝。

不需要連幅條和軸承都拆解,但剛開始可試著拆輪胎、踏板、座墊、車手把和夾器,然後從頭開始組裝如何?

值得慶幸的是我老家是汽車維修廠,所以身邊經常會有工具,也有許多懂機器的工匠。小學三年級雙親買了鬍子把自行車給我,到了小學五年級我已經騎膩了,於是到附近的自行車店買零件,順便學習修理的方法。然後在升上小學六年級前,我已經能把自行車完整拆解,重新組裝並改造成旅行車。我有一個很親切的叔叔,是在當油漆工的,他也覺得好玩,於是幫我把車架塗成了美麗的金屬橘。

在這段過程中,我理解了變速器的構造、鏈條長度的調整方法、調鬆夾器的方法等等。後來還學會如何快速修理,以對應比賽中突如其來的故障。所以現在除了編車輪之外,幾乎都自己來。

如果想徹底鑽研運動自行車的精髓,在決定第一輛車時,把自己要玩車這點納入考慮也是一個方法。

說實話, 剛開始應該選擇無煞自行車、海灘車(B e a c hCruiser)這類沒有變速器的單速車。因為構造簡單,分解和組裝都非常容易。

會拆裝單速車之後,再買變速車逐漸調高門檻即可。在歐美一般都會買BMX給小孩騎,也是因為有這層教育因素在裡頭,看準小孩未來可以自行拆裝吧。


★爆胎的修理方法

所需工具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a.補胎片
不用橡皮膠,而是像貼紙一樣撕掉離型紙,再貼附於內胎上即可(Panaracer的「Easy Patch」)。

b.挖胎棒
把輪胎從輪圈拆下時使用的工具。通常2支就能拆卸,但考慮到挖胎棒可能會折斷,最少要準備3支。

c.打氣筒
設想在外出時會需要修理輪胎,準備方便攜帶的小型打氣筒。體積愈小,打氣的次數就會增加。打氣筒軟管接在攜帶型打氣筒上的延長軟管, 讓打氣更方便(TOKYO SAN-ESU)。


步驟:

1. 法式氣嘴取下蓋子後,需鬆開氣嘴前端的螺絲。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2. 輕壓氣嘴前端,將內胎中殘留的多餘空氣排出。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3. 將挖胎棒的扁平部分插入輪圈和輪胎之間。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4. 將挖胎棒的插入端往自己的方向撐起,將鉤子掛在幅條上。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5.第1支固定住後,在距離10cm處插入第2支挖胎棒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6. 朝著第1支的反方向推動挖胎棒,輪胎邊緣就會脫離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7. 拆下輪胎的一邊後,再抽出氣嘴,取出內胎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8. 安裝打氣筒,先輕輕打氣一次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9. 利用聲音和空氣,尋找爆胎處。也可放入水中尋找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0. 找到破洞後,用補胎片內附的砂紙摩擦周圍2cm見方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1. 去除髒污後,從旁邊小心貼上補胎片。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2. 用挖胎棒摩擦施加壓力,讓補胎片確實黏好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3. 在此狀態下,試著打入空氣,確認有無漏氣或其他破洞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4. 將內胎放回輪胎中,並將氣嘴插入洞口中。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5.從輪胎邊端裝入輪圈,小心不要弄彎氣嘴。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6. 從靠近氣嘴的地方,自左右兩側均等安裝,這樣會比較順利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7. 轉動一圈,確認輪胎邊端和輪圈之間有無夾到內胎。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8. 稍微打一點空氣,確認輪胎有無裝歪。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19. 以規定值或直覺為基準,打入適當或喜好的胎壓。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20. 確實鎖上氣嘴螺絲,最後旋上蓋子便大功告成。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本文由台灣東販提供,更多內容請見《運動自行車的選擇與騎乘:最自由的移動方式!


◎《運動自行車的選擇與騎乘:最自由的移動方式!》
(台灣東販提供)

圖片說明:(台灣東販提供)


作者介紹

山本修二,1963年生於東京都。現為作家和自行車手。

1980年代初期,於日本BMX草創期便以選手身分參賽,為「mongoose」的第一代簽約車手,在日本國內競賽中取得42勝。之後進入編輯製作公司開始執筆活動。80年代後半,迷上當時剛引進日本的MTB(越野自行車),曾以個人選手的身分出戰第一屆全日本越野自行車錦標賽。也曾遠征加州、夏威夷與加拿大,學習如何享受正式競賽和有自行車的豐富生活方式。28歲自立門戶成為自由作家,以雜誌為中心在各種媒體上執筆。曾到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美國和台灣等地,採訪自行車品牌的創始人,並針對各國的自行車相關基礎建設進行取材。近年會依用途巧妙運用單速車、折疊車、MTB、長尾車、粗輪自行車等車種,按照自己的步調享受自行車的旅行與散步。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欣傳媒,不得轉載】

運動自行車的選擇與騎乘單車閱讀台灣東販長途騎乘山本修二維修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