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媽看文創] 朱宗慶打擊樂團培養藝術人口-台灣模式前進大陸

五年前兩位年輕女子,各拉了一只小皮箱來到上海,在茫茫人海中,她們開始一步一腳印的打拼,邁入第六年終於達成老闆「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的指示,今年在上海成立「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大陸總部」。朱宗慶強調,教學系統的最終目的不是創造音樂家,更重要的是培育有能力欣賞藝術的人口。圖片說明:(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教學系統中國總部總經理林霈蘭說;「五年前剛來上海時,發現我需要同時推兩個品牌概念,一是朱宗慶品牌,另一是讓大陸人了解打擊樂是什麼。」五年前大陸人都認為擊樂就是打中國大鼓或西洋爵士鼓,不知道打擊樂的多元性,因此,剛開始他們是到各種集會場合四處推廣,甚至帶著一小皮箱樂器到台商家中,請台商幫忙聚集
五年前兩位年輕女子,各拉了一只小皮箱來到上海,在茫茫人海中,她們開始一步一腳印的打拼,邁入第六年終於達成老闆「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的指示,今年在上海成立「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大陸總部」。朱宗慶強調,教學系統的最終目的不是創造音樂家,更重要的是培育有能力欣賞藝術的人口。
圖片說明:(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教學系統中國總部總經理林霈蘭說;「五年前剛來上海時,發現我需要同時推兩個品牌概念,一是朱宗慶品牌,另一是讓大陸人了解打擊樂是什麼。」五年前大陸人都認為擊樂就是打中國大鼓或西洋爵士鼓,不知道打擊樂的多元性,因此,剛開始他們是到各種集會場合四處推廣,甚至帶著一小皮箱樂器到台商家中,請台商幫忙聚集二十,三十位小朋友,現場做示範教學,就是這樣在各式推廣活動中,漸漸讓上海家長對打擊樂有了一定水準的了解。
不論演出或教學最大苦惱是「說服」別人信任你,林霈蘭指出,剛開始上海人都認為「擊樂是沒有市場的」,但她並不氣餒,仍就不停的進行說服,而最大效應是讓他們親身體驗,而在開創觀眾的同時,打擊樂團也透過各式音樂會,包括兒童、經典、實驗、跨界等形式進行回饋。

圖片說明:十月朱團前往大陸北京國家大劇院等地,上演跨界擊樂劇場《木蘭》,反應熱烈。(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林霈蘭開心的說,以前朱團到上海都是屬交流演出,現在開始將是實力商業運作,不但要建立市場口埤,更需培養忠誠的觀眾,因為「演出帶動教學風氣,教學又培養出更多觀眾」其實這就是「台灣模式」,今年上海二場演出四千張票演出前賣完了。「這些都是五年來一步一腳印推動和行銷朱團品牌,才有今日的成績。」
早在政府部門尚未推文化創意產業時,朱團已是推動文創的音樂基地,因朱宗慶的遠見,使朱團不論基金會、教學系統及樂團都可相互扶持發展出現在規模。朱宗慶說:「一個表演藝術團隊的存續,始於於夢想的追求、永續經營為目標,此外,還必須兼顧物質面與精神面的存在意義,提供從業人員優質的生活。」
朱宗慶指出,過去說到打擊樂,好像是沒本事才學的東西,「鋼琴、小提琴學不了,才來學打擊樂。」一九九二年朱團教學系統成立之後,開始從小培養人才,目前台灣有二十所大學設有打擊樂相關科系,教學系統累積的學生數目達十二萬人,根據最新統計全台灣兒童學習樂器的排名,以鋼琴為首,打擊樂已排名第二。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努力,打擊樂團由藝術觀眾為核心,不斷向外延伸至全台灣,而後大陸暨國際社會。今年朱宗慶打擊樂團隊大陸總部的成立,正是讓「分享」行動再次具體跨出的一步。
朱宗慶表示,發展文創產業,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此基礎上所發展的「文化創意」,可以為各行各業帶來「加值」。因為,文化創意產業有營利的部分,也有非營利的面向,像是核心藝術可以協助品牌的建立,以助益市場的開拓。
朱宗慶表示,二十多年來打擊樂團隊追求的夢想十分明確,即是以打擊樂為媒介,透過「分享」的行動,搭建一個涵括藝術、教育、關懷、娛樂等多層次意義的平台。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打擊樂團隊藉著非營利組織的運作來推動藝術的發展,同時,也藉由營利組織的營收挹注資源、相互支援。
朱宗慶也指出,政府或企業與文化藝術界的關係應該是「投資」,而非「補助」。從人才培育、教育深化、通路建構、市場擴大、立法推動,到產業獎勵等面向,如果能確實體認到文化藝術對於社會發展所能產生的貢獻,那麼,在心態和思維上必須調整,以長期「投資」取代施捨性的「補助」。當然,投資者與被投資者都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能夠為社會回饋、貢獻什麼,形成永續、富含生命力的有機體。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現任臺灣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畢業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科;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一九八二年獲打擊樂演奏家文憑,為華人世界獲得該文憑第一人。二00五年臺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畢業。
曾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一九八六月成立朱宗慶打擊樂團,一九八九年成立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一九九二年創辦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一九九三年創辦「TIPC臺灣國際打擊樂節」。一九九九年起,每年舉辦「TIPSC台北國際打擊樂夏令營」。曾任臺灣中正文化中心主任暨改制行政法人首任藝術總監、國家交響樂團團長,以及臺北藝術大學校長。二00九年擔任高雄世界運動會開閉幕式總導演,二0一二年獲聘為國策顧問。
‧ ‧ ‧ 關於林霈蘭 ‧ ‧ ‧
大學畢業即加入朱宗慶打擊樂團隊,曾擔任行銷宣傳、企劃執行、藝術總監秘書及特助等職務。二000年至二00三年于中正文化中心擔任藝術總監秘書、特助,參與了兩廳院改制「行政法人」之歷程。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第一屆。現任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中國總部總經理。
※原文刊載於人間福報/轉載請註明出處※
「郭媽看文創」部落格:http://blog.sina.com.cn/u/2689839841
========================================================
【作者Profile】
郭士榛/現任人間福報文化線記者
資深文化線記者,曾任職中央日報,並於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獲得中華新聞記者協會之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