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地域X建築:10個探索

By 欣建築2016/04/22
article cover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本書簡介

台灣建築在當代全球不同的地域建築形式,扮演什麼樣的特殊性?
台灣的地域論述,相對於全球的特殊性是什麼?
台灣這20年來的建築實踐,如何建構一個現代性、批判性而又地域性的「台灣建築」?

1980年代解嚴後,整個國家體制、社會架構、經濟與文化等層面都發生極大變化,1990年代建築師,多半以專業者走入地方,有些建築師參與社區營造,有些建築師則離開城市到鄉村駐地,經營地方。這些建築師面對「地形」、「地景」、「記憶」、「形態」、「氣候生態」、「構造與材料」、「都市地點感」、「建築面對環境」的議題,會如何提出形塑地域主義的策略?

一本以哲學、科學、歷史、社會、文化等多元觀點,重新回看台灣建築設計的書籍。在現代建築空間邏輯與構築間,透過十個建築探索途徑,將試圖尋找與回應台灣時空、社會條件下的建築進路。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林盛豐??
「不管是氣候的機器、在地技術的構築實踐,或是低造價的經濟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地域建築的設計師所關心的核心問題。但是,正如王俊雄所言,最後不會只是技術問題,而是一種綜合的美學態度與文化自覺。也許我們無法很清楚地說明那種綜合性的文化態度是什麼,但我們必須要有那種體認與自覺,把這種自覺做為一個起點,而最終要讓作品去呈現出某種詩性與獨特性(particularity)。也就是藉由經驗分享與討論來發現一些問題,然後從問題出發,各自去找尋自己的做法,最終生產出各種具有地域文化獨特性的作品。就像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他的東西不就是現代主義嗎?但我們欣賞的是,他對澳洲地域文化的詮釋,而非特定建築形式的美學。

中文的「文化」兩字其實也滿有意思的。「文」就是一種pattern。假使你坐飛機在沙漠上飛,沙漠就是背景,而沙漠上的城市,因為呈現出不同的式樣(pattern),那個不一樣就是「文」。但是「文」也有好壞之分,因此第二個「化」就很重要。在「文」形成之後,它還需要被「轉化」,將之轉化成比較精緻的文化,或是轉化成比較公平、經濟,跟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一種狀態,這當中就會出現一些價值判斷。

這個判斷有幾個大原則,首先是多樣性。能夠容納多元與差異的文化就會比較豐富。第二,是要在我們對台灣特定條件的理解上,去建構一個台灣地域建築的境界。這首先應該先要補強我們在構築這個面向的能力,要去開發出一套材料的組合與接頭,讓美感與經濟條件得以兼具。不能夠每次的構築都是建築師的原創,東西造價要真實,不能都是仰賴客製化下的精緻產品。其次,必須去滿足台灣基本的氣候條件,台灣目前大部分的建築在氣候、溼度、漏水等等問題上的處理都完全不合理。最後,必須對在地的生活型態有所呼應。這裡的價值判準是讓在地人能認同你的設計,融入當地生活」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王俊雄??
「當1980年代思想自由變得可能且較為普遍時,台灣建築出現新一波的地域論,似乎並不令人意外。

然而,相對於思想自由的蓬勃發展,台灣建築地域論卻長期停滯在「情感的」層面,少有多層次的發展,我因此想指出,自古以來地域與建築確有多種多樣的親密關係,但不論哪種親密關係都沒有離開「必須藉著對抗重力來發展空間」這個物理事實。也就是說,各個地方的建築發展過程,都有物理性發展的那個層面。這個物理層面,其實是構築地域論很重要的基礎之一。我懷疑,台灣建築地域論停滯在「情感的」層面,與這個科學的地域論低度發展有關。

其次,這個科學性縝密調查的範圍應該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實質性的,另一個是關於社會與文化脈絡的。我之所以先提實質環境,是因為我們比較習慣的地域論是後者,而忘了實質環境的重要性。這個偏差對應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地域論的問題,另一個是科學的問題」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王維仁??
「半個世紀以來的台灣建築界,由於現代建築在社會面向和建構技術的失敗,只換來了媒體和商品化的國際樣式。留洋或襲洋的建築師沒有帶回來現代主義裡的批判性和社會性,也沒有留下太多讓人感動的現代建築,做為我們城市公共生活的容器。

這和歐洲或日本城市的建築狀態是大不相同的,因為根植場所反映地景,精湛而能創造合理環境的現代建築,已經能成為他們社會生活和美學的一體。戰後艱難的執業環境加上不精湛的現代建築訓練,讓半個世紀來的台灣建築師只是在後現代的不同時期,以一種國際代言人身分推銷形式主義的流行樣式。這樣的狀況一直到90年代以後台灣社會與文化環境的轉變,才開啟了建築的新契機」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




本書主編簡介


林盛豐 Lin, Sheng Fong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博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與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宜蘭縣政顧問,與宜蘭縣府團隊共同創造一系列高品質公共工程。921震災後擔任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推動「新校園運動」,也重整阿里山、日月潭等風景區的公共建設。隨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督導觀光客倍增、水與綠建設計畫與國土規劃立法,並發起「台灣地貌改造運動」,推動「國家門戶專案」與「台灣地景系列」等國際比圖。曾參與製作公共電視台「城市的遠見」節目,廣受好評並獲金鐘獎。


王俊雄 Wang, Chun Hsiung
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主授設計,並探險於台灣建築的現代性呈現,且為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與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著有「中華民國與建築:百年發展歷程」、「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把現代建築洗出來──洗石子與台灣建築現代性」等論文,並與徐明松合著《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與王增榮合著《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和與張樞合著《台北原來如此》,與王增榮合編《2014實構築》等。其他多篇建築評論,散見於建築專業雜誌。曾參與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策劃多場建築展覽與OPTOGO米蘭世博外帶台灣館計畫。曾任《台灣建築》雜誌總編輯,希望從中尋求身為公民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其他身外之物包括:一堆內容彼此不相干的書籍,一溫室蝴蝶蘭與兩隻狗。


王維仁 Wang, Wei Jen
王維仁建築研究室主持人,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系主任。台灣大學地質系、土木研究所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碩士。籍貫屏東,成長於台北及新竹,1985年赴美國唸書及工作,曾任舊金山TAC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1994年起任教於香港大學。2007年擔任香港建築雙年展首席策展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拿大蒙特利大學,以及新竹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漢民居合院形態轉化,台灣香港中國和東亞建築與城市空間。其設計作品與文章多發表於台港中及國際期刊,包括《思考再織城市》(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台灣建築》雜誌特輯「王維仁及其都市合院主義」、《UED》雜誌特輯「王維仁:都市合院主義」、《AW》雜誌特輯「王維仁建築設計研究室」,以及《圍的再生:澳門歷史街區城市肌理研究》。


購書連結:


金石堂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9230029840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bbotm/books/030801




更多金點設計,【欣建築-金點設計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1035
更多人物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人物專訪】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31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作品導讀】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54
更多設計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設計思潮】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7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更多建築競圖及獎項資訊資訊,請上【欣建築-競圖獎項報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8
更多建築書訊語及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建築書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61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
圖文提供/空間母語基金會;編輯/何?融(何熊貝)






空間母語基金會林志玲王俊雄林盛豐王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