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過灰色風景 才能真正瞧見「東南美」——專訪Matzka

圖片說明:Matzka並不全然在歌頌東南之「美」,一首首歌與專輯所附的圖卡一樣,也是色調筆觸不一的附字風景畫。(索尼音樂提供)拆開《東南美》專輯,取出 Matzka 側面剪影下的三張,作為封面的圖卡,每張圖卡背後都有一小行字。畫著水泥公寓,色澤灰暗的那張寫道:「這裡是工作的地方,不是生活的地方。」有翠綠山林,白雲飄飄的那幅則是:「老人家說它給我們一切。」最後是兩棵熱帶樹木,在海岸黃昏下對望的那張,字比較多,還斷了句:「這是我家門前。不知道過了很久以後,我們還能留下多少。」。歌者雖沒有多做評論干涉,可讀者早對這幾張畫的意義,了然於胸。接著再細聽《東南美》會發現,Matzka 並不全然在

圖片說明:Matzka並不全然在歌頌東南之「美」,一首首歌與專輯所附的圖卡一樣,也是色調筆觸不一的附字風景畫。(索尼音樂提供)
拆開《東南美》專輯,取出 Matzka 側面剪影下的三張,作為封面的圖卡,每張圖卡背後都有一小行字。畫著水泥公寓,色澤灰暗的那張寫道:「這裡是工作的地方,不是生活的地方。」有翠綠山林,白雲飄飄的那幅則是:「老人家說它給我們一切。」最後是兩棵熱帶樹木,在海岸黃昏下對望的那張,字比較多,還斷了句:「這是我家門前。不知道過了很久以後,我們還能留下多少。」。歌者雖沒有多做評論干涉,可讀者早對這幾張畫的意義,了然於胸。接著再細聽《東南美》會發現,Matzka 並不全然在歌頌東南之「美」,一首首歌也是色調筆觸不一的附字風景畫。在專輯裡,有像〈開山〉一樣傳遞正面力量的歌,也有如〈大叔〉般的戲謔之作,更有談曖昧情感的對唱曲〈原來〉;在狂野腔熱的編曲下,專輯後半有些歌曲的故事內核,甚至是沉重的、悲傷的。
金曲級幕後玩出來的專輯

圖片說明:《東南美》在幕前找來A-Lin與家家合唱,在幕後,則有荒井壯一郎、桑布伊、常石磊、彭飛、李榮浩等金曲級音樂人。(索尼音樂提供)
2015 年底,Matzka 以個人名義發行了《東南亞 Vu Vu Reggae》專輯。一方面延續他的東西音樂風格碰撞的嘗試,二方面又找來非常亮眼的幕後陣容合作。譬如製作人,即是在 2014 年以製作莫文蔚的專輯《不散,不見》,打響名號的荒井壯一郎。這位老朋友與 Matzka 在 2008 年,正式出道前就認識了,前幾張作品的打擊樂也都由他執掌。從樂手「升職」為製作人的荒井,合作起來感覺如何?「我們兩個擅長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合起來就很契合。」在 Matzka 的形容下,被親暱稱作「老荒」的荒井就像是一位「大管家」,替他整理紛雜的創作想法,並找錄音室、錄音師、樂手們合作,將抽象付諸於實,且什麼窗口都要管,「很累但很好玩。」。
「玩」不僅是這張專輯的製作心得,更是誕生的過程:「這張專輯,我說玩出來的意思是,很多朋友都是經過的時候被我們抓過來的。」幕後不僅有荒井壯一郎,幕前還找來 A-Lin 與家家合唱,部落的哥哥桑布伊也來吹了一首鼻笛(Someday)。而有些人只是來探個班,也被抓進來,譬如老荒的朋友哈斯巴根;當時他們剛好在錄〈大叔〉,便請他來表演一下「呼麥」,效果奇佳。類似的狀況還發生在常石磊身上,當時在隔壁錄音的他,聽到〈部落Party Night〉覺得好 high,當下即被相邀完成和聲編寫。
李榮浩也在類似的狀況下貢獻了〈瑪麗曾〉當中的電吉他獨奏;金曲獎的「最佳演奏類作曲獎」得主彭飛,也在他們把〈別踩我底線〉的 demo 丟過去後,「聽個感覺,隨便拉一下」的請求下,交出了厲害的小提琴演奏。上述幾位樂手數到最後,我說這張專輯默默集結了一群金曲級的人物,本來暢快侃談的 Matzka 靦腆地直笑說感恩。
文化背景成就動人作品

圖片說明:Matzka:「我們的語言沒有文字可以寫下來,現在只有羅馬拼音。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跟我做一樣的事情——用音樂去把它(自己的文化)詮釋。」(索尼音樂提供)
近二十年來,原住民的文化復興意識逐漸抬頭,許多年輕的原住民音樂人試圖透過音樂,把失去追回來,把留住的傳下去。Matzka 也不例外,他的每一張專輯都揹著傳承的使命感:「我們的語言沒有文字可以寫下來,現在只有羅馬拼音。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跟我做一樣的事情——用音樂去把它(自己的文化)詮釋。」。專輯當中的〈部落Party Night〉,便試圖用音樂詮釋「豐年祭」的現場。豐年祭又稱小米豐收祭,類似漢人的春節,四到五天為一期,儀式過程其實頗為嚴肅,因此在最後一晚,部落青年們會主動舉辦晚會,慰勞大家的辛苦。當晚,這村、隔壁村的都能來參與,想表演的便上台表演,熱鬧非凡。有舞台、有音控、有燈光,那「感覺一點都不輸給音樂節。」大家唱唱林班歌〈山地小姑娘〉,唱唱祖先傳下來的歌謠、古調。特別體現出部落「自己的時尚存在。有自己部落流行的東西,跟外面就是不太一樣。」
這張專輯講的故事也不僅只部落事,還有更多當代的議題。譬如〈哎一〉談土地保育,Matzka 略帶憂傷地說:「或許對現代人來講,誰管它,反正我那時候都死掉了。是這麼說沒錯啦,但我覺得,可惜啦......,你要是不這麼做,後面(世代)的人會恨你。」另一首〈瑪麗曾〉則談及霸凌,其歌名並不只是人名,更是族語中「閉嘴不說話」的意思,希望這歌能賦予每一位「瑪麗曾」反抗的勇氣——若不想被欺負,那最初「人家第一拳打你,你一定要反擊,即使你打輸。」。
反抗霸凌的歌曲下一首是〈別踩我底線〉,那和聲向 Bob Marley 的〈Get Up, Stand Up〉致敬明顯。表面上是男女朋友吵架的故事,其實隱喻了台灣長期的殖民歷史。Matzka 小時候聽著祖先講歷史故事,從荷蘭、清廷到日本,如今又有國民政府,「我聽他們在傳述這些故事,我的感覺就好像,台灣就是一個很美麗的女人,不斷地在換老公,但是受到的對待...就有好有壞囉,看你怎麼想。」可在屢屢更換國族身分的狀況下,島民似乎也漸漸忘記自己是什麼人。
「我相信你在每個創作的作品當中,一定要有文化的背景推動,那才會是很動人的一件作品。」 Matzka 最後如此說道。他帶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東南美》,讓聽者用耳朵讀取他的人生經驗值。橫著聽,有台灣各個角落的故事;縱著聽,有耆老口述歷史的繞樑回音。那聲音可能是沈重的,可唯有領略過灰色風景,才能真正瞧見「東南美」。

圖片說明:2/27《東南美 Vuvu Reggae 戶外音樂分享會》戴愛玲將以嘉賓身份上台。(索尼音樂提供)
《東南美 Vuvu Reggae 戶外音樂分享會》時間 : 2016/2/27 17:00
地點 : 台北松菸-巴洛克花園(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嘉賓 : 鐵肺公主 戴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