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旅行

鐵皮屋的聲響,空間的密碼——專訪The Tic Tac

By 欣音樂2015/12/23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The Tic Tac團員在巨獸搖滾音樂祭合照。(翻攝自The Tic Tac粉絲專頁)仔細聆聽《正常的生活》,你會發現,The Tic Tac 是一支特別有意識地思考「空間與聲音」的關係,並把空間寫進音樂裡的樂隊。在這張專輯裡,他們不選在傳統錄音室裡錄音,聲響顯得特別粗曠、密不透風(儘管他們認為已經用很鬆的形式在表達了);歌詞裡滿佈著「房間」或「room」的字眼,詞意壓迫,甚至有點讓人窒息;加上實體唱片設計,畫出了一棟劇場的裡外,四處都是空間的密碼。而關於這張專輯的故事,得從遠在地球另一頭兒的英國倫敦說起......。倫敦像一個大市場圖片說明:因為英國倫敦的KOKO Camden劇

圖片說明:The Tic Tac團員在巨獸搖滾音樂祭合照。(翻攝自The Tic Tac粉絲專頁)

仔細聆聽《正常的生活》,你會發現,The Tic Tac 是一支特別有意識地思考「空間與聲音」的關係,並把空間寫進音樂裡的樂隊。在這張專輯裡,他們不選在傳統錄音室裡錄音,聲響顯得特別粗曠、密不透風(儘管他們認為已經用很鬆的形式在表達了);歌詞裡滿佈著「房間」或「room」的字眼,詞意壓迫,甚至有點讓人窒息;加上實體唱片設計,畫出了一棟劇場的裡外,四處都是空間的密碼。

而關於這張專輯的故事,得從遠在地球另一頭兒的英國倫敦說起......。

倫敦像一個大市場

圖片說明:因為英國倫敦的KOKO Camden劇院式演出場地而發想的專輯設計。(翻攝自The Tic Tac粉絲專頁)

於 2008 年成團,推出一張 EP 之後,The Tic Tac 進入半解散的狀態。樂團主創作者小查(徐元彥)隻身前往倫敦,蒐集想法、研究聲音。因為很討厭學校,所以沒上學,本打算把盤纏花光就回,竟在倫敦的街上巧遇友人,又獲得該友人在英國做房仲的高中同學的幫助,替他找住所,讓他偷打工過活了好一陣子。

小查喜歡許多北美搖滾團,原本也想去紐約;後來選擇歐洲是因為,倫敦的音樂比較像一個大市場(market),在「很短的時間內,世界各地的團都會來表演。」什麼都可以聽到(另一個偏門但誠實的原因則是,在棒球跟足球之間,他更喜歡足球)。

〈Nutshell〉便是當時,他在柏林參加聲音藝術表演後,折回倫敦的路上,竟被英國海關拒絕入境,困在拘留室中十二小時的故事。歌詞唱道:「門外的人說著你不懂的語言/他們指了杯子詢問著你需不需要杯熱咖啡」都是那灰色房間裡真實發生的事。在灰色的房間裡,「我都跟中東人混在一起,房裡還有黑人。應該不能說他們很排斥(有色人種),只是說他們很嚴謹。譬如說他們問我帶了多少錢,我說我帶了一千磅,結果我只帶了一百鎂,他就覺得『你說謊!』」〈Nutshell〉後來拍成了 360 度 VR MV ,碧玉與 SHINee 恐怕不知道,在太平洋上的島國,有一組樂團做地比他們還要早。
「學成歸國」之後,小查體會出 The Tic Tac 的新方向:「因為我們是搖滾樂團,所以我們需要很『大聲』。吉他是一種 old school 的聲音美學,它需要開很大聲,鼓也很大聲,什麼都很大聲。如果是在一般的小練團室(裡演奏),好像會聽得很不清楚。所以我那時候就請她幫我,一起去五股租了一個鐵皮屋。」那位「她」,即是現任的打擊樂手兼和聲莊雨潔。

鐵皮屋的日子

時序回到 2013 年,雨潔與小查在五股工業區的鐵皮屋裡,錄製出第二張 EP《Taken》;可沒過多久,鐵皮屋練團室就在住戶抗議的壓力之下關閉。談及此事,雨潔好氣又好笑地說:「憑什麼在工業區,人家還覺得我們練團很吵?」不幸中的大幸是,鐵皮屋的一年練團經驗開始發酵,打開了雨潔的耳朵,種下主播成為樂手的因果。

雨潔本來的職業是電視台的知名主播,一開始僅偶爾在 The Tic Tac 的演出上亂入,漸漸地便成了核心成員。今年 9 月,她毅然辭職投入樂團生活的舉動,還成為一則新聞。儘管失去鐵皮屋,小查倒多了一位之於本地樂團圈,頗為另類的團員。

圖片說明:2015年初,The Tic Tac於T-Fest上演出。(翻攝自The Tic Tac粉絲專頁)

鐵皮屋的日子結束,兩人被迫尋找新基地,恰巧新北市文化局要將廢棄空間再利用成為今日的「板橋435藝文特區」,他們便寫計畫申請,進駐到如今的練團室,錄 demo、製作專輯。小查懷想當年,The Tic Tac「在鐵皮屋(裡錄音),只用兩個麥克風,以及採用很傳統的混音(mix)方法,吉他要左邊一點,就把吉他音箱移左邊,鼓要前面點也一樣。」因而開始理解到,錄音不一定要在錄音室,重點是想取得什麼聲音。然而,要在自己的練團室空間裡錄音,也並不如外界所想地容易,把錄音師請來之外,重新架設器材,創造錄音環境甚至更加麻煩。

EP《Taken》的鐵皮屋錄音師是熊寶貝樂團的吉他手大偉,當時他帶著自己的樂隊 The Little Shy on Allen Street 的團員小傑(湯鈞傑)來幫忙,對這樣的錄音作法甚感有趣的小傑,便被小查網羅來錄製《正常的生活》。每回開錄之前,他們總會和混音師聚在一起,開會討論非專業錄音室的「野戰場」,需要哪些材料與方法,才能錄出小查心中的聲音想像。土法煉鋼,每一首歌都得胼手胝足地完成,非常不易,加上雨潔半路出家的打擊樂技術,錄音時刻,缺陷立刻見真章。

圖片說明:莊雨潔與她的打擊樂組(翻攝自The Tic Tac粉絲專頁)

挑戰極限的樂團

The Tic Tac 頻頻被小查形容成「挑戰極限」的樂團,除了克難錄音、找一個「外行人」來擔綱節奏組外,他們也不想採用標準的爵士鼓組。

鐵皮屋時期,小查發現雨潔打落地鼓(floor tom)打地蠻像樣的,索性不找那些「臭男生」,還設計一套包含小鼓、落地鼓等(偶爾還有鐵琴)組成的特殊節奏樂器組給她;拿掉爵士鼓,改敲鐵琴與小鼓,此一改變,將 EP 與專輯版本的〈Ember Spark〉拿來比較最為明顯。而熟悉老搖滾的樂迷,肯定聽得出這首歌的前奏非常類似 Lou Reed 的〈Walk on the Wild Side〉。不過,聽小查的口氣,那似乎只是巧合而已。

〈Ember Spark〉是 The Tic Tac 在五股鐵皮屋裡寫的第一首歌,也是小查進駐板橋練團室後彈的第一個前奏樂句。「我終於在這邊(新練團室),看到了我的『微光』。」極似老曲的旋律,對他而言是新生的希望之夢。

圖片說明:The Tic Tac《正常的生活》(翻攝自The Tic Tac粉絲專頁)

另一首舊曲翻新,是男男對唱的〈在兩棲類之前〉(EP 曲名為〈Fish〉)。考量專輯後半需要個驚喜的轉折,小查便找來認識許久、嗓音特質迥異的芭樂籽阿強來合作。可「只有我們兩個的聲音,太曖昧了。」於是保存了原曲的女聲(所以應該是三人合唱曲)。而在看了吳明益的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後寫成的〈大象〉,本來只是想拍一支歌詞版錄像,但為避免拍出畫面綺美但無聊的作品,於是弄成了卡拉 ok 版本,反倒更加有哏。

儘管《正常的生活》有那麼多「不正常」的創作路徑,曲序氣氛卻是隨日常的時間軸而變化:「下午的感覺,就是中午過後想做激烈運動,慢慢慢慢,三四點會想睡覺,到五六點接近晚上。」愈到後半愈近黃昏,曲子速度可都不快,The Tic Tac 的秒針走起來怎麼都比別人慢?「因為我們也有點年紀了。」小查笑著說出這,多麼不適合一支挑戰極限的樂團的答案。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