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地圖:一位藝術家的纖維染織行旅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生活中處處有「纖維」──凡是具備線狀的型態,都可稱作纖維。所謂的「線」來自任何材質,包括棉、麻、絲、紙、毛、金屬與化學合成,其透過編織、氈化、縫繡、染色等方式製成各種物品,本書即是關於纖維織品的藝術與文化。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作者康雅筑是一位台灣藝術家,專注於纖維藝術創作。她在這幾年的駐村及旅行中,尋找各國的染織文化,以織物勾勒心中的世界地圖,《織物地圖》收錄了其中八國。從加賀友禪染、有松.鳴海絞、美濃和紙,她感受到日本對傳統工藝的堅持;柬埔寨的伊卡手染線、孟加拉的紗麗,則是極為珍貴的民間技藝;在寒冷的加拿大與歐洲,她看見羊毛氈的各種可能性,並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當代藝術家們,運用多元媒材拓展纖維範疇的企圖,感到無比驚豔。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纖維可以是一種材料、一種型態,甚至是一種概念;當我們更認識纖維,其實也延伸了我們的觸覺感知,以及對生活的想像。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旅行是每個設計人的夢想,也是養分的來源。感謝作者康雅筑以她吸收的養分,培育出這璀燦的花園,讓我們看見織品世界的美好。
──方廷瑞 獨立服裝品牌Wow Bravo & Funky Rap方捷設計創辦人
以纖細的心思,開創藝術美學的維度。
──石瑞仁 台北當代藝術館執行總監
不論是多年前見過的苗族蠟染布的精緻圖案,或是藏族用氂牛毛與羊毛編織的帳篷,都讓只有穿著大量製造成衣長大的我,有一種情不自禁的鄉愁。這本書的作者,用線串起了這些我無緣親自一一飛往的土地,紀錄了這個在後工業時代顯得如此夢幻的織物世界,弄得我也開始異想天開地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重拾那用雙手做事的詩意。
──唐青 唐青古物商行創辦人/創作歌手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超越界限,就是包容異己。透過作者視野遼闊的深度旅行,鋪展開世界纖維工藝與藝術的交織、串聯與精彩,值得你我細細咀嚼與探索。
──陳瑞惠 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時間與生活如同經緯交會,事件壓縮成就了平柔的綢,思想翻越卻立體了創作的臉。隨著康雅筑用專業與熱情鋪造的路線,不用踏破鞋也能看見她沿途採集的那些身懷絕技或古文明或當代。
──曹婷婷 爆炸毛頭與油炸朱利工作室創辦人
本書具有藝術家的善感文筆,旅行者的注視,手感創作者對技術工法的執著,是一本兼具學術、技術與欣賞的好書。
──潘小雪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
康雅筑
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現專職於藝術創作。從小家裡就充滿了父親的篆刻書法與母親的編織毛衣,長期熏陶下,對藝術充滿了熱情與想像。大四那年,收到父親送的電動縫紉機,帶領她展開創作的旅程,此後轟隆轟隆運轉的聲音就沒有停過了。
2007年獲得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獎助計畫,展開兩個月的駐村生活,這就像是掀開了創作視野的篷幕般,給予她很大的?發與衝擊。纖維織品宛如人生的魔毯,載她飛行萬里、遊歷各國。除了創作外,康雅筑也從事纖維藝術教育的工作,希望讓大眾對纖維織品有更深入的了解、認識創意與思考在藝術裡的角色,以及運用藝術的思維來回應生活。
個展經歷
2013 日和。紙ISSUE/台南ISSUE 32藝術空間
2012 文化野餐/國光國小藝廊
2011 邊界渡口/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2010 之於蓋覆/土思藝廊
2010 無形的身居/日本岐阜文化中心
2008 帆?庭園/日本阿庫斯藝術村
2007 下雪天/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Red Mill藝廊
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5360
更多建築書訊語及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建築書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article/books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
圖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事業:編輯/何?融(何熊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