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油大哉問

● 成分:油酸● 活性成分:角鯊烯、谷固醇、聚酚類化合物營養價值 1) 份量:100g2) 熱量:884cal3) 粗脂肪:100g4) 飽和脂肪酸:14% 5)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77%6)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9%7) 脂溶性維生素8) 維生素A含量:8.8(RE)9) 維生素E含量:8.51(α-TE)10) 維生素C11) 維生素D12) 胡蘿蔔素:53(RE)Q1 橄欖油的食用價值?1) 所含的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體內不好的脂肪,如低密度脂肪蛋白質(LDL)與膽固醇等。2) 預防心臟疾病,讓血液無栓塞狀況。橄欖油富含
● 成分:油酸
● 活性成分:角鯊烯、谷固醇、聚酚類化合物營養價值
1) 份量:100g
2) 熱量:884cal
3) 粗脂肪:100g
4) 飽和脂肪酸:14%
5)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77%
6)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9%
7) 脂溶性維生素
8) 維生素A含量:8.8(RE)
9) 維生素E含量:8.51(α-TE)
10) 維生素C
11) 維生素D
12) 胡蘿蔔素:53(RE)
Q1 橄欖油的食用價值?
1) 所含的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體內不好的脂肪,如低密度脂肪蛋白質(LDL)與膽固醇等。
2) 預防心臟疾病,讓血液無栓塞狀況。橄欖油富含的油酸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量,增加好膽固醇含量,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橄欖油中聚酚類化合物也有降低冠心病的功能。
3) 降低血壓。
4) 減緩因十二指腸潰瘍或胃炎所導致的胃疾。
5) 每天早上空腹前,喝2湯匙的橄欖油,可治便秘宿疾。
6) 可刺激胰液的分泌。
7) 富含抗氧化劑,可對抗體內的自由基。
8) 有效防止糖尿病。
9) 預防癌症:橄欖油中之植物固醇,可抑制腸道細胞不正常增殖,預防結腸癌。橄欖油中含高量的鯊烯,具有抑制β-羥基-β甲基戊二醯A還原之活性,而此與癌細胞的活化有關,如乳癌及攝護腺癌等。
10) 防膽結石:橄欖油能刺激肝臟製造膽汁,預防膽結石的形成。
11) 舒適皮膚。
Q2 橄欖油與其他油種之差異?
橄欖油因富含單元性不飽和脂肪酸,足為油品之冠。
而其餘油品的特色如下:
● 葡萄籽油:發煙點比橄欖油高,適合油炸。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遠比橄欖油少,熱量較易囤積在人體內不易代謝。
● 花生油:組成的結構與橄欖油類似,適合油炸。
● 葵花油:富含抗氧化物質、維他命F與多元性不飽和脂肪酸,但不適合油炸。
● 玉米油:富含卵磷脂與維他命E,不適合油炸。此外玉米油雖富含亞麻油酸,但攝取過量易罹患腦梗塞及心肌梗塞之文明病。
● 芝麻油:含豐富的營養素,適合油炸。
● 黃豆油:富含卵磷脂與維他命E,不適合油炸。
Q3 橄欖油是否適合高溫?
要看食用油是否適合高溫烹調,可以從兩個地方來判斷。
一是食用油的脂肪酸比例,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在高溫下比較容易產生化學變化,產生自由基等有害物質;另一個是食用油的發煙點。
什麼是發煙點?就是把油脂加熱到產生油煙的溫度。廚房的油煙,容易傷肺,也傷皮膚。一般來說,油脂精製度高的發煙點較高,也就比較耐高溫。橄欖油發煙點只有約攝氏160度,但精製後,可以提高到約攝氏220度。橄欖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經過實驗,大部份的橄欖油發煙點也比較低(攝氏160度)。因此未精製過的橄欖油如果經過高溫烹調(如油炸等),會比較容易產生油煙與自由基等有害物質,影響健康。
而橄欖油經過高溫是否會產生反式脂肪?經研究報告指出,所謂反式脂肪即是氫化油脂,是一種化學合成的油脂,對人體有害,橄欖油若是純植物性冷壓榨第一道萃取的橄欖油,不是合成油,不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圖。文/O&CO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