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新天堂美術館

By 欣建築2015/07/31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安藤忠雄 妹島和世 黑川紀章 高松伸 貝聿銘の極致美學

昔日的美術館總給人嚴肅、昏昏欲睡的感覺,所有的藝術品珍藏在陰暗的角落;然而,新世紀的美術館卻非如此,潔白亮麗的空間好似天堂,所有人進到美術館,都有如進入一處奇幻異境,甚至成為心靈休憩的好地方……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本書收錄作者多年來走訪各地獨特美術館的建築筆記,包括當今最前衛的女建築師扎哈?哈蒂(Zaha Hadi)所設計的香奈兒移動美術館;以及一般人難以窺見,位於層層管制、戒備森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內的安藤忠雄建築;甚至《變形金剛》電影中,可以自動張開屋頂羽翼的密爾瓦基美術館等等,都將讓你對新世代的美術館有全新的認識。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最能表現建築師的美學態度,並且把建築物對人心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的,正是新型態的「美術館」。而這些美術館,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美術館,它們的收藏品或許比不上許多歷史悠久的美術館及博物館,但是卻能讓現代人在其中得到某種感動與安慰。當人們來到一座美術館中,可以在美的環境中得到心靈的療癒,擁有幸福的片刻,對現代人來說,彷彿真正的天堂。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設計者 Peter Cook

我必須默默地承認,我是喜歡怪獸建築的!相對於歐洲許許多多典雅華麗的歷史建築,我反倒喜歡那些前衛建築師所創造出的怪獸建築;因為那些華麗的王宮城堡,或是幽暗霉腐的博物館,總叫我感覺沈悶直打瞌睡,但是怪獸建築卻叫我血脈噴張,腎上腺素激增,興奮不已!

奧地利古城葛拉茲的城市建築,呈現紅瓦黃牆的優雅景觀,舊城區被列為是聯合國世界遺產,山頂上的城堡鐘塔宏偉,令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輝煌與文化深度,2003葛拉茲還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不過為了歐洲文化之都的頭銜,葛拉茲也投入了新的建設計劃,出現了一座巨大如怪獸般奇特的藍色建築,令大家十分驚訝!

對我而言,古城葛拉茲根本就是日本動漫《進擊的巨人》裡,那座城牆圍繞的中世紀古城,而葛拉茲現代藝術館則是大巨人的身體在灼熱的蒸氣下溶解,肌肉與器官消融牽扯,混攪成一團腫瘤般的生物器官大雜燴;像是CSI裡法醫解剖下受害者的血淋淋臟器,又像是科幻電影裡寄生人體中,最後會爆開宿主的外星異型生物。我可以體會當地居民第一次看到這座怪獸建築時的恐慌,那就像是《進擊的巨人》裡的居民,第一次看見巨人來襲時的害怕與驚恐。

這隻巨大怪獸的創造者彼得庫克(Peter Cook),其實是建築史上赫赫有名的「建築電訊學派」(Archigram)創始人之一,他們在六?年代提出了許多令人驚奇的建築奇想,例如大型的移動式城市構想「行走的都市」(Walking City)、可以拆裝的城市「插頭城市」(Plug-In City)等等,但是過去所有的奇幻構想都只是停留在「紙上建築」的階段,如今彼得庫克與他的學生終於共同完成了一座驚世傑作──葛拉茲現代藝術館(Kunsthaus Graz)。

仔細對比這座怪獸般的現代藝術館,其外形與「行走的都市」有很多相似之處。事實上,整座建築幾乎就是「行走的都市」幻化而成,只是缺少可以行走的腳而已。藝術館屋頂上凸起的圓形針刺,有如海參或變形蟲般,甚至有人說這根本就是「人類乳突病毒」的樣子?詭異又魔幻的造型,讓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外星人的太空船降臨地球,但是彼得庫克解釋說:這座建築是「友善的外星人」(A Friendly Alien.)!

葛拉茲現代藝術館的怪獸建築部分與大街上的一棟舊建築聯結一體,有如從人體中長出的異型腫瘤物體,美術館入口就是從老建築的門口進入,然後從怪獸建築
最底層搭乘電扶梯,直接昇至怪獸身體的心臟地帶,最後進入怪獸體內最上層。怪獸身體內以天窗採光,光線進入室內空間與前衛的藝術創作,形成一種奇異的氛圍,讓人好似置身在未知的星球上。

屋頂上那些乳突般的圓筒,其實是藝術館內的採光天窗,從其中一個天窗望出去,還可以看見山頂上的鐘塔地標,藍色棘皮動物般的外表,內置動態數位顯示系統,夜晚可以演出各種設計的圖案或字體,為這座死寂的中世紀古城夜晚,增添歡樂的夜店風情?!怪獸建築上層,有一座玻璃長方體,突破弧形外殼,向外延伸成一座瞭望台,站在這裡從玻璃箱子望出去,可以看見整座城市的屋頂天際線,那是紅瓦黃牆的中世紀古城,優美地讓人忘記自己置身於怪獸的體內。

因為藝術館建築體實在太巨大了,人們從地面很難一窺整座建築的全貌,因此建築師特別在建築物旁放置了一座銅製的建築模型,讓遊客可以一窺究;事實上,若是搭纜車到河對岸的山頂,就可以看見這座怪獸建築的全貌。從藝術館到山頂的旅程也是很奇特的經驗,你可以沿著河邊前進,經過神奇的人工島然後來到對岸,搭乘躲藏於山洞裡的電梯,瞬間就可以到達山頂,俯瞰整個葛拉茲城市以及怪獸般的藝術館。

我站在對面山上的鐘塔前,看著這座古城裡的怪獸建築,心裡疑惑著:或許這座建築真的就是一劑病毒,打進這座沈悶的古城裡,開始攪動整座城市的身體,產生許多賀爾蒙的化學變化!這樣的結果或許不是當年「建築電訊學派」所要的結果,但是彼得庫克對於「行走的都市」這隻怪獸居然變成病毒,開始刺激改變葛拉茲古城,應該也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獲吧!

這座前衛造型的藝術館建築,果然為葛拉茲這座城市帶來極大的改變,過去這座城市標榜的只是歷史與傳統,缺乏新意與生氣,但是現代藝術館的出現,為這座古老城市注入新的活力!當年人們擔心這座建築破壞了古城的優雅氛圍,如今發現這座藝術館讓葛拉茲更添魅力!葛拉茲現代藝術館如今已經成為遊客到這座城市旅遊最重要的地標建築。

設計者 ?茂

2010年五月法國總統薩科奇親臨北方城鎮梅茲(Metz),替一棟造型怪異的美術館主持開幕典禮,這座建築有如一座白色帳棚,又像是一頂東方的斗笠,在充滿古典建築的梅茲城,有如外星人入侵的灘頭堡。

新世紀初期,法國文化部長阿亞貢下令龐畢度中心和羅浮宮兩座國家級的文化機構各創立一座地方分館,那是基於地方分權的概念,希望文化資源不單單只是集中於巴黎,同時讓這些分館的設立,也可以幫助地區城市更新與經濟繁榮。妹
島和世的團隊拿到了法國羅浮宮朗思(Lens)分館的設計案,而另一座重要的美術館分館──龐畢度藝術中心梅茲分館,則由日本建築師?茂所設計。

日本建築師?茂是著名的「紙」建築師,過去他一直執著於研究開發以「紙」為建材的建築。不過他更令人稱道的是,他長久以來展現的人道關懷精神:神戶大地震時,他為居民們建造了「紙教堂」;土耳其、斯里蘭卡、印度、海地等國
家地震時,他都為災民利用類似技術建造臨時住屋;四川大地震時,他也前去幫忙建造小學;而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他更運用紙木材建造了臨時卡紙大教堂,他的創意與人道精神讓他獲得了2014年建築普利茲克獎。

用紙做建材的特點在於,紙材很輕巧,搬運十分容易,特別是對於災區的重建過程裡,缺乏建築機具與技術的義工們,可以輕易地搬運組構紙製建材;而紙材的溫暖質感,更讓人有療癒放鬆的感覺。不過如何克服紙材的脆弱與結構力量不
足,正是?茂長久以來努力研究的課題,事實上,他也開發出了幾種紙材結構的方式,這些努力對他而言,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或標新立異,重要的還是在思考如何幫助需要的人解決住居的問題。

建築師?茂在設計龐畢度分館時,的確也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充滿機械美學的屋頂上,蓋了一座「紙」工作室,在這座紙房子裡,他和他的伙伴們共同設計了新的龐畢度藝術中心梅茲分館;不過因為梅茲分館畢竟是一座巨大的公共建
築,無法以紙製品作為結構支撐,只好採用木頭結構加上白色透光布篷。

?茂宣稱這樣的構造方式,靈感來自於中國的斗笠;事實上,他所看到的斗笠應該不是中國式的斗笠,而是中間以弧度柱狀上昇的泰國斗笠,不過斗笠內部編織的結構方式,的確成了龐畢度分館的屋頂結構,晚上美術館亮燈時,整個建築物
外部可以看見斗笠一般的編織格狀結構花紋;長方形塊體交錯堆放,成為美術館的展示室,塊體突出布篷外,也成為觀賞梅茲市區的瞭望台。龐畢度分館位於梅茲後車站地區,可以預知的是,分館的設立將為梅茲這座城市注入新活力,並
且帶動城市落後地區的更新與繁榮,十分令人期待!

開幕展出稱為是「大師精品」,這項展覽包括了畢卡索、馬諦斯、康丁斯基、傑克梅第、以及杜象等大師的作品,叫所有遠道而來的觀光客驚喜異常!甚至有些喘不過氣,只好漫步到白色布幕下的咖啡座,享受片刻的悠閒,然後再回到美術
館,繼續現代藝術的洗禮。

我被展出的一座怪房子所吸引,那是法國激浪派(Fluxus)藝術家Ben Vautier的作品,一座小房子佈滿標語、雜物,好像台灣那些塞滿商品雜物的五金行,但是整體卻充滿強烈的能量,似乎要宣示什麼一般!Ben Vautier在1958~1973年間在尼斯經營了一家稱為「Magazine」的唱片行,期間他開始對達達藝術家杜象以及約翰凱吉(John Cage)的音樂感到興趣,甚至加入了激浪派藝術活動。

激浪派藝術家沒有宣言、也不算是一種運動,事實上,他們經常呈現一種反藝術的狀態,他們反對藝術與生活脫節,認為藝術應該打破階級,所以他們曾經在一場演出中,拆毀一架平台鋼琴,甚至將它肢解,並且在現場將碎片直接拍賣給
現場觀眾,表達出他們對音樂表演高高在上的抗議,同時也打破了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建築不也是如此,建築不應該高高在上,只是為有錢人或貴族服務,其實建築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建築師?茂的態度正是如此,他認為建築不只是為有錢人服務,而是為所有民眾的生活而設計。?茂曾說:「我對賺錢不感興趣!只要我的建築能使人開心,我便開心!」

在人道主義建築師?茂所設計的美術館裡,觀賞激浪派藝術家Ben的小房子,讓人重新省思建築的目的與本質,這樣的體驗超越了傳統美術的思考,也成為我美術館旅程中的意外收穫。

設計者 Santiago Calatrava

建築師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被公認是世界上最會設計橋梁與交通建築的建築師,但是自從他在故鄉瓦倫西亞設計建造了科學城與音樂廳之後,大家更為他的公共建築功力大為讚歎!美國威斯康新州的密爾瓦基市因此特別找來
卡拉特拉瓦,為這座城市設計了新的美術館。

電影《變形金剛3》裡,曾經出現這座充滿明亮光線與優美線條的建築,這棟建築帶著某種前衛科幻的氛圍,非常適合作為這類科幻電影的場景,因為這集《變形金剛》主要戰場是在芝加哥,因此劇組在芝加哥密西根湖畔尋覓,終於找到
這棟充滿科幻色彩的建築,作為電影中的重要場景。

電影中男主角的妖嬌女友正是在這棟建築物裡上班,老闆是一個與狂派外星機器人串通的有錢壞蛋,他收集許多古董跑車,而這棟建築用來陳列展示古董跑車,真的太適合不過了!不知是如何,這樣的地緣關係,總讓我想到建築大師萊特,
因為萊特雖然是在芝加哥開業與居住(芝加哥橡樹園Oak Park),但是他所建立的塔理森(Taliesin)卻是在威斯康辛州,他許多的建築案也在威斯康辛州內,包括強生公司與飛碟般的教堂,這些建築在當時看起來顯得十分前衛怪異,以至於有人甚至認為他與外星人有接觸?

我還聯想到同樣是「萊特迷」的達美樂披薩創辦人Thomas Monaghan ,他原本是密西根大學建築系的學生,後來因為學費太貴讀不起,改去賣披薩,結果賺大錢,不過棄學從商致富並未減少他對建築的熱愛,他仍舊非常崇拜建築大師萊特,也收集許多萊特建築的細部裝飾,甚至將自己的公司總部設計建造成萊特的「草原建築」風格,更巧合的是,他也喜歡收集古董車,常常將古董車陳列在公司總部展示。

當然這些都是建築人看電影時的地緣想像,不過去威斯康辛州除了觀看湖邊的美術館之外,一定要去看看萊特的強生公司總部及塔理森等作品。密爾瓦基美術館位於城市邊、密西根湖畔,建築師卡拉特拉瓦設計了一座白色大鳥般的美術館,清晨時分,美術館有如一隻蟄伏於湖邊休憩的白天鵝;不過一到開館時刻,美術館屋頂竟然展開了一副巨大的翅膀,成為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鵬鳥,讓看到這個景象的遊客,無不瞠目結舌,讚歎不已!

事實上,建築師卡拉特拉瓦本來就擅長活動的建築結構,他經常研究人體的不同部位,將其發展成建築形體。最有名的活動建築是他在故鄉科學城中所設計的球形放映電影館,建築外殼有活動部分如眼睛的眼瞼,夜晚閉館時關閉猶如閉上眼睛,白天開館時則像是張開眼睛。建築師卡拉特拉瓦似乎對於建築物的活動這件事十分著迷,因為大自然裡的生物器官構件,本來就是可以活動自如的,建築如果在大自然裡,就應該可以配合大自然及周邊環境而有所改變,呈現出動態的作為。他設計過幾座可以活動的建築,配合白天夜晚差異,呈現不同的模樣。不過活動的建築構件設計本來就比較昂貴。(國內有學校請建築師卡拉特拉瓦來設計校園建築,建築師就曾問到是否要設計成可動式的?校方後來評估費用之後,還是決定採用不會活動的方式。)

有人因此將聖地牙哥的建築稱做是「新高地主義」,因為他不僅繼承了西班牙人的熱情與創意,同時也和西班牙建築怪才高地(Gaudi)一樣,喜歡從自然界生物體去尋找靈感,創造出動人且結構優美的建築。

密爾瓦基美術館建築體藉著一座橋梁連結城市道路,與密爾瓦基市威斯康辛大道(Wisconsin Ave.)連成一氣,形成一條強烈的都市軸線,軸線的盡頭就是這座美麗的美術館,以及無盡的藍色湖水。從城市道路趨近美術館,通過狹窄的天橋,然後走入美術館建築內,猶如進入一隻神奇生物的身體內,進入一個奇幻的光影世界裡。

這座神奇的美術館吸引了電影公司來取景並不令人意外,電影中美術館大廳被當作是企業的古董車展示室,的確是十分奢侈!美術館的大廳其實就是美術館展開的翅膀之下,骨骼般的強烈結構,塑造出迷人光影變幻的大廳,讓參觀者無不驚歎!這座美術館猶如「變形金剛」,一樣是充滿著機械結構力量,同時也真的可以變形,是一座貨真價實的巨大變形金剛!

我在美術館咖啡廳喝咖啡,赫然發現咖啡廳的名字竟然是「卡拉特拉瓦咖啡廳」(Café Calatrava),美術館咖啡廳居然用建築師名字來命名,而不是藝術家的名字,可見這位建築師有多偉大了!


==========

李清志
建築學者/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
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建築碩士,商業周刊建築專欄作家。目前為Bravo FM91.3「建築新樂園」、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節目主持人。
酷愛旅行、攝影、電影。以「都市偵探」自許。經常旅行世界各地,觀察各地都市空間文化。相關著作:《旅行的速度》、《吃建築》、《惑星建築》、《台灣建築不思議》、《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東京建築酷斯拉》、《建築異型》、《鐵道建築散步》等。


圖文提供/木馬文化;編輯/何?融(何熊貝)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於欣傳媒 請勿轉載


更多李清志的相關文章:
http://bit.ly/1IpVm7u

更多建築書訊語及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建築書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article/books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





李清志美術館何熊貝木馬文化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