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再寫攝影

By 欣建築2015/08/07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志業



這本文集,是我在上個世紀末《書寫攝影》(元尊文化,1998)面世以來的第一份書籍出版,其中編選了我在那本書之後的一些攝影方面的文字。編選另一本攝影評論文集,竟是十五年之後,我的懶散、低生產量與缺乏紀律,也不言自明了。謝謝田園城市文化事業發行人陳炳槮先生的邀約,並耐心容忍我的龜速整理,這些文字才終於得以集結出版。

年輕攝影文化人李威儀先生於2011年創辦了《攝影之聲》雜誌,並邀我定期寫稿,鞭策我重新書寫一點攝影文字。第一部分的大多數文字,即來自該雜誌「再寫攝影」的專欄文章。我曾在不同媒介討論過的一些台灣當代重要攝影家的文章,是此書第二部分的內容。一些攝影論述書籍或攝影作品集的出版社主編、攝影家、作者/編者,或囑我為書寫序,或我主動為一些攝影出版寫點評介;這些文字,放在第三部分。最後附上一篇我對約翰.伯杰的訪談文字,作為向這位影響我至深的當代重要之影像/藝術評論家致敬的方式。每一部分的文章,我都在同類型裡選擇了幾篇,也捨棄了另外一些。取捨的主要依據,在於希望每一篇文字,能多少帶出一點環繞在攝影創作、論述或文化裡的相關現象,和提問。謝謝論及的攝影家、主編、出版社提供攝影作品的授權和圖片檔案。

文集的出版,主要還得感謝幾位年輕朋友的鼓勵。田園城市的企畫編輯劉佳旻小姐,在繁重的工作裡,耐心等待我的書稿,並細緻梳理,給予意見。佳旻自己是一位文字書寫能力極好的年輕作者,大學時期即展現了文字與文學的才華,她為此書編輯,我倍感榮寵。威儀的《攝影之聲》辦得有聲有色,備受國內外攝影界矚目,不但提供我許多新的知識與養分,也是我拾筆定期再寫攝影的重要動力。年輕的新媒體趨勢觀察家董福興先生,在大學時期即閱讀廣泛思考深刻;福興創辦電子書出版事業之初,主動邀我那已成陳跡的《書寫攝影》,出版成電子書重新問世,也使我這個原本不太使用電子書的人,感到榮幸。

他們三位,都是政大傳播學院新聞系或廣電系畢業的高材生。畢業未滿十年,他們優異的資質、能力與視野,早已超過我甚多,甚至可能優於我這個世代的大部分文化工作者。看到他們,我本覺得可以就此洗手封筆,一旁欣賞年輕世代精彩的文化生產就好。但學生們推著我往前走,也不好意思太早開始偷懶,遂有此書。我也希望能在這本攝影文集之後,勉力再多走幾步。

暴力無所不在。人類社會由於法律、道德、禮儀等文明演化,一定程度地將暴力收束在文明的柵欄裡。但只要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信念仍存在一天,叢林法則或拳頭邏輯仍被許多人或隱或顯地尊崇為一種生存準則、甚至信念,則各種形式的暴力將如影隨形,不擇時地的猛虎出柙。

暴力通常被視為一種手段。漢娜.鄂蘭認為,暴力的使用若有其正當性,在某種程度內,可以是一種有效的、理性的手段,以達其目的;例如,以暴力手段推翻獨裁政權。不過她隨即警告,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使用這個手段的結果究竟會如何;也就是,暴力作為手段,永遠有手段壓過目的之危險。

當代影像文化有所謂「暴力美學」這樣的概念。如果暴力可以成為一種美感經驗,那麼顯然暴力已經可以通過「審美」的正當性,成為主題、時尚、藝術,晉升為一種可追求或膜拜的事物,而登堂入室成為目的了。暴力美學以藝術之名,結合大眾心理需要,同時達到商業效益與藝術令譽。那麼我們這些審視「暴力之美」的人,究竟是為了治療、補償、移情、大開視覺經驗之眼戒、或有何其他複雜之心理需求,值得探討。

不過,無論電影或其他影像藝術如何提供暴力的審美經驗,現實世界裡的暴力,仍以各種形式和規模,讓人們恐懼、受傷、或者死亡。從個人遭受的身體暴力、性(別)暴力、家暴、語言暴力,到國家發動的大規模暴力,例如統治者以武力對付人民、或國家對國家的戰爭。這些暴力形式,從受害者的角度,大概難以產生審美情緒;而運用政治、經濟、宗教等意識型態力量製造的「結構性暴力」,例如殖民意識、「異教徒」污名、資本主義掠奪等等,更使暴力的受害者有口難言,甚至常常無從分辨施暴者是誰。

面對這麼多樣且無所不在的暴力,影像如何回應、再現,或者將它們問題化?在電影這個媒介裡,除了大量粗製濫造、暴力氾濫的商品影片,以及前述宣稱表現「暴力美學」的創作,我們也可以立刻想到諸多探討暴力議題的精彩深刻作品,例如庫布力克(S. Kubrick)呈現社會心理的《發條橘子》、帕索里尼(P. Pasolini)隱喻極權暴力的《索多瑪120 天》、奇士勞斯基(K. Kieslowski)探討殺人道德的《殺人短片》,或不及備載的其他經典。

相對於電影藝術,攝影在暴力這個主題上,有哪些讓人記憶深刻的作品?或者,面對這個主題,攝影能夠怎麼表現,侷限為何?描述暴力的攝影作品,也許最大宗來自新聞照片,而最主要的影像內容,大約不外乎流血、殺戮、或社會殘暴事件的聳動圖像。血流滿面、腦漿塗地、施暴瞬間、殘酷現場,充斥於每年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報名與得獎作品,或如《蘋果日報》這樣的黃色報刊。目擊、見證、提供驚悚之外,也有比較表現性、藝術性或紀錄性質的照片,傳達暴力或流血的攝影題材。青年影像創作者雍志中描述「放血派對」的影像,是為一例;而一些 S/M(施虐/受虐)團體的「皮繩愉虐」遊戲,國外也有相關的攝影呈現。

流血、殺戮的新聞照片,多半攝自規模不一的戰爭現場或城市角落,從暗夜施暴、區域紛爭、宗教衝突、國與國的戰事、到跨國利益集團對他國的干預或侵略,我們看到怵目驚心、連篇累牘的戰禍與暴力,流血與死亡,見證了戰爭的結果,卻從來無法從這些照片裡,認識到發動每一場戰爭背後真正的原因。紐約大學教授Susie Linfield在《殘酷之光:攝影與政治暴力》裡,與包括桑塔格在內的諸多評論者辯難,認為攝影無法提供政治認識、多半淪於消費和窺視的論點,失之虛無。Linfield主張,我們應該重新看待新聞攝影呈現政治暴力的嚴肅意義,不應該將眼睛從那些照片移開。

其實桑塔格也在最後幾年的攝影書寫裡,例如《旁觀他人之痛苦》的其中篇章中,修正了她1970 年代對攝影的批判觀點,重新對戰爭攝影裡的暴力悲慘畫面賦予政治意義上的期待。但無論桑塔格或 Linfield,都要回答諸如英國攝影學者泰勒所提出、關於讀者看多了戰爭暴力照片後產生的「無感效應」(analgesic effect)和「悲憫疲乏」(compassion fatigue)的效果,究竟如何能產生政治認識、甚至行動的質疑。這是今日商業主流媒體集體創造的效應,批評者不能置之不顧,一廂情願地認為血腥暴力的戰場照片,能自動產生有效的政治作用。

陳耀成將桑塔格的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譯成「旁觀」他人之痛苦。早先我覺得「旁觀」對 regarding 一詞的詞義涵括性不夠,現在想想,倒不失為是對災難暴力照片下了註腳的譯法。對於年復一年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或社會暴力影像,如果我們既無從知道複雜原因,只通過照片看到驚駭結果,那麼不是在旁觀、消費、繼而麻痺無感,又能是什麼呢?

在社會暴力層面,《蘋果日報》與各類蘋果日報化/壹傳媒化的其他平面/電子媒介,長期提供各處採集的暴力視覺材料,成為視覺消費,則是在台灣一個非常有趣、詭異的現象。台灣社會長期在富而好禮之後的文化氣息下,人民普遍溫和、善良、禮貌、樂於助人,得到外來人士的良好印象。可竟也是同樣的社會與人民,讓《蘋果日報》這樣暴力、嗜血、無底限地破壞良善文化風氣的媒體,得到最大的閱報量。壹集團的老闆黎智英顯然熱愛台灣生活環境,因此將事業重心與生活移到台北,然後在他所喜歡的社會裡大肆進行文化破壞,而台灣人民則甘之如飴。我相信台灣社會一定有很多人,期待一份真正的質報,而非一堆壹傳媒化的報紙或電視,但是對於市場大幅領先的《蘋果日報》,我們卻似乎毫無感覺或意見,假裝它不存在於眼前,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集體無力症與不作為,令人費解。這已然成為一種「旁觀自己的痛苦」了!似乎也只有凡事逆來順受的台灣人民,能達到這種集體人格自我扭曲的奇怪「境界」。

攝影能以靜態的圖像,產生如此暴力的閱讀效果,除了對暴力材料的刻意挑選(如《蘋果日報》之流),也在於攝影乃現實之瞬間切片的去脈絡特性。就這個意義來看,攝影在本質上,即是暴力的。它粗暴地以一個挑選的瞬間,切斷並且遮蓋所有其他的時間、空間、和延續的意義,進行了不僅是視覺上的、更是意義上的暴力與壟斷。無論是桑塔格在《論攝影》中說,攝影無法提供對世界具有政治意義的認識,或是羅蘭.巴特認為攝影不是一種敘事(narrative)、只是一種魔術,都與攝影這個去脈絡的特質有關。

規範或宰制意義的暴力,還表現在另一層面,即對攝影的詮釋。藝術理論學者約翰.塔格(John Tagg)在《規範的框架:攝影真實與意義的攫取》 的序文裡,大談「意義的暴力」問題。Tagg一向對攝影獨斷定義真實的話語操作和權力支配,不遺餘力地拆解、分析、批判。這樣的批判性思考,無可避免地要回過頭來,同樣檢驗以文字進行影像書寫的攝影評論工作者,當然也包括我自己。意義的暴力與權力的濫用,是每一個以影像或文字生產意義的人,都得戒慎恐懼、自我提醒的事。


圖文提供/田園城市文化志業;編輯/何?融(何熊貝)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於欣傳媒 請勿轉載】


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4076

==========

郭力昕
影像文化評論者。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與傳播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曾任《人間》雜誌圖片主編、《中時晚報》專欄作者,評論常散見於報章媒體,近年評論與研究多集中於攝影與紀錄片的文化研究。著有《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時報文化,1990)、《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久大出版,1992)、《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元尊文化,1998)等書。



更多建築書訊語及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建築書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article/books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

建築書訊田園城市文化志業建築大叔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