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oneer Cyclo-Sphere 實用指南-公路車手篇
By 欣單車2015/05/13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測試者資料
所屬於東京都內公路車隊。平時每周1~2次的晨訓加上每天自行車通勤往返20km,周末則是山區公路騎乘。此外,每周約3次的車台練習及肌肉訓練,以強化體力。車隊練習中以團體騎乘或踩踏技巧的練習為主。也參加群馬/修善寺CSC協會舉辦的比賽,或者其他繞圈賽或耐力賽。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車手資料解析。
資料解讀:傾向1
有意識的維持踩踏動作中,順暢畫圓的傾向。
基本上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踩踏動作。平均踩踏效率都可以維持在50%以上的高數值。
90度(三點鐘)位置時可以發揮最大扭力,180度(六點鐘)位置時可以看出開始收力,並利用慣性將施力切換到另一隻腳,在這個位置時踩踏施力向量明顯向後,可以說非常有意識的維持踩踏畫圈。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教練的建議
腿部提早收力,來發揮推進力。
180度(六點鐘)位置時,踩踏施力向量明顯向後表示過度有意識地去維持維持踩踏畫圈,腿部肌肉向後施力在短時間裡可以發揮高踩踏功率,但是也會快速造成肌肉疲勞。
比較理想踩踏是0度(12點鐘)位置開始巧妙地利用體重對踏板施力,180度(六點鐘)位置時完全收力(踩踏向量線變短),改以施力提腿,則可以避免左右腳施力切換時,踩踏力量需要分攤去抬起另一隻腳(重力),進而將踩踏力量完全的施展成自行車前進的動力。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改善訓練方法提示
反覆練習「空中踩踏動作」。
站立於地面,維持騎乘姿勢,對單腳進行有意識地踩踏(畫圈)動作練習。約60秒後,左右腳切換,練習三個SET。這個練習是要訓練自己的提腿動作與意識。
資料解讀:傾向2
上半身姿勢的崩亂。
從踩踏向量線來解析抽車狀態下的踩踏動作。抽車時,180度(六點鐘)位置的踩踏向量線都有相當往後的傾向,這是身體過度向前移動的表徵,也代表著身體重量透過雙臂撐在龍頭上。起身抽車就是為了利用體重來增加自行車騎乘效率的方式,再稍微將身體重心往後調整,讓180度(六點鐘)位置的踩踏向量線向下是比較好的。陡坡抽車時,身體重心往前是正常的,但是仍然要注意不要過度向前。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姿勢崩壞案例:體重沒有對踏板有效施力,按壓無效的踩踏動作。
良好姿勢案例:180度(六點鐘)位置時,充分利用體重維持推進力。
教練的建議
利用體重對踏板踩踏,而非肌力。
從坐騎姿勢轉為短衝刺時,踩踏轉速極端的下滑。
改採較輕的齒比,並巧妙地運用體重施力,也可以抑制肌肉的過度疲勞。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改善訓練方法提示
意識重心位置,進行短衝刺練習。
配合上坡度變化,意識自己重心位置進行短衝刺練習。利用稍重的齒比(降低踩踏轉速),練習踩踏動作的順暢性。請注意配合坡度與體重,選擇正確的齒比來練習。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資料解讀:傾向3
踩踏施力左右不平衡。
左右平衡性是指左右腳施力的差異。
右腳踩踏位於180度(六點鐘)位置時,明顯的有比較大的施力。這有可能是身體姿態的歪斜或上半身過度使力而影響了踩踏的動作協調性,造成了左右施力差異。另外,從踩踏向量線來看150~180度附近,相較於左腳,右腳的法線方向施力線也多出不少。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教練的建議
要注意過度意識左右平衡,進而產生不自然的動作。
踩踏動作中左右腳施力差異大時,多半發生於極度肌肉疲勞或過去腿部受傷的人身上,這些都可透過適當的休息或訓練來修正。特別是過去受傷前提下,有些人在完全康復後,會產生左右腳施力不平均的現象,更是要特別注意去修正。
雖然左右對稱的質與量的踩踏是理想的運動方式,過度意識也會造成無法自然的動作。多數人都難以做到左右完全平衡施力,只要不要差異過大就可以。當然也有可能是沒有坐在座墊中央而導致,所以騎乘時要注意是否坐在中央線上。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改善訓練方法提示
在車台上利用踩踏監控系統,去意識自己的踩踏平衡性。
利用車台訓練及踩踏監控系統,於練習時確認踩踏施力方向與施力大小。確保騎乘中身體的安定性,保持好身體的安定,避免身體的晃動抵銷了踩踏腳的施力。
車台上訓練時,可以試著放一面落地鏡,或藉由攝影的方式來客觀地確認身體的動作,慢慢的改善。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總結
騎乘過程中,並非無時無刻都要維持在高踩踏效率狀態。但是,在必要時可以做到高效率的騎乘是重要的。
公路競賽中包含了高低起伏,如果只拘泥於踩踏功率、踩踏效率的數值時,反而容易迷失自己該有的配速與體能管理。爬坡、平地巡航、超越、短衝刺等多樣的騎乘型態,也需要使用多元的肌肉群組,來達到高效率高動能的騎乘是非常重要的。適當的壓抑踩踏功率值,也是預防肌肉過度疲勞的方式,所以不該一昧地追求踩踏功率、踩踏效率的數值。
◎作者

圖片說明:(昇陽提供)
◎Cyclo-Sphere
資料分析網路平台:車表可將擷取的騎乘資料上傳至雲端,並在瀏覽器上使用地圖及圖形顯示。 您可分析用於訓練與比賽的騎乘資料,協助支援您展現運動員的完整潛力。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欣傳媒,不得轉載】
公路車爬坡昇陽PIONEER踩踏Cyclo-Sphere須田?太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