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傳承地震繫情 因聚落情感而再生的南投 Paper Dome 紙教堂
By 欣攝影2015/04/14

圖片說明:色溫時間拍攝最美,此處因有水泥牆,沒帶腳架的旅人一樣可以拍攝。圖攝/楊小尾 提供
紙教堂源自於日本,是阪神大地震後滿目瘡痍僅剩一尊耶穌像的鷹取教會,引起了建築師-板茂內心深處的思維,心想能否透過建築的力量來為教會做點甚麼,於是提出了可以運用紙建材輕巧、組裝迅速的特質來興建「紙建築」。歷經募資與義工費時8個月後建造完成的紙教堂(Paper Dome),擁有集會所和教堂雙重身份,是震後重建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橋樑,這裡也被稱為是社區營造、交朋友的地方。而在台灣經歷921大地震後,埔里鎮共有6,206棟房屋全倒與數百位罹難者,在震後的第六天,日本「神戶元氣村」的義工們,就趕抵埔里,進駐在謝緯紀念營地達數月之久,與台灣的志工投入搶救、搭建組合屋等行列。而日本的學者、NGO組織也紛紛前來,分享他們的重建歷程與社區營造的經驗,建立彼此跨越國界的珍貴友誼。於2005年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與台灣921地震重建區的社區夥伴恰巧參與台、日震災第市民交流會時,得知日本紙教堂將進行移除,遂開啟了Paper Dome台灣再生的契機。再度獲得400多人挹注資金與籌措拆遷的紙教堂,僅僅花了5天便拆卸完畢,抵達台灣後舉辦過「千人立柱」與彌撒儀式,耗資2200萬的興建經費,終於讓紙教堂在桃米生態村重新再生。(以上摘文整理自新故鄉見學園區官方網站資料內容)
拍攝紙教堂的最佳時間為夕陽落下後的藍色色溫時間,此時教堂內點了燈,藍色調與透出黃金光芒的教堂形成絕佳的顏色對比。早期造景持左側尚無該座裝置藝術作品,該作品是以風動藝術的概念去創作,也就是風來的時候,上面的蝴蝶造型裝置是會左右擺動的~~故若想拍出清楚穩定的畫面,建議在較無風的日子前往。拍攝此主要點需要注意的是紙教堂內的細節,在長曝情況多數會過曝,若光色不允許一曝完成,建議採用分曝在進行局部疊圖即可。
※拍攝貼心小提醒:右教堂兩面環水,一面是荷花池需要上腳架,且建議在色溫較亮的前半段時間拍攝。另一面是造景池的倒影(如本文首張),此處有水泥矮牆可立相機,只要維持不移動均可直接拍攝,唯因距離教堂較近廣角若在28mm以上會裁切到教堂本身。
拍攝點:桃米生態村 紙教堂 Paper Dome
所在地:南投縣 埔里鎮
拍攝主題:紙教堂點燈 + 藍色色溫 + 倒影 + 荷花池
定位座標:23.941249, 120.926984
google map:
照片提供者:K小編 攝影
關於K小編
https://solomo.xinmedia.com/photo/11127-firefly
https://solomo.xinmedia.com/photo/19168-photocalendar
https://solomo.xinmedia.com/photo/9522-sakura
https://solomo.xinmedia.com/photo/13395-lightsculpturebridge
其他照片:
圖片說明:水池旁不同角度的畫面表現會有所不同,南投水氣充沛,容易出現照片中的漫光現象。圖攝/楊小尾 提供

圖片說明:荷花池倒影角度遮蔽物較多,建議在色溫初期先拍此處,讓水面何花與樹的暗處受光。圖攝/楊小尾 提供

圖片說明:教堂外草地上有昆蟲造景,但都不打燈,容易形成暗面。圖攝/楊小尾 提供
南投紙教堂風景攝影色溫PaperDome桃米生態村新故鄉見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