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2021國產材論壇 從建築與建材看見臺灣木與竹的豐沛能量

By 蘇琨峯2021/12/13
article cover

2021台北國際建材展-國產材論壇會場;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為期四天的「2021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已落入尾聲,林務局除攜手臺大實驗林、多間業者與學校打造「國產材 臺灣館」,也於展期最後一天舉辦國產材論壇,邀請眾多專家、學者與長期致力於推動國產材的業者,分別以「國產自然建材的變奏曲」與「竹建築」作為主題推出兩場座談,就讓我們一同重回現場,回顧當天現場精彩的分享吧!

運用臺灣豐沛的森林能量 帶動產業也勾勒森林療癒新意象
第一場「國產自然建材的變奏曲」由上下游新聞市集副刊古碧玲總編輯作為主持人,邀請臺大醫院蘇大成醫師、中華林產事業協會郭宗欽理事長、澤昕木業陳煥然總經理以及橡鹿手作黃世杰經理等4位與談人一同分享國產材的各個面向。「不砍伐原始林,但人工林必須有效利用」古總編一語道出臺灣林木業發展的重點與迷思,若民眾對於山林保育與林木產業不了解,聽到「砍伐」二字總會出現負面觀點,但臺灣若不提高自身的木材自給率,本身蘊藏著60%國土面積的森林資源卻有99%的木材依賴進口,不僅增加木材運送的碳足跡,也會讓台灣林木產業的發展面臨停滯。


上下游新聞市集副刊古碧玲總編輯(左)與中華林產事業協會郭宗欽理事長(右);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或許大多數民眾與森林的連結不會直覺地想到林木產業,反而是與森林有關的旅遊活動,到森林走走吸收「芬多精」是民眾對森林的印象,而這個印象在台灣大學實驗林、台大醫院與中研院合作研究中得到的科學的應證,長年致力於森林醫學的台大醫院蘇大成醫師開宗明義地表示「森林療癒的確能夠帶來正能量!」以長期居住在森林中的職員與生活在台北市區的員工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居住在森林環境職員的總膽固醇、空腹血糖值等數據皆比台北職員低,動脈硬化的程度也減少,這項研究驗證了森林環境對心血管病存在著潛在有益作用。「將森林般到室內」是蘇大成認為國展材在未來具有發展空間的方向,森林是一個面,居家環境與園藝就是點與線,而國產材就是讓森林進入居家環境的形式,讓都市內也能散發森林的芬芳。

台大醫院蘇大成醫師;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翻轉劣勢 打造相思木的多元容貌
中華林產事業協會郭宗欽理事長,同時也是昆儀實業的負責人,在產業打拼大半輩子的郭理事長從木材防腐加工起家,以「熱改質」技術讓台灣常見卻被長期低估的相思木有了不一樣的一面,相思樹容易變形翹曲的特性讓其加工、取材不易,因此過去用途常作為燒火用的炭材、簡易支撐建材等價值較低的材料,郭理事長表示「熱改質」讓相思木彰顯其硬度高、色澤漂亮的優點,跳脫以往的思維能夠有更多用途,例如製作烏克麗麗、吉他等樂器,甚至與酒廠合作,將相思木做酒桶。相思木其中的化學成分也可以萃取成化妝品、有機農業的原料,未來更有潛力成為中藥的原料。郭理事長也盼望未來由林務局帶頭領導產業規格化、產業化,讓國產材能夠快速追上國際的腳步。

正在起步的國產材之路 盼能凝聚你我共識一同發揚本土林木文化
澤昕木業的陳煥然總經理與橡鹿手作黃世杰經理都曾協助美濃農會超市進行大翻修,改裝建材除了地板以外全使用國產材料,設計師方新樵以波浪線條在天花板設計出斗笠及果實的圖案,來呈現「架上農產品背後都有農民心力」的意象,不僅新穎,也突破以往對於木材使用的思維。澤昕木業為木構建築建材業者,除了提供全方位木構造建築工程相關服務,也做垂直整合,達到一條龍式的服務,在經歷「美濃超市」的案子後,陳總經理表示「目前國產材的供貨方式為訂了才進工廠生產、處理,若是濕材要考慮到乾燥的時間,並非像進口木材一樣規格化,因此在施作工期上會更加緊繃。」

橡鹿手作黃世杰經理(左)與澤昕木業的陳煥然總經理(右);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美濃農會超市;圖片提供/橡鹿手作

橡鹿手作黃世杰經理則以自身住家為例,展示了國產材多元的應用,橡鹿手作一向以追求自然、無垢、無毒、健康為目標,堅持用台灣原木、堅持用手作、堅持自有工廠,創造無毒與幸福的家庭生活環境,黃經理笑著說「本身住家以全實木的國產材作設計,大家都以為要花費幾百萬,但其實只要35萬。」由此可知,國產材的應用其實離你我很近,正在復甦的臺灣林木產業除了產官學共同努力,也盼民眾能夠更加了解本土木竹材,一起支持國產材!

竹建築
在第二場「竹建築」論壇中,今年負責於嘉義策展「構竹林鐵」的陳冠帆結構技師提到,全球在竹材的使用上,已經有不少國家早已研究與使用在建材上,尤其是東南亞國家,竹子可說是得天獨厚的當地自然資源。而反觀台灣,竹子可說是森林中第二多的植物類,加上台灣竹子種類及特型非常優秀,也擁有攸久的竹材使用歷史,那麼竹材在台灣為何無法在城市的建設中被當成竹建材使用呢?

陳冠帆結構技師;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這次配合上「台灣設計展在嘉義」的活動,以「構竹林鐵」為名的竹構造建築展,邀請了6組設計團隊以6個不同造型與功能性的竹構造作品,在嘉義製材所及竹崎車站為基地來展示竹構造作品的更種可能性,也在過程中互相激發出對於竹材的利用與創生、新結構手法的可能性,以及認識竹子的特性來找尋新的系統與設計方式,同時在對於竹材如何介入建築的實驗性下,6組建築師團隊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竹材於建築上的使用與想法。

彭文苑建築師 作品:共生
竹崎火車站可說是舊時嘉義林業運木的重點站,也像是個過去與未來的連結點,因此特地將作品的位置選在竹崎火車站旁是別具意義的。「共生」的造型線條就像是用二個半圓及斜支撐來構成,從竹的特性來設計曲線及作品樣態,某種程度上也試圖呈現出一種天地人的交集感,也是人與自然,竹子自然的線條與人工材料的線條交錯下的一種新舊材料的對話與融合。在竹材這種新的系統與結構下,找尋新的設計的可能性,在過程中也試圖實驗為以後以竹材做為中低收入戶等建築設計系統的可能性。同時如何將建築的經驗轉換到竹構造系統上,光是放樣程序是就是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在這種介於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築設計之間的竹構造,也必需了解竹構造是會有與原設計圖上的尺寸等預期結果會有產生落差的情形。


彭文苑建築師與作品「共生」;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朱逸文

王銘顯建築師 作品:竹軒 天井
在台大醫學院的作品「竹木隧道」中是團隊第一次使用竹材當成拉桿建材,而這次在竹崎火車站旁的斜草坡上的作品構想是來自一個小茶室及能遮風避雨的地方。利用地形高低及結構造型,讓遊客能有蹲、爬、躺等的互動行為並以不同角度欣賞竹構造的美。也以斗笠為構想將作品設計成為斗拱造型,創造出陰影空間,也強調內外空間的一體感,讓作品內外的草皮有著延續感,也創造出一個具有禪意的空間作品。在過程中也體驗到如果用傳統的設計圖方式來設計竹構造,因竹材的特性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組裝後變異性發生,也會有在工廠試做後再進行修改設計圖的可能,但這就是竹材的特性。但竹子的美感不是現代建築能呈現出的,成品的樣態有可能和最初設計圖的作品會不一樣,這也是另一種多元化且需試著接受的結果。

王銘顯建築師與作品「竹軒 天井;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朱逸文

王?建築師 作品:翩翩
「翩翩」這作品的造型來自於蝴蝶,台灣被稱為蝴蝶王國,在台灣的蝴蝶就有約400種,而在阿里山就有大約200種,這就是作品構想的來源。同時作品也想呈現出人類最原始的山屋屋頂,就像是個「人」的形狀,也在三向軸向系統的結構下,不但讓作品能展出輕盈之感,觀賞者也能從不同角度看作品時有著不同的樣態。同時在作品呈現的原始意象下,也富有現代元素的融合感,因此也用能反射周遭景物及天空景色的現代化覆面表皮材料,也是一種新與舊的交錯感。在過程中也了解到竹材尺寸的不可掌握性,因竹材在製作過程會一直變形,而這也是我們需要對竹材特性上的包容性。

王?建築師與作品「翩翩;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朱逸文

陳鈺雯設計師 作品:時光隧道
這作品以舊時火車運木進隧道的意象而設計,也因為嘉義氣候較熱且陽光充足,希望能在這作品中創造出適當舒服的遮陽休憩的效果,同時透過陽光灑下的陰影能產生呼應地上原本的枕木排列,因此用溫室膜與遮陽白網的材料來創造出這樣的效果。因之前在專門研究竹建築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待過,反而有了對竹材使用上的刻板印象,但在這次的過程中,反而發現原竹材還有更多可能的使用方向。

陳鈺雯設計師與作品「時光隧道;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朱逸文

方新樵設計師 作品:精靈之境 芒果茶屋
當初在選定的基地處發現滿地芒果,一開始原本想以「網室」來網住落下的芒果為設計概念,但發現執行上的困難後最後以「躺在大地上的芒果」為構想來設計。因基地處於大樹之中,四週自然光線較暗,因此利用可反射的材料作為屋頂表面以反射自然的日光。而屋緣的高度也特地設計在四周大樹樹冠的低緣處,如此遊客便可看見嘉義製材所的美麗的大片草地情景。因竹子本身的特性,竹構造在設計圖與完成品在精準度上是會有差距的,這也常影響到預算上的掌控,但這就是竹材的特性,需要在過程中與工廠及施工單位一直溝通並處理竹材變形的情況。

方新樵設計師與作品「精靈之境 芒果茶屋;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朱逸文

葉有鑫建築師 作品:竹粼
作品的基地位置位於昔日嘉義製材所的貯木池池畔的小丘上,因此希望能設計出一個供人停留、挑望與沈思昔日場景的作品,也希望作品成為一個時光隧道的樣態,同時也設計了座椅區,讓遊客能舒服地休憩並停留於作品內,也能讓風、光線與樹蔭能共存於其中,同時利用「雙向拱圈」打造出充滿彈性的竹板地面,而地板的反拱設計也能呼應基地的山坡弧度。在執行的過程中,因過往的設計案中只用過竹材做裝飾材,但沒用過竹材做為結構材,因此為了更加了解竹材的強度等特性,團隊也特地去參加竹材工作營,這也是在這次構竹林鐵活動中的收獲之一。

葉有鑫建築師與作品「竹粼;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朱逸文

在「構竹林鐵」6位設計師的結語中,也表示了竹材並非一定要成為「主流」的材料,但竹材是另一種不錯的選擇。竹子是台灣原生種植物,政府目前也正積極擬定相關的竹材使用規範,而林務局除了大力推廣竹材運用的計劃外,日前也與臺灣竹會合作出版過《從竹子到竹房子:給所有人的竹構築指南》這本書,從竹子的特性談到竹材處理、竹構的基礎施作,深入淺出地說明從竹子變成竹房子的過程,而之後林務局會先從手規劃像是以竹子的小百科等書籍,來推廣竹子生態、種植與生產,或是與生活的關係等知識,在技職教育方面也會規劃相關的教材,如何認識竹材及利用等基本知識,在在期望未來能以竹子這環保與固碳率相當高的天然材料,搭建出令人舒適與心靈健康的使用空間。

國產材論壇第一場「國產自然建材的變奏曲」與會貴賓合影;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國產材論壇第二場「竹建築」與會貴賓合影;圖片提供/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


【延伸閱讀】
第46期欣旅誌 在台北國際建材展看見木竹材之美
一步一腳印重新復甦國產材
竹材的運用與推廣
木竹多面向的環保與療癒
==========
文/蘇琨峰林郅

2021國際建材展 國產材論壇國產自然建材的變奏曲竹建築構竹林鐵欣傳媒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