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玩戶外

【運動傷害】肌腱受傷發炎有解 強化肌群比過去更強

By 蘇國輝2021/03/03
article cover

運動者為了追求進步,希望藉著增加運動量來讓自己更強,卻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累積了過多的訓練量,例如一個跑者,原本一週跑不到10公里,突然每天跑5公里,還連跑了7天,在本身肌力不足以應付的狀況下,很可能因此讓腿部肌腱負荷過度而受傷發炎,結果受傷了,這時該怎麼辦呢?

熱愛騎單車,也會報名跑步比賽的小D最近因為熱衷騎車與跑步,結果雙腳痠痛,決定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於是向「馬拉松物理治療師林世奇」求救,希望能舒緩小腿疼痛不適的症狀,也期望能徹底解決小腿受傷的困擾。

小D跟世奇說:「會不會是我練太多的關係才會導致受傷阿?」世奇向小D解釋,也順便提醒大家:「萬一受傷了,想找出原因,就需要檢視之前的訓練量是否短時間累積太多?訓練後的休息時間是否足夠?畢竟身體能夠適應的強度有限,必須循序漸進才行,短時間累積過多的跑量,就容易造成受傷」,而且在休息不夠的狀態下還持續高強度或長時間的訓練就更糟了,因為這樣會導致疲勞不斷累積。

不要跟別人比較 慢慢比過去的自己進步就好

許多跑者求好心切,為了變強,不斷的加強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休息,就會種下導致受傷的危險因子而不自知,有時甚至選擇忽視,繼續狂練。

小D又跟世奇說:「我的朋友年紀比我還大,而且體重比我還重,跑的里程也比我多,為什麼他沒受傷,反而我卻受傷了?」

根據世奇的觀察,許多跑友常常會有比較心態,覺得其他跑友條件可能不如自己,但是跑得比自己快,所以自己必須要更強才行。事實上,小D的朋友可能已經累積很多年的肌力,但是小D並沒有經過那麼長期的訓練。若想要跑出一樣的成績,身體肌力卻不足以應付想要的強度,受傷的機率就會因此大增。

世奇因此提醒大家:「在心態上不要跟別人比,而是要跟過去的自己比,讓自己逐漸變強」在變強的過程中,也需要很多條件配合,均衡與適量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都是不可忽視的要素。即使真的受傷了,找出問題的根源,透過有效的恢復及訓練,就能改善相關症狀,也降低因為受傷帶來的困擾。

痛點代償問題 造成忽略問題根源

雖然我們身體日夜不停的運行,肌肉與組織也時時刻刻為我們工作,但是一般人對於肌肉與組織的認識可能不足,在進行跑步訓練時,也容易忽略肌肉與組織的特性,過度的使用,就會造成超出負荷的極限,因此而受傷。

維持肌肉的彈性(韌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肌肉的彈性會影響關節,當肌肉太緊繃時,關節因為活動度不夠,就會有「代償現象」發生。舉例來說,踝關節卡卡時,自然會用膝關節去動,膝關節動太多,就又會讓膝關節附近的肌肉使用太多,包含髂脛束或股四頭肌。

以膝關節來說,運動時,本來應該用小腿來出力時,卻變成用力用在膝關節的地方,膝關節因代償使用太多了,導致膝關節周圍肌腱受傷,膝關節的確該協同出力,但是不應該承受過多的力量,最容易因代償的問題影響,而發生受傷的部位就是踝、膝、髖關節三個部位。

代償有可能發生「左右代償」或「上下代償」現象,比如說,左腳痛,右腳會代償,發生的原因,有可能是踝關節出問題了,因為活動度不夠或彈性不夠,導致膝關節用的多,如果臀肌肌力也不夠,這樣上下交互影響,就會導致膝關節承受過多的壓力,造成傷害,使膝關節出現疼痛的徵狀。追溯原因的話,就是踝關節或髖關節等其他部位,不斷累積的肌肉緊繃造成代償作用,導致疼痛發炎。

不同部位的關節負責的屬性不同,肌肉緊繃及肌力不足時,如圖相鄰的兩個部位就容易產生代償現象 圖片來源 : Altitude

如何找出哪些肌群緊繃? 需要經驗與專業判斷

小D想起之前騎車有摔斷過小腿,緊張的問世奇:「所以我之前小腿斷過,這樣是不是就會發生代償現象?」世奇解釋,每個人跑者的跑姿不同,累積的肌肉緊繃位置也不同。如果有過往運動受傷史,例如以前打球左腳踝受過傷,右腳就容易代償,緊繃會累積在膝蓋或髖關節;另外,工作型態也很有關係,例如搬重物、坐姿等造成駝背現象,脊椎會代償,造成緊繃累積在腰或髖關節,但不同之處在於有些人累積在髖關節,有些人則是在膝關關節或踝關節,甚至在不同腳不同部位都有可能。

找出哪裡緊繃而失去彈性的肌群,需要豐富與專業判斷,不然很容易忽略問題的根源

世奇也特別提醒跑友,「哪裡累積最多緊繃,哪裡就最容易受傷」,所以「保持肌肉足夠的彈性」非常重要,才不會一直往某個部位累積緊繃。實務上,在進行物理治療時也很難界定絕對是哪個部位受傷,因為都會有因果關係,相互影響,可能有的部位症狀比較明顯,其他部位反而不明顯而被忽略,以為沒問題,但其實是息息相關的,以物理治療的角度來說,就是「這些緊繃的部位失去了彈性」,而這也是物理治療在後續的處理與恢復的重點。

透過物理治療從痛點進行分類與評估原因

小D這次疼痛的狀況,依照世奇的判斷,應該是夾脛症(脛骨壓力症候群)、跟腱炎(阿基里斯腱炎)、夾脛症(脛後肌腱炎)。這三種都是很常見於進行大量跑步訓練者的腿部運動傷害。

前兩種受傷發炎部位都在小腿的後方,夾脛症發生在小腿內側,跟腱炎則是在小腿正後方跟腱處,物理治療檢測的方式是利用膝蓋的彎曲,避開腓腸肌,藉由小腿的彎曲與伸直作觀察,兩者處理的方式與深度也不同,在進行按摩放鬆時,跟腱炎的處理會以小腿肚的腓腸肌與比目魚肌為主,第三種夾脛症則需去處理更深層的脛後肌。

物理治療在觀察受傷種類時,會區分為肌肉、關節、神經三個部分。

1.肌肉傷:

脛後肌腱炎與肌腱炎都屬於肌肉傷,肌肉傷的徵狀是用力的時候會痛,發炎時墊腳會痛、踩地會痛,跑步會痛。

2.關節傷:

關節的傷,主要是關節附近的韌帶,其位置不在平常正確地方,會在某個姿勢或擺位時疼痛,會有卡住的痠痛感。

3.神經傷:

神經傷的特徵則是呈現麻的感覺,可能是神經受到骨頭、筋膜、關節壓迫,三者也可能互相影響。

因為夾脛症與跟腱炎患部位置相近,有些跑者能明顯摸著脛骨側面描述疼痛狀況,也可能有些跑者會感覺就是在小腿附近,呈現複合型的徵狀。但事實上以跑者的感覺來說,會覺得肌肉與關節呈現的痛感很像,不易分別,另外,常有的狀況就是其中一隻腿的症狀特別明顯,這也跟小D描述疼痛部位的狀況相似。

在進行物理治療檢測時,物理治療師會根據痛點位置、深度,進行左右比較,如何找到產生疼痛的姿勢點作評估,即使是神經痛,跑者也很難自行找出到底是骨頭、筋膜還是關節壓迫神經導致神經的麻痛,所以還是需要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來評估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物理治療師會利用觸診及對患部扳拉及左右比較動作來做傷因評估

腳踝痛與足弓問題關係密切

除了夾脛症與跟腱炎,還有一個脛後肌鍵炎也常困擾跑者,跑者會感覺跑完步後「腳內踝疼痛」,很可能就是脛後肌鍵炎,脛後肌與足弓相連,走路、跑步與墊腳尖都需要脛後肌作用,跑步時踩下與提腿動作時足弓起伏都需靠脛後肌收縮與伸張,如果訓練量超過負荷,也會造成脛後肌壓力的累積。鞋子的鞋墊與足弓壓力也有關係,脛後肌組織的用途是提拉足弓,「足弓太扁塌時,脛後肌會用力比較多」,當脛後肌累積太多壓力時,就會失去彈性而開始發炎。

使用矯正足弓的鞋墊後,可以改善生物力學,降低脛骨壓力,但是鞋墊通常是設計用來走路,主要支撐在中後段,跑步因為還有前腳掌的推蹬作用力,所以鞋墊的幫助比較有限,另外有些鞋款會在中段有加強足弓支撐的設計,避免足弓塌陷,造成膝蓋等處的壓力,可能會有幫助,但仍需視個人實際使用狀況才能評估效用。

在進行腿部運動傷害檢測時,須注意當腿部往下踩時,膝蓋是否往內傾斜?足弓是否有塌陷現象,這兩項都是物理治療檢測時的觀察重點,世奇強調說:「改善的方式,除了藉由鞋墊或鞋款支撐足弓的方式,另一個就是「鍛鍊臀中肌」,甚至鍛練腳踝、訓練小腿的肌力也很有幫助,肌群訓練強健後,很多運動傷害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圖片來源 : orthopaedia

從根本解決運動傷害困擾的物理治療

小D好奇的問世奇:「如果是我訓練過度的關係,只要休息,我用滾筒之類的器材多按摩放鬆就可以了嗎?」世奇笑著說,其實沒這麼簡單。

肌腱會受傷的原因,就是某部分的肌群使用過度,以跑步的動作來說,會同時運用到腿部的各個肌群,如果臀部的肌群、大腿的肌群或是足弓肌力不夠,壓力累積太多就會受傷,甚至發炎,最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休息,有足夠的休息後就不會再惡化,也能逐漸恢復,但再度開始跑步後,又會面臨相同的狀況,除非以後都不跑強度,甚至不跑步了?但這對已經養成運動習慣的跑友應該是無法接受的。

如果還想繼續跑步,還是得面對與處理,處理運動傷害的方式有許多種,促進肌肉放鬆使用的震波治療及組織增生注射的藥物治療,也可以達到快速放鬆肌群的效果,可以視為「特效藥」,因為效果較為快速明顯,但是對於之後還會持續進行強度運動訓練的人來說,肌群放鬆後,更應該針對自己較弱的肌群進行強化訓練,才能使肌群更為強健,來因應更高強度的訓練

世奇表示在進行物理診斷與治療時,會先找出是哪些肌肉緊繃?因為很多跑者都是累積性的受傷,哪一條肌肉緊繃?哪一條需要放鬆?把它訓練回來,恢復健康肌肉應有的彈性,這是針對跑者運動傷害比較好的調整方式,也是根本解決運動傷害困擾的方法。

除了用手指按壓,利用滾筒在患部區域滾動,對找出痛點也有幫助

肌腱受傷復健重點

脛後肌腱炎有大多的成因是因為腳踝關係,也就是足弓不穩定的狀態,穩定度不夠也可能是足踝的控制不好,若是強度較低,且有足跟落地過程的走路問題,只要用鞋墊撐起足弓即可,若是動態的運動問題,例如跑者,跑步時同時間作用的肌腱很多,不同的姿勢就會造成受力的不同,某些肌群受到較多的拉扯就容易導致受傷,脛後肌腱炎就是足踝動態穩定的肌群用太多而累積的問題,復健訓練就需以足踝穩定為主。

小D接著詢問:「那以我的狀況來說,要如何做復健訓練呢?除了請物理治療師及器材做專業的放鬆緩解症狀之外,有沒有我在家就可以自己做的復健訓練呢?」

世奇進一步解釋,腿部肌群其實都息息相關甚至相連,除了找出哪邊是痛點進行放鬆之外,疼痛是因為小腿某條或某幾條肌腱的緊繃,導致肌腱反覆被拉扯受傷發炎所致,所以首要就是進行小腿的放鬆,腿部肌群肌腱扮演了很多力量傳遞的角色,比如跑步,腿部推蹬的時候,非常仰賴小腿的動作,所以要恢復肌腱的強度跟彈性,就必須透過伸長與收縮肌腱的方式進行。

如果自己想要在家做簡單的復健訓練也是可以的,在恢復前期可以做靜態的拉筋伸展與放鬆,利用滾筒就可以在床上或沙發放鬆小腿肌群,在恢復後期可以進行強化的訓練,利用腳踩階梯的訓練方式,將肌腱伸展開,在肌肉自行修復過程中,膠原蛋白的排列才會縱向拉長,而不是無發方向性的排列,有助於肌腱恢復到原本的狀態,甚至能更加強化,以下的影片後段,世奇,將教大家如何透過簡單的訓練,來強化自己的腿部肌群。

受傷後變得更強不是夢想

在運動的生涯中,或許受傷難以避免,世奇鼓勵受傷的跑友們,「只要能正確找出受傷的原因,有正確的知識,用正確的復健方式與步驟,恢復與訓練過後的肌腱,不僅能夠回到受傷前的狀態,更有機會勝過之前的水準」。物理治療針對跑者的腿部傷害,透過左右腳痛點比較,周邊肌群的關聯性評估後,找出受傷部位及原因,將肌腱放鬆,進而加強訓練肌腱。

或許一般人之前可能沒有加強肌群的平衡練習與鍛鍊概念,但如果能將「肌群強化」的概念加入恢復與訓練,完整走完一個復健流程,不僅能徹底解決運動傷害的根本問題,讓受過傷的自己比過去更強,也並非不可能之事,但是因為很少人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不知道如何進行正確的傷因評估,所以如果發現自己受傷了,還是建議尋求相關專業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的協助會比較好喔。

【延伸閱讀】

常見的跑者腿部運動傷害有哪些呢?讓馬拉松物理治療師世奇來幫大家解惑一下吧~

【運動傷害】出來跑的終究要還 跑步受傷也曾困擾你?







脛後肌腱炎脛骨壓力症候群小D跟腱炎阿基里斯腱炎足弓滾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