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玩戶外

馬拉松賽事規劃執行 承辦單位專業大考驗

By 欣單車-單車讓生活更精采2023/11/01
article cover

隨著運動人口增加,跑步又是相對門檻較低的運動,近年來馬拉松賽事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但是辦好一場馬拉松賽事,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計畫、宣導到執行,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與經驗的累積。近年來台灣各城市的馬拉松也紛紛追求符合與國際接軌的認證,而跑友也開始期望國內賽事水準與國外的賽事能漸漸看齊。

臺北馬每年都吸引數萬跑友參加,是每年底台灣最經典的指標型賽事之一;圖片來源 / 臺北市體育局

賽道設計類型差異與對跑者的影響

臺灣通過WA(國際田徑總會)標籤認證的馬拉松賽事,目前僅有兩個城市,一個是獲得銀標籤認證的萬金石馬拉松(新北市),另一個則是唯一市區馬拉松獲得銅標認證的臺北馬拉松(臺北市)。除了按照國際標準與標籤認證的規範來舉辦賽事,如何針對個別城市的特色,道路特性,因地制宜設計賽道,是城市馬拉松整體規劃重要的一環,不同的賽道設計與跑者甚至周遭市民,也有著與下述幾點密切的關聯:

1.起終點腹地大小
臺灣大城市因為人口密度高,地狹人稠,以臺北馬拉松為例,中華民國路跑協會主任曾姿燕說:「每年有將近3萬人參加臺北馬拉松賽事,2020年起的賽道設計做了許多新的嘗試,賽道類型從A-A點改成A-B點,原本只要同一場地就可以滿足起終點服務的需求,成本也比較低,新的A-B點方式,場地規劃要乘2,全馬與半馬終點分別在臺北田徑場與南京東路上,但卻相鄰不相通,服務設施要乘3,這大大增加了賽道設計的難度。」

曾姿燕服務於路跑協會已有20多年,對臺北馬的歷史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圖表製作 / 國輝

臺北田徑場腹地夠大,附近也有可以大量快速疏散人群的捷運,但是困難的關鍵因素是「臺北田徑場的出入口狹窄」,無法承受半馬人流較為大量集中通過的需求,更何況還有原本全馬參賽者將會陸續抵達終點,因此半馬終點只能設計在南京東路上,以消化回到終點領取賽後物資的龐大人流及充分使用大會服務。

2020年的臺北馬採用起終點不同的賽道設計,對典型的城市馬拉松而言,經費與難度都大增;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2.沿途地標風景
跑者都不希望整場賽事看到的賽道景觀是沒有特色的風景,因此賽道設計要吸引跑者,就要納入具有當地特色的風景或地標建築,設計城市馬拉松路線時,將城市具代表性景點納入賽道路線就是必要的考量,例如臺北馬將仁愛林蔭大道、舊城門、臺北車站、美術館、圓山飯店、忠烈祠,基隆河河濱納入,還新加入南港展覽館,終點的臺北田徑場等臺北知名地標,讓跑者可以一覽臺北城新舊、歷史、商業、運動建築等不同城市風貌。

安排繞經城市重要景點,也是城市馬拉松向外地來的跑者宣傳景點特色的好方法;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3.起終點異同與繞圈模式賽道
(1)A-A點:此種賽道因為起終點相同,整體花會成本較低,但是對交通持續的影響較大
(2)A-B點:起點A與終點B都需交通方便,以便快速疏散人流
(3)繞圈:通常在河濱、山區、封閉的道路或園區內,例如長距離的超級馬拉松

4.賽道寬窄與人流控制
賽道的寬度設計,除了與參賽人數有很大關係外,不同時段的人流控制也很重要,從起跑區的以成績證明分配區域出發,避免不同程度跑者混合相互干擾跑速,2020臺北馬也將原本16公尺的拱門改為10公尺,在拱門前就先控制人流,避免龐大人流塞在寬度較窄的仁愛路。

將出發點拱門寬度改與前方的仁愛路相同寬度的規劃,才不會造成起跑後堵塞的狀況;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5.路線曲直與坡度高低
一般城市馬拉松路線在設計時,因為考量交通與繞經較多景點的訴求,路線可能會有較多轉角,2020臺北馬開始簡化路線,取消了多個轉角,河濱的彎曲路線也有減少,河濱的里程也從13K減少到10K,往年在路線末段的高架橋與地下道也改成無上下坡的平面道路,對30公里後發生撞牆期,感到疲累的跑者可說是大好消息,也相當程度地減低了誘發抽筋機率。

越少的彎道與越平坦的道路,對追求成績的跑者有很大幫助;圖片提供/臺北市體育局

6.救護機制與通道暢通
馬拉松賽事對體力消耗是嚴酷的考驗,過劇的天氣例如高溫可能容易發生脫水、衰竭,氣溫太低可能發生失溫現象,本身健康因素也可能誘發病症產生危險,這時候緊急的救護機制就顯得非常重要,主任曾姿燕解釋:「市區道路救護車容易抵達,但是在河濱的跑道,救護車出入不便,這時就需要在各水門口或防汛道路安排救護車,並安排機車巡察人員攜帶AED電擊器分區待命,另外也安排身著十字背心的醫護跑者參與跑步,以便機動處理需要救護的突發狀況。」

大型比賽因為參賽人數動輒數萬人,醫護跑者是發生緊急狀況時的救星;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7.賽事預宣與交通衝擊
賽事舉辦之前,事先的準備與宣導,是能否順利舉行的關鍵之一。在賽前二週,就需要在路線管制區外圍主要幹道懸掛宣導牌,讓用路人知道當天的管制資訊,以便改道行駛,周邊居民的信箱也要挨家挨戶投通知單,及請相關鄰里進行宣導,甚至在電視或其他媒體也需廣為宣傳,利用多種管道,盡量讓民眾知悉。在市區的賽道每段也要設定最後封閉管制時間,來不及通過的跑者就需上大會準備的殿後巴士,不能再跑,以確保道路準時開放,還路給用路人。

城市馬拉松因為賽道在繁忙的都市中,對市民生活影響大,交通管制措施的落實更顯特別重要;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主任曾姿燕也提及:「2020臺北馬部份人口稠密路段,也引進國外的「圍籠式賽道穿越」管制措施,在賽道寬度達四線道,且人流較少的賽道後半段,先將已集中準備穿越道路的民眾圍護住,再利用工作人員手舉指示牌引導跑者人流偏左或偏右,把民眾與跑者人流錯開,達到不中斷跑者人流,又能引導民眾通過路口的方式」,如果此方式施行順利,未來也將在其他大型賽事運用此圍籠式賽道穿越管制措施。

國外一些賽事使用圍籠式賽道穿越,解決了行人穿越與跑者人流交錯的問題;影片來源/youtube

舉辦賽事必定為週邊居民帶來生活與交通的不便,如何透過事前的宣導,讓當日的交通管制順暢,比賽可以順利進行,居民的抱怨及衝突盡量減至最低,這也是舉辦單位必須持續改善的工作重點。

志工警護眾志成城 協助賽事圓滿完成

除了跑者是賽事基本的組成元素之外,臺北馬賽務能運行順暢的重要骨幹就是將近4,000多位的相關協助團體,當中除了專業的裁判、醫護人員、警察義交、體育社團組成的工作人員、還有在賽道上為跑者補給的志工群及加油啦啦隊團體,陣容相當龐大。

每當賽事舉辦,警義交是面對與處理市民對交通不便的第一線辛苦工作人員;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主任曾姿燕透露,往年要招募志工較為辛苦,但這兩年由於團體與企業對路跑活動的認同,甚至一些企業老闆因為本身也參加馬拉松比賽,就邀集員工組團認養補給站志工,讓這兩年的志工名額還未上網公開徵求就額滿。另外在賽道兩旁熱情的為跑者加油打氣的啦啦隊,也多由企業認養,或是透過鄰里長組隊參加,每年啦啦隊人數也越來越多。另外在會場可看到許多年輕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從體育社團招募來,大會依照專長分工,例如有語言專長,就會分配協助與外籍選手溝通翻譯。站在第一線的交警是管制的第一線人員,還有救護單位也是在規劃路線時,就要進行多次的會議協調,以確保賽事順利進行,以及確定緊急事件發生的處理SOP。

熱情的啦啦隊團體也是賽道上的美麗風景;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賽事除了認證與國際化 成功關鍵在於市民支持

雙北的城市馬拉松,因為都屬於參賽人數破萬的大型指標賽事,主辦及承辦單位的專業與能力也倍受考驗,主任曾姿燕表示,標籤認證賽事其中包含賽道丈量、交管、補給、救護、媒體宣傳等繁多的項目都需符合認證要求,方能證明達到規範的水準,其中的全面交通管制規範更是重點之一,如何在賽前進行廣泛的宣導與取得管制區周邊居民的諒解,賽事當中疏導市民因交通不便產生的情緒,其實是更艱鉅的任務。

道路丈量必需由領有國際證照的專人負責,以確保符合國際的規範;圖片來源/臺北市體育局

舉辦城市馬拉松除了參賽者的肯定之外,事先良好的規劃,賽事中能不能順利執行?賽後能否獲得跑者的肯定與市民的認同與支持?這也是賽事舉辦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當整個城市的市民能把舉辦賽事當作城市的大事,企業積極贊助參與,飲食、住宿、購物、娛樂服務等能與賽事連結商機,並能以舉辦城市馬拉松賽事為榮時,就能實現城市共好共榮的效益。

雖然這是高難度的挑戰,卻也是每個成功且知名的城市馬拉松的必經道路,或許有朝一日,臺灣的城市馬拉松賽事也能像世界六大馬中的波士頓馬拉松一樣,傳承百年的歷史與榮耀。


【延伸閱讀】

>欣旅誌VER24.《城市馬拉松》
知名馬拉松賽事 偉大城市的名片
首善之都城市馬拉松 臺北馬拉松的蛻變
賽事的天使群 暖心無私的志工團體

臺北馬拉松萬金石馬拉松臺北田徑場中華民國路跑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