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旅行

走讀中臺灣-職人專訪 【新竹縣】姜太公柿餅 – 彭美善

By 欣旅遊BonVoyage2020/10/29
article cover


過了9月霜降後新竹吹起俗稱的「九降風」,也就是強烈的東北季風,常把行人吹得東倒西歪,漁船無法出海、稻穗因此掉落。不過九降風也有帶來美好的事物,一個是米粉,一個是柿餅,它們都需要乾燥強風的催化。秋天是柿餅的季節,故事就從一棵柿子樹開始。


圖片/姜太公柿餅提供

傳承於姜家老宅的果樹

北埔的第一棵柿子樹,是當年姜家祖先飄洋過海來台灣,辛苦抵達新竹開墾時帶來的,隨著姜家人一代代生活下去,這棵樹也落地生根,至今都還種在姜家老宅「天水堂」裡,之後分枝散葉流傳在北埔各地栽種生長,也促成了北埔柿子產業蓬勃發展。

姜家後人守護著柿子樹,秋季時將摘下的柿青(剛成熟的柿子,味道苦澀)製作成柿餅享用。直到九二一大地震那年,災後政府為了振興產業,鼓勵地方觀光並推行「一鄉一特色」,展現地方上的農產品特色,柿餅便成了北埔的招牌之一,同時彭美善也以姜家後代身分成立了「姜太公柿餅」。

圖片/姜太公柿餅提供

取名姜太公柿餅,一方面代表姜家的傳承,另一方面則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含意,店裡大方提供顧客試吃,讓客人自行比較石柿、四周柿、筆柿、牛心柿4種柿餅口感,喜歡再買,客人往往一試成主顧。


從音樂文教之路出走 拼搏第二人生
 

然而彭美善這一路走得辛苦,她早期深受音樂薰陶,不僅開設音樂教室、樂器行也涉足文教界,事業經營得多采多姿。在九二一後北埔農會推廣石柿產業時,她心想著孩子也大了,不如回家幫忙,也趁機轉換跑道拼搏第二人生吧!

圖片/姜太公柿餅提供

產業轉換意味著許多挑戰,從製作柿餅,到開口賣柿餅、行銷宣傳,彭美善如同白紙般什麼都不懂,但她勤向同行交流取經,再加上政府開設輔導課程時就積極參與,慢慢地從訓練膽量、放大聲量、介紹產品等最基本的販售功夫就花了一兩年打底,再進階到思考如何建立品牌、產品設計包裝,她說「我做這行已經20幾年了,到現在都還是在學習。」在彭美善的身上,有著職人精神中很重要的一面:永遠保持學習心態。


單純的東西最美好

一塊柿餅是這麼誕生的:搶柿(趁著柿子剛熟時摘下),去蒂,削皮,風乾,包裝。彭美善的柿餅就這麼單純,什麼都不添加,卻有著香甜Q軟的絕佳口感。雖然職人手中的一塊塊柿餅數十年來遵守相同的品質要求,但細節卻需要隨著時代做出調整。例如古早的風乾程序是放置在戶外架子上,讓大自然的九降風使柿子乾燥,但現在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有時九降風不一定準時出現,或是風來了但柿子還沒熟,還有空氣汙染的問題,都讓傳統風乾增添許多變因。因此彭美善堅持改在室內用機器模擬九降風的溫度和風速來風乾,不只能控制柿餅完全乾燥,也維持她最在乎的衛生乾淨。

保護柿子樹也是職人的使命

職人的傳統必須守護,但想法可以創新。除了販賣柿餅,彭美善發想出柿汁刷染DIY與親手做柿糬搭配東方美人茶享用的遊程,希望北埔的觀光更有活力更豐富,而不是遊客來老街買完東西就走了。

圖片/姜太公柿餅提供

彭美善希望柿子能更受到大家注意,原因其來有自,她觀察到柿農已經逐漸在減少了,老一代的柿農體力慢慢無法負荷,但又沒有年輕一代接手果園,世代出現斷層,許多柿子樹就此荒廢,她憂心忡忡地說:「如果我們沒有去挽救的話,未來台灣真的可能會沒有柿子,那要怎麼去做傳承呢?」一手繫著過去交棒而來的傳統,一手也等著傳遞經驗給未來,任何一名職人,都不希望連接起兩端的精神斷在自己身上。

帶著一股使命感,盤點及維護荒廢柿子果樹是彭美善接下來要做的功課,她的聲音透出一股堅定:「我希望能夠搶救台灣的柿子,不管能夠做多久,我都會盡力去做。」後續她期望藉由相關單位的力量,吸引年輕人回鄉從農,讓柿子樹可以在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的結下果實,人們可以一再回味台灣柿餅的香甜滋味。


姜太公柿餅
PLACE 新竹縣北埔鄉廟前街24號
TIME 8:00?18:00
TEL 0954-079-958
WEB 北埔姜太公柿餅


採訪/林芳如

新竹北埔柿餅姜太公柿餅彭美善景點美食九降風果農柿子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