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博士的未竟之路 從《逐夢大道》回顧黑人民權音樂及剝削電影

圖片說明:大衛歐洛沃所飾演人權領袖金恩博士,但精湛演技可惜未被獲得奧斯卡評審團青睞。(美昇影業提供)全美音樂圈近來的熱門話題應是歌手約翰傳奇(John Legend)與饒舌歌手凡夫俗子(Common)所演唱的《逐夢大道》(Selma)電影主題曲〈光榮〉(Glory),繼金球獎拿下「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後,又再剛結束的奧斯卡獎獲得同樣的殊榮。此外,兩人在領獎時特別向香港的「雨傘運動」、法國的「查理周刊」聲援活動致敬,並強調「人民爭取自由的奮鬥尚未停歇!」▲Common, John Legend - Glory (57th GRAMMYs)《逐夢大道》將時光拉回1960年代的美國,即使黑奴制度廢除多
圖片說明:大衛歐洛沃所飾演人權領袖金恩博士,但精湛演技可惜未被獲得奧斯卡評審團青睞。(美昇影業提供)
全美音樂圈近來的熱門話題應是歌手約翰傳奇(John Legend)與饒舌歌手凡夫俗子(Common)所演唱的《逐夢大道》(Selma)電影主題曲〈光榮〉(Glory),繼金球獎拿下「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後,又再剛結束的奧斯卡獎獲得同樣的殊榮。此外,兩人在領獎時特別向香港的「雨傘運動」、法國的「查理周刊」聲援活動致敬,並強調「人民爭取自由的奮鬥尚未停歇!」▲Common, John Legend - Glory (57th GRAMMYs)
《逐夢大道》將時光拉回1960年代的美國,即使黑奴制度廢除多年,仍有許多州採取種族隔離政策,也使得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汀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挺身爭取自由民主,領導民眾走上街頭,之後促成《選舉權法》的通過,金恩博士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卻不幸被殺害。
而黑人民權運動之後非暴力的理想逐漸模糊,訴求方式也逐漸趨於激進,衣著也從一身西裝換成全副武裝,如當時活躍的政治組織「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黑人也越來越不信任白人,更引發全美各城市的種族暴動。
人民準備好了 音樂與社運的密切關係
雖然「黑豹黨」的地下刊物成流傳著一段話,「音樂不是革命,黑人一直在唱、在跳、在吹喇叭,可是我們還是沒有自由。」但當時這股社會運動還是直接影響到音樂及電影,例如印象合唱團(The Impressions)的經典名作〈人民準備好了〉(People Get Ready),透過宗教福音歌曲傳達出彼此團結的信息,雷鬼教父巴布馬利(Bob Marley)也深受他們影響。
▲The Impressions - People Get Ready
而原本與民權運動保持距離的放克教父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則唱起〈大聲說,我是黑人,我很驕傲〉(Say It Loud – I'm Black and I'm Proud),「我們寧願站著死去/也不願苟且偷生」,重新建構非裔美國人的自信,知名饒舌團體人名公敵(Public Enemy)的查克D(Chuck D)曾說:「這張唱片幫我消除了自卑心理……他呼籲人們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種族。」
▲James Brown - Say It Loud – I'm Black and I'm Proud
一向遠離政治的摩城唱片(Motown)更推出馬文蓋(Marvin Gaye)的《發生了什麼事?》(What’s Going On),這張專輯有別於動感情歌王子形象,唱片公司當初出版還充滿疑慮,但內容充滿高度的人懷關懷,深刻地描繪那個混亂時代,後來成為時代不朽之經典,也間接影響到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作品的走向。
▲Marvin Gaye - What's Going On (Live At Montreux1980)
毫無疑問,前述這些歌曲都成為黑人運動的代表歌曲。但,相較於音樂,美國電影產業似乎又更趨於保守。即使黑人的爵士音樂很早就受到大家的歡迎。但,電影誕生最初的50年,黑人角色要不是被取代,或是以滿卑微的形象出現。爵士樂大師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曾說:「美國觀眾自小被教導黑人在舞台上就該扮小丑或者湯姆叔叔,既卑屈低下又可愛。」
▲The Jazz Singer
1960年代後期,才正式出現第一位黑人導演高登帕克斯(Gordon Parks),作品《小樹之歌》(The Learning Tree)內容觸及南方種族的問題,開始逐漸打入美國主流電影市場,相當具有時代意義。
▲The Learning Tree
1970年代,受到馬汀路德金恩與黑人民權運動的影響,使得「黑人剝削電影」(Blaxploitation)開始興起,許多黑人演員成為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試圖反轉美國社會對於黑人的刻板印象。《黑豹》(Shaft)替黑人電影打下一個完美典範,故事題材貼近黑人社區的真實面貌,由知名音樂歌手伊薩海斯(Isaac Hayes)所打造的電影原聲帶也相當受到歡迎,更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早了《逐夢大道》40多年。
▲Shaft
因此,「黑人剝削電影」的成功,頂尖黑人音樂家的助陣也功不可沒,如印象合唱團的主唱寇蒂梅菲(Curtis Mayfield)就替《超級蒼蠅》(Superfly)打造配樂;《黑色凱薩》(Black Casar)則找來詹姆斯布朗擔任製作。而好萊塢片商也看準商機,推出許多此類型的電影,出現「黑人桃樂絲」、「黑人牛仔」及「黑人吸血鬼」等角色,造成當時一股熱潮,每部都十份賣座,黑人演員也因此受到矚目。
▲Superfly
如同黑人在民主自由的奮鬥,黑人音樂家及演員也是經過多年努力才有現在的優秀成績。但如今奧斯卡獎似乎還未能擺脫白人主流社會的思維,《逐夢大道》終究未能抱回「最佳電影」,僅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大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替此片導演艾娃杜佛妮(Ava DuVernay)叫屈,許多輿論也認為奧斯卡在種族議題上太過於保守,主要獎項幾乎還是由白人演員獲得,使得典禮落幕後仍瀰漫嚴肅氣味,令人再度質疑獎項的公正性,證明這條民主之道路似乎不只是金恩博士帶領大家從薩爾瑪走至蒙哥馬力郡那幾哩路程,他的夢想也還尚未成真。
----------------------------------------------------------------------
【黑人音樂與文化 講座】
靈魂樂的背景
1960年代,除了嬉皮運動,黑人靈魂樂也開始興盛,音樂與文化緊密結合,許多樂手義不容辭地將自己的音樂奉獻給社會運動和其領袖。欣音樂再次與The Funk Soul Spectre合作,並邀請到Digging Movement 挖掘運動與我們一起回顧黑人音樂,帶給大家平時難以在坊間尋得、聽到的靈魂樂。從社會背景再帶回到音樂欣賞,歡迎來與我們一同共享!座位有限,報名請洽:http://goo.gl/dLtAJd
日期:104年03月08日 星期日
時間:16:00~18:00
地點:台大人文空間(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3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