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1. 首頁>
  2. 生活

【測起來】是公路還是越野?新領域的Shimano GRX

By 欣單車2020/04/30
article cover

test
文章目錄
close category list
  • 實測預備

  • 延伸的高穩定性

  • 煞變把的新進化

  • 狂震也不落鏈!

  • 這齒比是要爬牆嗎?

Shimano在2019年5月推出了全新的傳動系統,其名為GRX。有不少車友以為它是公路車變速中一套新的級別,但其實GRX是自成一套系列,旗下分別推出了RX-800、RX-600、RX-400三大級別,除了沒有圈煞系統外,其中包含了11/10速,及電子/機械變速,約略是公路車套件中的Ultegra、105、Tiagra三大級別,企圖攻入目前歐美正火紅的Gravel礫石公路車新市場。

而GRX與我們常見的公路車用傳動套件有什麼不同呢?雖然GRX的設計架構仍然是以公路車系統為基礎,但為了能夠更從容應對Gravel荒野路線的劇烈坡度起伏,還有非鋪裝路面的各種震動,加入了如1x單片大盤、高張力後變,外推chain line等等能應對越野路線的各種設計變化。如果要最簡略的說明GRX,可以說它是公路與越野套件的混血結晶!

【課前輔導】

SHIMANO GRX全新套件 超越探索的限制

【新玩意】Gravel?好奇特的新種公路車!

實測預備

這一回欣單車要實測是三司達所提供的GRX體驗用車,車體使用的是DARE的Gravel車款–GFX,全車搭配GRX RX-815系列Di2電子變速系統,大盤為46/30T,飛輪為11-34T。輪組為GRX RX-570無內胎輪組,加上PRO專為Gravel研發的Discover外擴式彎把,與PRO STEALTH off road專用短鼻座墊,如此的整車搭配可說是不折不扣的Gravel完全體!

▲本回實測車款:DARE GFX搭配Shimano GRX Di2與PRO Gravel用各式組件。(Photo:Ice)

前來實測的車手是國內知名的越野車的好手–江帥君,本回是帥君接觸Gravel車種的初體驗,但他將以高超的MTB越野車技巧,來實地感受一下GRX在各種地型路段上有怎樣的特別表現。

▲剛剛傷癒歸隊的知名MTB車手–江帥君。(Photo:Ice)

延伸的高穩定性

在帥君與小編初次跨上這輛實測車時,焦點都是在這極為特別的30度外擴彎把!在公路上初次騎乘時,除了上把位外都很不習慣,變速的操作也難以順手,不禁會想著這外擴把到底是那裡好用?但進到顛簸的非鋪裝路面後,外擴把立即顯現出它的優勢!因為彎把位向外傾斜的關係,在抓握煞把及下把位,或是把手末端時,雙手臂的角度也隨之外擴。肩膀、雙手與車把形成上窄下寬的梯型,車把抓握處的支點加寬了,就能更穩定的掌控車身。

看到這你也許會覺得「那我用寬一點的車把不就好了」,但傳統的直角把是基於等同肩寬來設計,如果採用較寬的直角彎把,那在抓握時的手腕就必須有個轉折角度,那震動所帶來的疲勞就會快速的累積在手腕上。不過如果你是要進行公路與輕越野混合路線的騎乘,建議選用15-20度的外擴把,較能適應各種路線的操控變化,實測車配置的30度外擴把有點太Hard core了。

▲往外延伸的抓握支點,可提供在越野路面上更穩定的行進性能。(Photo:Ice)

▲PRO的Discover 30度外擴式彎把,適合用於較顛簸的越野路段。(Photo:Ice)

煞變把的新進化

GRX的RX-815 Di2煞變把與我們所認知的Shimano油壓煞變把截然不同!嶄新的外型極富未來科技感,抓握感也相當的新鮮。在抓持煞把位時,GRX Di2煞變把在手掌虎口的支撐區造型更加立體,加上煞變把本體的防滑改為凸出線條設計,在不斷震動的路面行進時,其握持的貼合性與高穩定感讓人印象深刻。

GRX Di2煞變把除了外型的變化之外,煞車的手感也變的更輕盈好控制,因為煞車拉桿轉點往上推移18mm的關係(拉桿的槓桿比加長),讓同樣的力道可以得到更高的煞車力。在高起伏越野路段時,GRX煞變把只用單指或兩指即可輕鬆控制速度,如此便可分配更多的握持力在車體的穩定操控上。

▲GRX煞車拉桿支點往上位移18mm,提供更長的槓桿比。(圖片提供:Shimano)

▲手感提升的GRX煞變把,用單指或兩指即可順暢的操控煞車。(Photo:Ice)

車把上除了煞變把之外,GRX還推出了幾乎已經絕跡的上把輔助煞車,這玩意兒看起來可能很雞肋,但因為越野路線在上坡時用到煞車的機會遠比在公路時高(閃大石、避樹根,躲動物之類的)。原以為加裝了輔助煞車後會減弱整體的煞車力道,但意外的沒有想像中的軟Q感,操作起來相當順手!
如果再加裝Di2的輔助變速按鈕組,那在上把位也無所擔憂了(這樣車把會不會太滿….?!)!

▲上把輔助煞把的油管走線採直角轉折設計,不用擔心連接至車架的走線會不會卡卡的,不過全隱藏走線的車把就不能安裝了。(Photo:Ice)

▲輔助煞把只用單指即可控制,讓握上把時可以安心的控制行進速度。(Photo:Ice)

狂震也不落鏈!

在後變速器的部份,如果你對MTB套件熟悉的話,看到GRX系列的後變速器應該覺得平凡無奇,因為GRX後變與一般公路車後變最大的不同,就是Shimano在MTB套件上已普及使用的Shadow+張力調整器。將後變上的推桿調整至ON,後變下腿轉軸內的彈簧張力就會被加強,在面對不斷跳動的路面時,後變的下腿會被緊緊拉住,讓鏈條晃動幅度大幅縮小,如此鏈條便不會輕易的敲擊後下叉,因震動而掉鏈的機率也大大縮小。就算是在震動路面持續踩踏,鏈條也是相當的穩定。據說張力調整在ON的狀態時,對變速的手感影響也很小,但是本回實測的是Di2電子變速,手感是肯定不會變的(笑)。

▲在MTB上獲得好評的Shadow+張力調整設計,能有效的拉住鏈條不晃動。(Photo:Ice)

▲高速經過鵝卵石堆,鏈條的晃動幅度也很小。(Photo:Ice)

這齒比是要爬牆嗎?

以上GRX系統針對Gravel路線所需的各種設計,在台灣車友間很意外的並沒有被劃為重點,大家聚焦的反而是在46/30T及48/31T的超壓縮盤。GRX會有如此配置是為了應對林道中那說變臉就變臉的地型起伏,才會採用如此的小齒比。但無心插柳柳澄汁,對上了熱愛爬坡的台灣車友,GRX的超壓縮大盤突然就變成了火熱的爬武嶺專武……。

面對著林道中的各種坡道變化,就算是突如其來的25%急上坡,46/30T的大盤搭配11-34T的飛輪都能從容應對,但……在專心應對複雜路面的同時,還要思考前後齒盤的配對,就是有點手忙腳亂。對於Gravel的多變路況,單盤搭配上42T大飛輪也許才是較適宜的搭配,不僅可以更為直覺的昇降檔位,空下來的左變把還可以應對未來可能升級的伸縮座管。綿密的變速齒差在山野中,也許沒那麼重要。

▲GRX的超壓縮齒比設計,意外的讓公路車友也很心儀。(Photo:Ice)

▲GRX套件推出的各種齒比搭配可以從容的應對各種地型變化。(Photo:Ice)

專為Gravel而生的Shimano GRX套件,其特色相當的豐富,本回僅簡單實測幾樣重點特色。雖然開頭說這是一套公路與越野的混血,但GRX還是充?著獨特奔放的性格,不要只聚焦於那可以爬牆的輕齒比的表現,如果有機會,帶著車進到山野去,才能享受到GRX的真正魅力喔。


▲(Photo:Ice)

GRXGRAVEL礫石公路車SHIMANODi2PRODAREGFX江帥君超壓縮盤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