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遊」於藝─臺灣實體建構創作在社區營造及建築工藝技術的展現

By 欣建築2020/04/10
article cover

「遊」於藝─臺灣實體建構創作在社區營造及建築工藝技術的展現;圖片構成/吳宜晏

「實體建構」?近年在建築學術界中所延伸出現的教育方式,有別與常見以圖說模型來表達及探究建築相關課題,其以1:1實體比例的構造體來探索建築美學與構築技術,由於此教學成果以能完成可實際使用的物件、裝置或空間為主要策略,因此近年也常見於公共藝術、環境教育及社區營造等活動之中。本文將先以臺灣目前擅長以實體建構作為教學及創作者為例,從其自身參與實體建構的操演、教學等經驗談起,說明實體建構教學與社區營造的整合樣貌,並從中探尋在建築工藝材料技術上的整合應用。

陳宣誠─作為修補術的構築
圖片提供/陳宣誠

陳宣誠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碩博士,建築繁殖場第四代成員。現為ArchiBlur Lab 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主持建築師、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以臺北市立美術館首屆「X-Site」作品〈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榮獲2014TID展覽空間類金獎、2015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香港建築師學會(HKIA)/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卓越獎及義大利歐洲A’Design Award銅牌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

他提出「作為修補術的構築」為創作理念,共有三種層次的思考,第一種源自身體自身,創作過程中物質、機器、歷史,環境與身體的交織介入,因為慣性的切斷、大於身體的構築、超越身體的意志、速度與力量,讓身體不斷地處於無法測量、陌生的運動狀態。此時的身體作用著因為超越自身所形成的溢出,這一溢出,不是一種想像性的移轉,而是讓身體意識趨近自身的邊緣與極限,成為超出控制性的運動。下一秒的身體開始進行著習慣化與錨固自身的運動,也或許是連續的溢出狀態,讓身體在非常鄰近的狀態中進入想像的向度,有著身體感的發生與聚集。第二種層次是身體連結遠端的運動,並形成力量作用的場域,延展與物質化身體感發生的運動,也同時讓身體的運動連結歷史的痕跡、當下的環境因子與未來的想像。第三種層次來自於一種「疊製」的思考,讓身體介入的「疊製」成為力量的可感,形成彈性、共感的場域。這一力量傳遞的可感,可能透過某種連續的搖晃感、某種突然的聲響、氣味的範圍、物質的振動等被傳遞與感受,意識身體在場的當下,也影響著每一個身體的共在。也因此,作為修補術的構築所開啟的思考不僅在構作的物質自身,而是連結身體與地景間的關係生成。

陳宣誠及其ArchiBlur Lab 共感地景創作團隊,在創作媒材使用上並無固定型態,從2014年北美館首屆X-Site作品〈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作品以竹子做為空間構築材料,搭配自製細部桿件從中研發接合系統,或是2016「城市浮洲」系列作品,因應須移動以角鐵製作輕量構造體等,對其團隊而言,「因題制宜」,因構築命題而回應構築特質為其主要考量,唯一不變的是強調手做感及建築應有構築細部係在各案中均可閱讀出的特色,也是其之所以會有所突破的主要原因。

北美館首屆X-Site作品「邊緣地景」;圖片提供/陳宣誠

「城市浮洲」系列作品與展出場域產生對話關係;圖片提供/陳宣誠

「城市浮洲」因應須移動以角鐵製作輕量構造體;圖片提供/陳宣誠

【延伸閱讀】
>[陳宣誠+蘇富源+任大賢] 旅行座標與時間門牌

>[陳宣誠+蘇富源+任大賢] 邊緣地景—感覺的物質線

>陳宣誠-綿雨、浮島、懸橋:感覺的重量

許倍銜─農村中的科技構築實驗之「義築」經驗
圖片提供/許倍銜

許倍銜,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專任副教授,英國劍橋大學之建築博士,具有多年的建築實務與教學經驗。教學的範圍涵蓋數位建築設計、新媒材應用、智慧生活等,研究領域則大致包含電腦輔助設計以及擴增實境在設計領域上的應用。以科技結合環境設計做為基本精神,致力於創造融合建築之實與數位資訊之虛的「虛實共構」體驗空間,並在結合工藝性的實體環境創造,以及數位資訊構成的虛擬世界創作之間進行反覆的探索。

近幾年來,許老師在交通大學開啟了一波構築實作的熱潮,透過交大建築研究所開設的通識課程,讓一群來自各科系的學生,進行跨領域、實作導向的學習。課程結合了構築和互動科技,除了設計之外,更強調在場域中實作,完成實際可用的構築,從初始以構築為中心的作法,轉變成以社會設計做為切入的角度,執行的方式逐漸進化,進而以科技構築從事社區營造的經驗積累。「交大義築實驗室」是交通大學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課程的延伸。在近年冬末春初於新竹峨嵋客庄農村,陸續建造與小農一起發展的五個設計案。由村民、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許倍銜老師、簡志明老師、在地竹藝師及交大學生志工等共同執行,係結合跨域教學、社區營造(建)的社會設計。先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訪談需求,透過修復過往學長姐的實作成果,初步認識實作的材料構造性後,引入社區本身有的專業技術來進行進一步的教學,也藉此讓學生及社區夥伴進行交流及互動,進而共同完成當期「義築」作品。

在工藝技術進展上,每期學生的投入及實構操作,藉由社區耆老的教學互動,也算是讓傳統構築技術有所傳承。對長期待在都市中的學生來說,已因此課程的訓練對傳統建築構法有所認識,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傳承得以研發及突破,進而讓教學間所有延續及成長。

藉由社區耆老與學生志工的教學互動,讓傳統構築技術得以傳承;圖片提供/許倍銜

透過修復過往實作成果,讓學生志工得以認識實作材料及構造性;圖片提供/許倍銜

讓學生及社區夥伴進行交流及互動,共同完成當期「義築」作品;圖片提供/許倍銜

【延伸閱讀】
>交大義築實驗室─專訪許倍銜助理教授暢談「智慧竹構築」上篇

>交大義築實驗室─專訪許倍銜助理教授暢談「智慧竹構築」下篇

倪順成─技職體系數位與實作歷程實踐:南臺灣澄清湖的Power & Maker
圖片提供/倪順成

倪順成,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工學博士。
2010年於正修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擔任專任教職後,也期望使學生在「做中學」這種概念下學習成長,致力於將構築操作融入課程中。

倪順成相信在建築或空間設計的教育過程中,動手操作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種訓練模式,從設計概念到建築空間形式的模型製作,代表最直接的設計意念傳達與呈現,而實務操作大型1:1的設計實體構築更是令人血脈賁張。他認為數位構築與設計實作的基本意涵是對建築設計教育來說是重要的,也因此在技職體系中的正修建築數位工坊透過數位設計的教程與數位工坊的設立,讓有興趣及能力實作的學生找到發揮的工作平臺,並達到學以致用、獨當一面的設計師,更進而在作品中發揮構築精神。

然而,「數位建築創意工坊」成立即以發揮技職教育中的精神,使學生學習求職技能並附帶研發創意構想,使學生能獨當一面而畢業後成為相關產業的專業者。另外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與產業資源,如木工家具、鋼板金屬等加工等在建築架構上或家具設計構件上皆可做為嘗試與發展的內容。最後希望朝實務產學合作邁進等,透過作品與人員訓練,結合產業合作發展出學術實務應用的相關機制。

從模型製作發想到大型家具的實作,是「數位構築」最直接的呈現;圖片提供/倪順成

數位工坊讓有興趣的學生找到發揮平臺,在作品中發揮構築精神;圖片提供/倪順成

透過作品與人員訓練,結合產業合作讓學術及實務得以相互應用;圖片提供/倪順成

【延伸閱讀】
>專訪倪順成正/正修科大建築技職體系數位製造之執行

李坤昇─「臺南築角」滔滔不絕的小案經驗
圖片提供/李坤昇

李坤昇現為明道大學景觀與環境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曾任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南榮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兼任講師,東海大學建築系學士(1991)、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2007)。從2002年起,擔任過產、官、學界、非營利組織等不同角色的社區營造,最後以?輔導學生進駐社區實作?,為生涯規畫的主軸,研發出?臺南築角?專案,至2016年共辦理6屆,預算從500萬一路擴大至1200萬,成為臺南市經典的社造品牌。

臺南築角以「E+1」為概念,即EnvironmentAnd1,Environment代表在地環境,1代表一個在地議題,可以是材料、文史、產業等,也代表社區與創作團隊的融合。創作團隊在田野調查與基地環境條件後,必須設定一個主題,藉由空間操作手法,在有限的預算、時間與人力資源下,具體完成一個作品。在第一階段提案賽後,選出的學生團隊跟社區給予補助經費進行環境創意改造,讓學生們進駐社區與民眾共同完成營造工作。各個提案計畫於盛夏進駐社區施作,過程裡不僅施做各自計畫,還會藉由互訪及工作交流的安排,讓社區及團隊彼此都能參與彼此的營造作品。最後階段的頒獎與成果發表會評比出前三名,過往每個年度的成果都令人激賞,也留下過許多感人故事,參加過的社區都表示收穫相當豐盛,而學生們也充實了學校課本中所學不到的經驗。李坤昇目前受聘至明道大學景觀與環境設計學系任教,並持續將「臺南築角」實體建構精神延續至教學之中。

「臺南築角」的社造品牌成果代表著社區與創作團隊的融合;圖片提供/李坤昇

創作團隊必須設定主題,藉由空間操作手法具體完成作品;圖片提供/李坤昇

學生們進駐社區共同完成作品,充實了學校所學不到的實戰經驗;圖片提供/李坤昇

【延伸閱讀】
>臺南築角實體建構同競技 學生進駐社區擾動展活力

林鍵樺─「嬉遊境」後壁仕安村傳統農村三合院改造
圖片提供/林鍵樺

林鍵樺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畢業,為建築繁殖場第十代成員,目前為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及嬉遊境空間構築工作室主持人。其延續早期在建築繁殖場參與多場實作以及多年在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擔任「臺南築角」輔導員經驗後,自己也投入在臺南後壁鄉仕安村的社區改造行列中。除了輔導社區提出的計畫,也會想一些新的空間或構築類型,透過自身的實驗再分享給其他社區參考。

林鍵樺落地在臺南市後壁區仕安社區租下一整棟三合院,在當地里長的協助下,完成?內行人的小祕徑?和幾個社區營造綠美化的計畫,也希望藉此當個好鄰居。同時希望更多鄉親共同投入傳統農村聚落之保存、舊建築再利用、老屋新立改造,目的是保存前人的建築智慧,也能體驗過去農業生活的居住場景,期待賦予老空間新生命,加入現代人的使用模式,重構以往農家間濃厚的情感。在傳統的三合院空間,以不同的工法混血出現代感和創新性,在有顯著差異的空間要素之間,建立空間張力和戲劇效果。透過空間手法或思維方式改變舊建築空間,其突出的特徵是各種關係的轉化,這也是期許改造效果能夠吸引人且感動人的地方。〈現為「臺南築角」計劃主持人〉

林鍵樺在臺南市後壁區仕安社區租下一棟三合院進行空間改造實驗;圖片提供/林鍵樺

投入傳統農村聚落之保存再利用,目的是保存前人的建築智慧及體驗過去農業生活的居住場景;圖片提供/林鍵樺

在傳統的三合院空間,以不同的工法混血出現代感和創新性,建立空間張力和戲劇效果;圖片提供/林鍵樺

【延伸閱讀】
>仕安嬉遊境-傳統農村三合院改造

>台南仕安「嬉遊境」×將軍「地利小食」深度體驗 青年偕同交集釀新生

小結:實體建構教學與社造整合是跨領域&跨地域的交流平臺
從陳宣誠以自身創作出發的「修補術的構築」、許倍銜帶領學生實際社會設計的「義築」教學、倪順成以數位構築技術引發學生設計興趣,到李坤昇以公部門資源整合學生創意與社區空間需求的新社造模式「臺南築角」,以及林鍵樺「嬉遊境」落地深耕投入後壁仕安村傳統農村三合院改造等,在在可以看到臺灣現階段實體建構與社區營造的多樣性整合樣貌,從中可看到在社區營造領域中,與實體建構教學蓬勃發展有其時代的巧合,透過實作與社造等跨域鏈結,更可成為跨地域的教學與交流平臺,也讓傳統建築工藝技術有所傳承,透過學生創意及青創投入而得以延續進而「無所不在」。

備註:本文全文發表刊登於《台灣工藝雜誌》第66期,2017年9月,頁30-頁37。

【延伸閱讀】
>欣建築「實體建構」其他相關專題報導
==========
撰文、編輯/吳宜晏
圖片提供/陳宣誠、許倍銜、倪順成、李坤昇、林鍵樺


更多設計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設計思潮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實體建構陳宣誠許倍銜義築倪順成數位建築創意工坊李坤昇臺南築角嬉遊境空間構築工作室林鍵樺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