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里埕設計工坊作品「寨子房」

By 欣建築2019/09/02
article cover

里埕設計工坊作品「寨子房」〈庭院為合成照片〉;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寨子房」是一幢處於老聚落內的新式住宅,考慮家庭需求和地形,以及島嶼氣候,揉合出來自於地方歷史的聯想造形,量體與質感企圖與鄰近老瓦屋氛圍達成一種對比的風貌。

朝向選擇與變形住居
金門閩南建築以口字形的實虛空間組織,單體由台基、屋身和屋頂形式三個構成元素,形成一系列風土建築原型。島上的房屋朝向至為重要,根據研究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傳統住居選擇泛南方的座向,少數有朝西北向,極力避免正沖寒風的東北座向。此為納入冬日陽光角度(夏季烈日的出落軌跡偏北)和避風(冬季東北季風)的重點考量。

住居建築的構成實際上受到土地與經濟、使用與好惡、身份與社會、風水觀念等制約,尤以前兩項影響較大。在多丘陵地形的金門島上,由於歷史久遠,分家後易產生許多畸零的土地,促成許多原型之外的變形房子:不對稱的量體、出奇的路徑和小疊樓,以及防禦碉樓等型態。因為它們是多重限制之下的變化,往往是土地大小、地形、開口出入、主人使用好惡等課題協調之下,是為難能可貴的修正設計先例。

從原形到變形:六格式平面排列 。;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從小合院到間仔厝的平面演化;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家庭需求、地形與氣候
陳坑是明代以來的閩南巡檢司城聚落之一,因防禦需求而地處高丘,如今卻形成不同一般緩坡聚落的地形趣味。計畫之初,李先生領著我們穿過小巷弄,來到聚落中心的勘查,基地位於陳坑南方宗祠和金門日報社的路徑之間。因基地內二米高差的地形,三向存有鄰房,新建築將與西北邊鄰房緊貼,並得遵照地方自治條例下:距基地十米以內存有傳統建築時屋面需採用60%斜屋頂的限制。

空間計畫上,呼應著現代家庭的三代同堂居住行為。傳統住居有所謂「明堂暗房」的考量,意即生活分配上的長短時間與使用頻率,住家裡有著寬大明亮的待客與起居空間,略小且適用的房間。因而,我們考慮廳與房分離,以樓梯間作為串連,將房間均置於北側,藉北邊鄰房的屏障夏日的午後陽光,刻意將南方的陽光安排予起居空間和庭院。

原始基地照;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第一次量體提案;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量體與前側立面發展模型;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量體與後側巷弄關係模型;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寨子與大牆構築
寨子是指在山裡或者平原地帶的小山寨,村莊周圍建有柵欄、水路、山石或圍牆的村子,有易守難攻的特徵。另一方面,封甓或稱疊甓,是閩南傳統對大牆組砌的一種作法,封甓即類似斗子砌法,使磚組成盒子狀的外壁作法。我們以明代巡檢司城為設計起源,參考閩南一帶的歷史城寨後,比如崇武所、六鰲所等地的城門樓,與金門所的建造時期相當,皆有著外有石牆堡壘和內存磚紅封甓之城門樓意象。進一步地,我們揉合了這兩種歷史意象和地勢關係,稱它為「寨子房」。

金門山后的封甓大牆;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巡檢司城的發想;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寨子房」施工過程;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正面如城門樓的大牆入口;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磚紅大牆與銃眼的立面組合;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正面小廣場入口與台階;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立體合院
「寨子房」是一幢處於老聚落內的新式住宅,造形靈感來自於地方歷史的聯想,量體與質感企圖與鄰近老瓦屋、與路徑達成一種對照式的風貌。在量體上,特意產生一個右高左低的建築物,與地形之變對比,正面為東北側、對外堅壁堡壘,背面為西南、對內親切開敞。整體座向為倒L形配置,用來順應大環境季風,內部有適用的樓地板面積,可視為一處景觀式小住宅操作。

光與水的立體合院空間構成;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配置圖;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各層平面圖;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各向立面圖及剖面圖;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住宅的核心以一樓梯塔串聯幾處的半層空間--玄關、起居室、主臥室、後院--立體化延伸出每個空間交互的視覺感,家族關係可以在此處被環繞而聯繫著。一層的後側以採光天井和小型水院對應半地下的廚餐廳空間,為得是使此處成為自成一天地的休憩角落,亦可作為孝親房的活動延伸。主入口與起居室、後院的三處關係也因地形、朝向而有翻轉的狀態,呈現出簡單卻豐富的路徑體驗。然而,若來者是老朋友,亦可以自大門處轉身拾階而上,側身走過綠籬而從後院敲門。

入口玄關;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引導向上的樓梯井;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對樓梯塔的仰視;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斜面下客廳與木平台的延伸感;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斜面下客廳與木平台的延伸感;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樓梯塔對各個錯層空間之串聯和光影效果;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廚房外側的水院子;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水池施工圖;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建築的立面開口以長向開窗,主要作為截風入室的手段,避寒風、迎入夏季涼風,並呼應傳統直櫺窗之比例。三層的小孩房亦藏有一組木造的遊戲小城寨。在高丘之地起樓,蘊生了可眺望聚落外部的機會,結廬在人境,悠然見南山,由此屋頂平台可遠眺太武山麓,攜手登高望遠,頗具生活感的現代立體合院於焉誕生。

最末,我們從民居的生成規則的觀察分析,理解到同中求異、原變兼容的特徵,體會到因地制宜的活用策略。寨子房的設計,當然是企圖挑戰著一股乏味的東方形式操作,以及摒棄現代建築中的標準形象,不論是針對新建築和修繕設計上,亦即追問著「固守著僵化的原型」的認識是否展現了一種漠視的偏見和無知?


第二層主臥房書房區;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第二層主臥房;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第三層小孩房;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直櫺與槍眼組砌的陽台空間;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三樓露臺可見房間對外表情;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室內具延伸感的借景;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屋頂平台與斜屋頂;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南向客廳與木平台小庭院;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南向客廳與木平台小庭院;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遠方可視量體交疊關係;圖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基本資料
作品名稱:寨子房
作品地點:金門縣金湖鎮成功村(舊稱陳坑)
業 主:李佳發
主要用途:自然村專用區住宅
建築設計:里埕設計工坊+陳勝川建築師事務所
結 構:王儷燕結構技師事務所
水 電:宜興機電顧問有限公司
承包商/營造廠:現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參 與 者:李秀秀、張婉婷、容健浩、紀旻君
監 造:李秀秀、簡瑀儒

材 料
建 築:鋼筋混凝土、斗砌陶板磚、灰色陶磚、白灰砂漿、閩南瓦、不鏽鋼板
內 裝:石板地磚、大理石磁磚、馬賽克磁磚、柚木、柚木集成板、櫻桃木、南方松
景  觀:鐵木、花崗石、台北草、青楓、手工陶瓷

基地面積:152㎡
建築面積:73㎡
總樓地板面積:169㎡
造 價:860萬元
設計日期: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
工程日期: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
撰文、攝影、圖片提供:陳書毅

團隊簡介
里埕設計工坊(Leechen Studio)是一個專營景觀建築設計,研究傳統新造空間為職志的在地團隊。2010年創設於金門珠山村,由李秀秀、陳書毅二位老師共同帶領,2019年正式遷入後浦城區大街。期間並與地區青年成立「金門縣村復會」,展開藝文深耕的策動。山海和島嶼是家園,因故里埕設計以”鄉里與廣場”之意義合而為名。近年以投入閩南文化、環境共生為理想,持續著創作與實踐!

【延伸閱讀】
>陳書毅-表裡合一 方能引人入勝

>島嶼札記—金門合院的新生命

>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

>
陳書毅談「建築教育」-《金門設計教學筆記》

>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李秀秀-里院 金門現代民居初探


>里埕設計工坊陳書毅+李秀秀-2011~2014 金門四案

>林嘉慧建築師+里埕設計工坊作品─「歐厝海濱公廁」

>里埕設計工坊作品「我在二手書店立面改造」

【延伸資訊】
>里埕設計工坊 臉書粉絲頁
==========

圖文提供/里埕設計工坊 陳書毅
整  理/吳宜晏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作品導讀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里埕設計工坊陳書毅李秀秀金門建築寨子房住宅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