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二: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

By 欣建築2019/08/29
article cover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二: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攝影/邱佩儀

上午的議程主要呈現「國家鐵道博物館」願景與整體劃案的階段成果,並且藉此聽取專家學者與民眾的意見。下午則是延續著「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豐富扎實的議程,邀請各鐵道資源經營管理單位發表,進行第二場「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的議題,討論文化資源再利用策略。此項議題由王新衡助理教授(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林曉薇助理教授(中原大學建築系)、黃妙修處長(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洪曉聰組長(台糖公司土地開發處文資暨綜合經營組)與古庭維館長(舊打狗驛故事館)發表方針,以及邀請專家及大眾互相交流。

本次論壇紀錄將分為三篇,本篇記錄第二項「建構國家鐵道文化資源網絡」議題:林曉薇黃妙修洪曉聰三組發表、座談、Q&A與綜合討論。


林曉薇「工業遺產動態保存是一種持續性的文化溝通行動」
林曉薇助理教授(中原大學建築系)發表「如何以工業遺產之動態保存實踐社會溝通」的論述,從全球工業遺產保存趨勢之下觀察,分享其工業遺產核心價值的案例,包含:韓國浦頂鋼鐵集團POSCO(原生產功能)、中國鞍山鋼鐵集團博物館(原生產功能)、智利賽維爾銅礦城(部分生產)、紐蘭那克工業村(部分生產)、英國巴納文工業地景(轉化展示)、英國康瓦耳及西德文礦業地景(轉化展示)、瑞士福卡隘口鐵道(轉型營運)與澳洲昆士鐵路機廠博物館(轉型營運)。

林曉薇助理教授;攝影/邱佩儀

從林曉薇助理教授的不同案例中,可以察覺工業遺產保存的核心方法是場域、人、技術、物件的動態保存,透過核心價值維護及轉化、博物館典藏展示、教育傳達與跨域合作的四個策略,進而實踐社會溝通。藉此啟動社會溝通,讓更多人可以理解文化資產的價值,讓「社會溝通」的過程是有趣的。「讓文化資產維護成為全體國民的生活素養」林曉薇助理教授說道。

黃妙修「台灣國際外交名片」/走進百年林業歷史
黃妙修處長(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發表「蟄伏.蛻變:阿里山林業暨鐵道」經驗,從林業需求、經營移轉、觀光轉型、專責單位,以及致力於朝向文化資產保存方向邁進。於2018年7月1日成立「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也迎來百年林鐵與其相襯之專責管理機構;全世界第二個鐵路文化資產保存專責機構。

黃妙修處長;攝影/邱佩儀

除致力於阿里山林鐵安全維運,更著眼阿里山林業相關之文化,整合觀光、文化、生態及農業,活化鐵路沿線村落經濟;打造林業文化軸帶與生態觀光廊道。此次黃妙修處長分享「十字路社區」為例,展現林鐵跳脫往昔交通運輸層次,從生態、人文及產業等多面向切入,規劃整合林業文化與鐵道觀光帶動山村活絡,周邊產業也應運而生。

洪曉聰「糖廠技術扎根傳承」/連結產業歷史場域,再現文化地景
台糖公司的產業鐵道主以分佈中南部地區,因製糖業務萎縮停閉多數糖廠,進而轉型結合觀光休閒,包含:溪湖、虎尾、蒜頭蔗埕、新營、烏樹林、善化、橋頭等糖廠,投入文資保存轉型的國營企業。本次「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邀請洪曉聰組長(台糖公司土地開發處文資暨綜合經營組)代表台糖公司,發表其經驗及調查研究,分享不同的糖業文化資產類型與再現文化地景的實際案例。「重新發揮對台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重建在台灣人生活裡『溫暖的記憶與連結』。」洪曉聰組長說道。

洪曉聰組長;攝影/邱佩儀

Q&A 2
主持人王新衡助理教授(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總結「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第二項議題: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從林鐵與台鐵各方政府單位代表提供規劃建言,感受到在座長官對於大歷史(產業史)的重視。另外,關於地方的小歷史,必須藉由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協助及補足,讓無形文化資產不只有文化資產鐵道修復,透過無形的故事連結新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陳登欽主任秘書(文化部)帶領之下,已展開系列的社會行動,例如:假日工作坊或者研討會,藉由每次的社會行動形成良好的社會對話。「可從鐵道發掘台灣城鄉發展的密切關係;不斷地向在地做對話」王新衡助理教授說道

王新衡助理教授主持第二場「台灣鐵道文化資源座談交流」活動現場;攝影/邱佩儀

與談人古庭維館長(舊打狗驛故事館):
以自身的成長空間,雲林縣斗六市大崙車站開始述說起,由於糖廠的沒落,各地糖廠也逐漸關閉。然而,大崙車站糖廠的遺跡也不免遭受被夷為平地的命運,作為高爾夫球用地使用。「我們長大的空間逐漸被消失」古庭維館長說道。

古庭維館長提及,如今政府單位可以帶頭提倡保存意識與活化糖廠的使用,令人相當欣慰與敬佩。在此,請教各單位代表幾項問題。首先,請教洪組長關於技術層面的斷層,以及台鐵如何有效地管理志工組織。再來,關於阿里山林業與生態角度的部分,請教黃處長一項難題,到底可不可以走鐵軌,以及如何定義登山道路的危險。最後,回到林曉薇助理教授與大家分享許多社會溝通的國外案例,假如時間、空間與場域在台北機廠,請林老師是否可以與大眾分享依據台北機廠現況,如何可以發揮良好的社會溝通效果。

古庭維館長;攝影/邱佩儀

觀眾綜合提問:
「關於阿里山林鐵眠月線的安全疑慮,是否可以制定相關法則進行規範或者收取門票附加保險?關於台糖公司,請教台北的糖?文化園區租借問題,以及未來糖鐵博物館空間使用的可行性。」

觀眾提問;攝影/邱佩儀

林曉薇助理教授(中原大學建築系):
「對於如何將『社會溝通』變成一種常態型的機制,企業必須對自己的文化產業品牌有保存及管理的意識。進而,國家部門必須建立有形與虛擬的資訊溝通平台。另外,關於國際志工的制度建立與志工的工作內容項目提問,這些理念都需要透過因地制宜,持續不斷地討論與創造任何機會,並且擁有完整的制度與邏輯下,才可以釋放更多的權利。」

黃妙修處長(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先就軌道可不可以行走的問題,目前林務局同意,在未營運的路段或者車站附近的某一些範圍內,在經過人員的安全維護下是開放的。然而,就眠月線來說,前段鐵路處於營運中,因鐵道法則下可以行走。但針對後段鐵路不能行走問題,因921地震與颱風莫拉克影響,造成土壤持續崩塌顧慮與停駛造成一葉蘭自然保留區範圍的生存條件不利。目前對於復駛後段眠月線的問題,正進行兼顧生態、觀光及歷史文化等嚴謹的評估,希望把生態衝擊降至最低。」

同時,黃妙修處長補充說明國際志工問題,因國內的志工機制尚未成熟,但不等於志工專業度相對薄弱,需要透過完善的志工訓練、檢測與證照考取,並且徵召鐵路愛好者、工程類型的良材與國際志工。「未來阿里山鐵路會很勇敢的往這個方向走」黃妙修處長說道。

洪曉聰組長(台糖公司土地開發處文資暨綜合經營組):
「以『尊重』環境紋理及態度,規劃糖廠留下來的工業遺產,其發展各園區的特色。然而,在傳承的技術層面,需要有熱忱的民眾參與,透過鍋爐的訓練、學術科的考試、內燃機的測試與80小時隨車的訓練等。針對志工方面的訓練,確實目前相對弱,未來台糖也會朝著建置完整的志工模式前進。關於台北的糖?文化園區承租問題,目前還是維持評選招商模式進行。」

洪曉聰組長(圖左)與古庭維館長(圖右);攝影/邱佩儀

林曉薇助理教授(圖中);攝影/邱佩儀

黃妙修處長(圖右);圖片提供/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移動至交流論壇Part3

【國家鐵道博物館「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活動側記】
>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一:建構國家鐵道文化資源網絡

>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二: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

>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三:鐵道文化資源與觀眾經營

【延伸閱讀】
> 臺北機廠「北廠.北敞-鐵博公民星期日」共好共享,喚起社會關注

> 「拼火車:臺北機廠職工生活展」科技藝術混合實境,呈現「拼」生活的時代意義

> 打開臺灣鐵路的黑盒子/臺北機廠露天吊車臺概念設計展覽「機械時代的失物招領」

【延伸資訊】
> 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籌備中)官方網站

==========
圖片提供/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撰文、編輯/邱佩儀
攝 影/邱佩儀、吳宜晏
更多作品及活動訊息,請上【欣建築-建築再利用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台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國家鐵道博物館鐵道文化資源活化策略王新衡林曉薇黃妙修洪曉聰古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