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島嶼札記—迷宮王國 Geoffrey Bawa 可倫坡宅院

By 欣建築2019/03/08
article cover

進入大門後的主要廊道。

No.11, 33rd Lane, Bagatelle Road, Colombo 03.

建築師自宅往往是一種對理想世界的投射,也通常是經年的設計實驗場。筆者在大學時期初次看到這個透著古怪又曲折的院宅案例,僅透過文字說明,知道它是熱帶亞洲的現代建築先行者-杰佛瑞.巴瓦(Geoffrey Bawa)的城市自宅。但是由於年輕又缺乏生活經驗的比較,對於它呈現出風格混雜的狀態,為什麼它會長得如此這般,何以值得品味,卻苦於完全摸不著頭緒,自問「怎麼會有如此謎樣的作品!」

十幾年後有機會參與斯里蘭卡的建築旅行,方能專程入場體驗,親耳聆聽杰佛瑞.巴瓦基金會(Geoffrey Bawa Trust)和所有人的導覽,以及現場就平面圖資訊對比,回頭與文獻閱讀之下,稍能理解出它的意旨和樣貌。

11號宅院的位置分析。(改造時間序:紅-橙-綠。筆者改繪自簡介底圖)

第一層平房(bungalow,註1)有如迷宮般的平面構成,大抵是因為租賃、購入與陸續改造後產生累積,有時間性的堆砌和建築師逐年對熱帶設計實驗的推敲,從而意圖打破傳統格局,兼有融入西方文化的現代手法,一切的行動看來充滿了生活與機遇的況味,也有意地逐漸孕育出了一種讓人驚奇的、具斯里蘭卡現代民居風格。

四棟街屋由西起向東排列,原來北側作為連結第三戶租賃宅的小巷子,在Bawa完全擁有地產後,從原有的戶外廊道改成R.C.屋頂板下的室內走廊。它始於大車庫之後,成為了一條白色坑道,開始稍微曲折和上下,串起新的場域、弱化了分隔,之間卻也特意用了五處小型庭園天井(光井或含水景、植栽)來襯托這條路線。直到廊道尾端的採光水景前,陶製馬頭暗示著右轉的方向。接著,在進入主要的中央座位區空間後,你會理解到這是迷宮的中心、一處十字交匯,迴轉路徑上會經過幾處主要空間,主臥室則在右側門隱匿著。

主要廊道底的採光水景與藝術品。

四十年間這個房子經過不斷的改造,巴瓦的目的不難理解,是為了對應客戶所做的住宅設計關鍵嚐試,有著主題發展的、系列的衍生與變體設計。就以他對堅持「戶外是屬於熱帶的生活重點」的觀念上,產生出許多處模糊界線的遊戲:左一處採光天井和水池、右一扇大窗有光線漫入、之外有綠樹搖曳,再前頭則有格扇門半開,迎入了柔光和徐徐的涼風,就開始使人產生對於方向和感知的迷眩,再加上庭院常見的框景、對景、障景手法。又如對傳統斜屋簷的廣泛使用,雖然選擇上刻意與國際式樣的白色立方體潮流脫離,他真切理解到「在濕熱氣候下進行設計的建築師應該接受不可避免的腐爛和銅鏽,而不是去試圖實現不堪一擊的潔白。」但是另一方面,對於傳統屋頂形式能幫助實現現代主義的其他因素,比如開放式平面和室內外空間的自由流動,態度上是接納與多有發揮的。

值得一提的是,親身站在中央兩側的起居室裡,赤腳踩踏在磚石地板上,幽微陰暗中可以明顯感受到風的輪轉,有韻律地在空間流動,幾處天井空間正在呼吸著,從後院、餐廳,輕巧地橫移轉折過門邊,直接迎向半戶外的涼廊,而往上溢出水池天井。這次難忘地與房子一起律動的身體經驗,實在是奇妙無比。

筆者對南北向短剖面圖的補充。(左起:陶製馬頭和水景、起居室、天井及水池,中央的門通往餐廳。天井風的流動異常明顯)

接續著,沿著原路線回到走廊起始處,自白色曲線樓梯迴旋向上,出了塔樓,來到可遠眺的屋頂露臺。白色立面的高低量體是對科比意雪鐵龍住宅(Maison Citrohan)的模仿,由大衛.羅賓森(David Robson)教授編著的巴瓦作品全集內對它的整體評價是「將古老的和現代的,亞洲的和歐洲的各類建築,作為互補地共同建構成一個整體;錨固在土地上的迷宮般昏暗的建築,被立體主義樓閣帶來的無限冷酷感巧妙地提升了」。不論你是信也不信,它就如當代宣言式地站在那兒了,而且是愉悅的。雖然可惜的,從白色量體上已不見舊時可遠眺的西向海景,但轉身漫步於白色地板上,回望東邊雙坡式的陶瓦主屋頂和天井、外廊複雜的構成配置,一切即可豁然開朗。

三樓涼廊空間。

入口處的兩種太陽繪飾。

11號宅院內除了精巧的空間構成和巴瓦設計的經典家具,如印有(闊葉)葉形壓面的混凝土桌、木椅、金屬管桌椅之外,更有著許多藝術家好友們畫龍點睛的貢獻,數件精緻作品也產生了絕佳的效果,這些也多用在巴瓦眾多的旅館和私人住宅案子裡面。

藝術品的裝飾主題一直使得巴瓦的設計內容顯得非常有溫度感,好友和夥伴間的關係於此表露無疑。比如宅院入口處的兩個太陽圖飾創作,分別由拉基.森納那亞克(Laki Senanayke,註2)的玻璃畫白色太陽,和埃娜.德.席爾瓦(Ena de Silva,註3)的蠟染彩色太陽。走廊中央牆上的人物及貓頭鷹雕飾是拉基的招牌作品,他在坎德拉瑪旅館、太陽旅館裡也都設有幾件不凡的銅雕裝置。唐納德.佛蘭德(Donald Friend,註4)的門對彩繪以及幾個房間裡的繪畫。二樓的客房房門,是埃斯梅斯.拉漢姆(Ismeth Raheem,註5)精妙的金屬鑲嵌門扇。順理成章地,雙人組時期的巴瓦與合夥人丹麥建築師烏爾里克.普萊斯納(Ulrik Plesner)也會利用一切機會說服客戶購買好的繪畫和織品,並引導他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售後服務。

若以現代設計流行語來說明,一如巴瓦有著數代混血家族的背景(他甚至稱自己是"夾縫中的人")、前後名字是以英語和僧伽羅語聯合組成、擁有律師養成背景和建築師的職業,因此,稱他是位「天生的跨界設計達人」的說法並不為過。

無庸置疑地,在可倫坡33巷底這座複雜院宅的生成,已經實驗性地涵容了在地創作的建築、景觀和藝術的領域,在此自宅內交互融合、輝映著,而作為一個誠摯的到訪學習者,在南亞現代建築大師的自宅裡,當然也就只能完全地沉醉在這所謎樣王國之中,無法自已了。

2017年2月11日
寫於珠山里院

===================================

圖文轉載自/《金門設計教學筆記》作者:陳書毅,田園城市出版
編輯/ Florence Kao


【延伸行程】

大師巡禮》斯里蘭卡的BAWA建築世界、故居莊園、佛教文化、山區茶鄉、海岸古堡9日
https://goo.gl/1HR5Nx

《金門設計教學筆記》新書發表會 3/22報名截止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108

【延伸閱讀】
>陳書毅-表裡合一 方能引人入勝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8436-Leechen
>陳書毅談「建築教育」-《金門設計教學筆記》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0859-Leechen
>島嶼札記—測繪心中的菁桐坑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2521-Leechen
>島嶼札記—錦帶環抱的徽州聚落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2527-Leechen


【團隊簡介】

里埕設計工坊 Leechen Studio
里埕設計是一個具有景觀建築與文化研究性質的設計團隊,設立2010年的金門珠山聚落內,我們出自對於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長期關注、對地方美質的認同,為求設計出符合島嶼生活且感動人心的環境設計而努力。


陳書毅
金門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碩士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

李秀秀
里埕設計工坊負責人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兼任講師
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學部環境空間組學士

建築設計
.2017,我在二手書店立面改造

.2017,(+林嘉慧建築師)歐厝海濱公廁
.2014,金門「低碳金門厝及社區規劃」競圖入選:村衍舍
.2014,東珩蕭宅-太武山下的六口之家
.2013,(+水牛建築)金門縣政府工務處外牆節能與綠美化整建設計
.2011,里院:金門珠山35號傳統合院改建設計
.2011,福建省建築師公會主辦海峽建築新人獎第二屆獎盃及獎狀設計
.2010,(未執行)金門珠山村30號合院護龍修建設計
.2005,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空間改建設計
.2004,台北市建城120週年:古蹟紙模型、紙上遊戲設計

出版著作
.陳書毅,2019年1月,《金門設計教學筆記》,田園城市出版。

.陳書毅、李秀秀,2013年12月,《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金門縣政府出版。
.江柏煒、陳書毅、吳松德,2012年3月,《金門城鄉風貌維護參考手冊之規劃設計篇》,金門縣政府出版。

聯絡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erik.chen.50

金門設計教學筆記陳書毅里埕設計工坊李秀秀Geoffrey BawaNumber 11Geoffery Bawa’s HomeColombo建築旅行斯里蘭卡建築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