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建築達人][冨田匡俊]日本設計師的台灣「結」作-新瓦屋集會堂

By 欣旅遊BonVoyage2013/03/24
article cover

※ 導讀:記得上回有機會參觀一座列為古蹟的古厝,對建築一無所知的我,當天極慶幸有建築專家一同相伴。我默默跟在老師身旁亦步亦趨,聆聽她口中建築之美。原來,一趟旅程的深度,在經過專家用淺顯的言詞引導我們進入從未涉獵的領域後,即使我們瞭解的程度依然不及專家的千分之一,卻瞬間豐富了視覺以外的視野,那些建築也不再僅止維基百科和新聞介紹。圖片說明:位於竹北客家園區當中的新瓦屋一案。(攝影曾偉展)身為結構設計師,又具備有建築專業的養成背景,冨田匡俊認為,要透過建築理解並欣賞結構設,就是多多觀察建築體當中各個細部的結合方式。不論是異材質,如玻璃跟樑柱的銜接,或者不同角度上怎麼具有合理性且順暢接續的方法,這些小

※ 導讀:記得上回有機會參觀一座列為古蹟的古厝,對建築一無所知的我,當天極慶幸有建築專家一同相伴。我默默跟在老師身旁亦步亦趨,聆聽她口中建築之美。原來,一趟旅程的深度,在經過專家用淺顯的言詞引導我們進入從未涉獵的領域後,即使我們瞭解的程度依然不及專家的千分之一,卻瞬間豐富了視覺以外的視野,那些建築也不再僅止維基百科和新聞介紹。

圖片說明:位於竹北客家園區當中的新瓦屋一案。(攝影曾偉展)


身為結構設計師,又具備有建築專業的養成背景,冨田匡俊認為,要透過建築理解並欣賞結構設,就是多多觀察建築體當中各個細部的結合方式。

不論是異材質,如玻璃跟樑柱的銜接,或者不同角度上怎麼具有合理性且順暢接續的方法,這些小細節乍看微不足道,或者便宜行事的利用鋁合金便品帶過,其實往往花費建築師跟結構師最多精神去完成的心血結晶。

如果要透過實際的案例去說明結構設計的巧妙有趣,「新瓦屋集會堂」可以算是他個人在參與過程當中頗為喜歡的一個案例。這「新瓦屋集會堂」位於竹北高鐵站周邊的客家文化園區當中,是被規劃將要作為聚會場所之用,原本在建築師最初的構想中是希望可以營造出仿造自鳥巢般的模樣。

圖片說明:新瓦屋一案針對木結構的設想周全,是日本結構設計師富田匡俊認為是他所參與案例當中,完成度極高的一件作品。(攝影曾偉展)


最初,建築設計單位原以為這樣的結構是木構造無法完成的,一度想妥協運用鋼構造來達成,然而,冨田恰好被徵詢加入成為協力的團隊一員,在他解讀着建築師的想像之後,就覺得如果退而求其次的遷就用鋼構來完成,對於原始設計初衷太可惜。一來,以鋼構船打鳥巢的概念早在北京奧運時就已經有人做過了,再者,鋼構所帶來的龐大量感,理應不是在這個案子裡面所想要傳達的視覺效果。於是富田便建議,堅持用木作達成建築的概念,而且一定要找到木頭可以完成的結構工法。

冨田匡俊會在建築的領域當中選擇「結構設計」這條路去發展,跟自己先天性格上的務實面脫不了干系,即便不會嚷著「裝飾即是罪惡」的那樣偏執極端,卻不諱言自己最喜歡參與的仍是讓結構本身就已經構成建築天、地、壁的建築案,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讓結構的合理性跟邏輯性被清楚呈現,同時也說明了不是為了裝飾而裝飾、不是為了造成驚訝而作的自我堅持。

文字/葉穎 導讀彙編/Mandy Li


冨田匡俊@台灣結構設計的毀壞與重生《限量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