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TKU ARCHITECTURE DOCUMENT 2012 - 2013

By 欣建築2014/07/25
article cover

圖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在物質與意義的層面上,這本系刊是淡江建築系的建築教育『文件』,並期待著新的建築論述的產生。(2000,Millennium special issue,淡江建築系刊)

1994 年教育部授權各校自定必選修課,?動了新一波的課程改造計畫。淡江建築在當時任系主任的周家鵬教授的帶領下,透過系務會議共同決定了新的課程綱要,同時在無數次熱烈的系務會議的討論中,持續精進。除了設計課的垂直分工的整合機制之外,也將課程依據知識與技術系統分成不同的系列每一個系列由專任老師負責召集與討論,試行幾年之後,階段性的成果記錄在2002年「課程:建築專業的教育」一書的出版。2001 年淡江建築系刊開始使用以「Document」為名,在編輯上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十三年下來,已經成為一份重要的建築教育發展文件。作品集中累積的教學成果真實的記錄與呈現了這段時間中科技與社會轉變下,淡江建築系專兼任老師透過設計教學,累積了對於建築議題的探索與種種的努力。

基於過去所累積的教學經驗。本年度的作品集將持續嘗試關於建築教育的「文件」意識,提供清楚的設計教學構想的說明,也嘗試讓學生工作成果的說明性提高。這是一個起點,建立「設計教學」的行動研究,成為專兼任建築設計教學的經驗累積的平台。回應轉變的企圖,在系刊編輯小組的討論中,提出「關鍵字」與「索引」作為回應大一到大五設計與研究所的設計論文所展開多種議題的「星海羅盤」般的呈現方式。

建築設計課的齊備是淡江建築系維持教育水準的基礎,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專兼任老師是淡江建築系最大的教學能量。因此,除了教學成果的整理,我們也透過論壇來推動專兼任設計老師的交流,以維繫專兼任老師對於教學熱忱。在2013 年6 月即在校方支持下,舉辦了「崛起中的世界:建築新世代」(Global Emerging Voices:New Generation Architects)。邀請四位國外獲獎之年輕建築師與淡江建築專兼任設計老師共同思考與指導工作坊,發表當前建築創作與未來科技與社會關係的相關議題。

終究專業教育不是教條的提出,二十年的課程調整經驗,建築專業的變動性與累積性的重要,在既有有限的資源下,如何維持教育的投入與熱情才是當下教育工作的核心!這幾年,南京大學建築系二次與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建築系一次來淡江進行建築設計教育「PK 戰」,三場極為密切的建築教育交流,透過年級間一對一的建築設計教學經驗的對話,更讓我們看到淡江建築的身影,深刻體認陣地戰的重要。

--- 黃瑞茂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在吳永毅學長回系上系學會的「學建築,但不做建築」演講系列中,吳說:「當時在淡江有機會參加一些左翼的讀書會活動,我不是很投入,但是我後來留學回國就一直投入到工人運動中。我倒是希望可以聽聽我的同學林洲民如何講?當時他比我更投入,還幫一些左翼雜誌拍照片!為什麼這些年他這麼投入建築創作,還得了很多獎!」(吳永毅淡江演講,20130326)

這一段還未展開的經典對話!或許最接近在學校中「念建築」的經驗。到底建築教育給了我們什麼樣的訓練,讓我們可以在往後的真實社會戰場中各造就一片天!吳永毅與林洲民二位學長的成長經驗轉折的對話,在淡江建築的學習經驗中不是個別案例,這是關於建築教育的意義!「差異而精彩」讓我們看到教育的重要,建築教育的訓練到底帶給我們怎樣的能力,「回到學校」,淡江建築的學校生活開?了怎樣的個人的生活歷程!從這裡我們開始回顧淡江建築五十週年!


一、建築教育如何改變人!

在那個逐漸消滅貧窮、增加財富的1960 年代,即便政治的局面仍相對保守,經濟卻有明顯的起色,台灣陸續地在大學設立建築系。創系主任馬惕乾先生(196407-196711)從西南聯大回到清華大學,在土木系完成大學學位(目前清華土木系仍可以看到他的畢業證書,與研究所的肄業記錄),他協助淡江校園的最早的規劃,設計了英專路上來的克難坡與宮燈教室,並提出作為往後校園建築的圖案。繼任主任由工學院長擔任,也是土木背景的工學院院長張振中(196711-196906)兼任,設計台北體院建築。同時以自身經驗,帶給學生不同於既有經驗的啟發。這時期的老師有許多位是留學日本,高而潘與吳明修等建築師透過理論課引介了當時重要的「代謝論」,指導第四屆學生吳和甫與郭中端等位合作完成了「海底城」畢業設計。當時擔任郭茂林建築師辦公室主任的吳明修建築師,透過教學與實習工讀的機會?發了當時學生的設計思考。接著是劉明國建築師(196906-197107)接系主任,劉建築師是羅東四結教會的建築師。劉建築師留日期間在日本當代建築師池邊陽研究室從事「系統房屋」(systembuilding)的研究,他曾運用建築規劃預鑄住宅在日本贏得大獎,他在建築教育是以科學為基礎的「創造工學」傳統,重視系統性與原則性的思考。他在「大學建築教育的範疇及課程的構成」(1970)一文中提到:「宜從建築的體系—建築設計、建築生產、建築使用以及價值批判之關係—列出流程圖(flow chat)來,以明其完整的體系」。1972 年劉建築師雖然從主任退下,但在全體教授會議決議成立課程研究小組,擔任召集人,於1973 年公佈了新的實施方案。當時扮演台灣藝術界的推手的藝評家顧獻樑(197108-197307)受聘當淡江,出任建築系主任,正好接上一股鄉土文學運動,他將當時關注當下的廣泛藝術的意念帶進建築系,他關心建築界的文化復興課題,感嘆沒有自己的一部建築史作為學習建築的基礎。他所做的事情約略是當時台灣藝術發展的重要課題。當時,數學系李雙澤等人受到他的影響,他在淡江校園捲起了「唱我們的歌」運動。因為他對於建築熱愛,在幾年前,紀念活動時成立基金提供建築系學生獎學金。當年顧獻樑也邀請了楊英風開設雕塑課,水彩課則有藍蔭鼎與席德進老師。席德進老師對於台灣傳統建築的風貌的深刻記錄吸引了許多人遠到而來旁聽,李乾朗老師當時也從文化大學前來,受到影響,也種下了他對於臺灣傳統建築的視野,幾年後李乾朗老師回到淡江創風氣之先,開設「台灣建築史」,迄今仍是淡江建築系同學印象深刻的課程之一。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每每以沒有念建築系為憾事!在淡江建築第四期(1972)中,他提出「新建築三願」:

一、中國的
我們畢竟是中國人,根據考古家們最新的推算,中國的文明有少則五千年,多則一萬年的歷史,建築文化自然和文明同時生長。難道我們拋棄如此悠久豐富的傳統而不予發揚光大嗎?

二、台灣的
台灣是亞熱帶。我到東南亞去,尤其是經過馬來西亞和星加坡一帶,他們的新建築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相當反應本地亞熱帶或熱帶風光,這一點台灣沒有做到。

三、未來的
建築不但應該趕上時代,而且恐怕必須趕在時代之前,處處重重為未來的進步設想,靈活運用,如果勉強或浮表時髦,結果一定很快落在時代後面。

張建邦博士特別關心建築教育,也指出了建築的視野,1969 年成立「建築研究室」,邀集吳讓治教授等共同寫作,出版了「我國建築教育研究」(197007)一書。顧獻樑主任與林建業主任(197308-197507)也多次撰文討論大學建築教育的改革意見。一九七三年林建業主任提出了「淡江建築學系五年制課程標準之安台與擬定」。他認為「建築學基本是一種技術性的科學,經洗鍊及各種修養的滋潤而達到藝術境界的獨立體系」。在具體的課程上,強調結構工學的關鍵角色,將基本設計更名為造型藝術,加強認識現代建築,增設設計方法與生態學,並連結淡江電子計算機的資源,增加設備與師資。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王紀鯤建築師(197508-197807;198608-199207)二次擔任淡江建築系主任,任期最長。王老師接續之前初步建構的五年制教育,長期對於建築教育的投入,關心設計工作室的操作,以此爭取學校對於空間資源的重視,並且務實地提出設計課的改造構想。並且將他所發表建築教育的論文集結成二本書出版。

除了老師,這個時期的學生透過老師的引介邀稿、雜誌與書刊的閱讀,在系刊「淡江建築」翻譯各種新的建築論述,例如環境與開發的議題、大型社區的開發、都市計畫、設計方法與風土建築等等。淡水小鎮也透過了藝術概論等作業與攝影,成為建築學習的重要經驗。淡江建築學會以「像我們這樣的城市」為名發行了會刊(197802),在後現代與代謝論的譯稿後,「攝影與建築系」成為主題,介紹了卓別林、披頭、新聞攝影,他們說:「??建築就嚴肅多了。『使命感』使得我們必須如此嚴肅。我們只好將『多采多姿』作為對未來生活品質所要追求的項目之一。」1978 年的系展主題是以「未來的大台北」,結合了淡江張世典教授主持「淡江都市設計及環境規劃研究室」所完成的「台北市政建設整體性綜合規劃研究」(1977)與「台北市綜合發展計畫」(1978)二個計劃成果,提出了包括了信義計劃副都心、動物園遷建、陽明山風景特定區規劃、車站??等等基地的構想。

於是,白瑾建築師(197808-198007)接任系主任的時期,在課程活化與邀請了當時建築界的菁英來校評圖,建築設計的多樣化的環境議題,在評圖場合中造成風潮!白瑾主任在美國早期受到完整的都市設計教育,當時「環境意識」已成為世界重要建築學院的重要議題,回應對於臺灣都市特有的文化議題的關心,當時淡江首先開設「環境生態學」、「藝術概論」與完整的「都市設計」等等課程,台北這座城市提供了可以真實操作的對象,因此畢業設計也逐漸從早期的類型設計,轉變到對於都市建築與空間的議題,以及相關於像是歷史保存這樣的題目。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江建築持續參與了台北市主要的都市空間設計與規劃的研究,一直是淡江建築重要的經驗。建築師陳信樟(198008-198607)擔任主任期間,成立建築研究所,更提供了建教合作計畫,第十八屆畢業設計所完成的「圓山兒童活動中心」規劃設計在數年之後就依照同學的設計理念具體的實踐出來。

在淡江建築、建築研究所與都市設計及環境規劃研究室的轉變時期,王紀鯤教授再次擔任系主任,見證了淡江建築新的時代的來臨。上世紀的最後十年,在變動的外在世界,解嚴之後社會變動經驗中,實質條件的改變已經推動一個新的淡江建築系的產生。周家鵬主任(199208-199607)掌握了時機與學校的支持,在空間與學分數的調整下,一個新的學校狀態大幅度改變。新的系館在陳志梧老師帶著學生進行設計參與討論。也開始課程架構的重新整理。

之後,歷經林盛豐、鄭晃二、陳珍誠、吳光庭與賴怡成等教授擔任主任,淡江建築面對台灣建築發展的關鍵年代,也跨越了世紀的社會轉型的期待,逐漸發展出不同以往的教育框架,呈現多元教學方向,如一位評圖老師所言「每一個學校都約略有一個特色,但是淡江是多元的,而且每一個方向也都有一定的設計回應」。新的世紀已經過了前十年,淡江建築除了對於生態與社會永續的敏感與回應之外;資訊時代的數位化改變了設計思考,這十年在電腦輔助設計與設計教學的成果上,從讓每位同學可以使用,也開始也取得好的成就。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二、建築工厂!

「建築的力量不止在反應現實,同時也是去改造它!」(R, Hatch, 1990)

隨著老師的增加與師生關係的改變,相對應的建築系館的建置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起點。在工學館改建的過渡時期,建築系館被遷到「鐵皮屋」的臨時工寮中,等待一個新的系館的誕生。以「工寮元年」作為系展主題的學生而言,新的系館的想像似乎結合了許多的未來。因為工寮沒有大的集會空間,那一場全系師生參與討論的系館改建計劃是在「蛋捲廣場」上召開!它原本是一棟台灣早期校園中少見作為計算機主機的資訊大樓。在PC 開始成為普及的時刻,被改造成為建築系的系館使用。將工作室的學習氛圍擴大成為整棟系館(淡江唯三有系館的科系)的改造工作。

在我們以「建築工厂」的設計參與改造工作中,這是一座從事生產的所在,而不是被設計、被生產的物品,而是生產一群建築人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她們將以改造這個環境為任務。師生參與系館改造的主持人陳志梧教授在一篇未寫完的初稿中留下了這一段話:

「系館作為一種另類答案的提案,一個歸屬的空間,在生活中學習,在平等關係中學習。Khan 的樹下校園理論,同時藉此創造出系間的人際關係、認同與新的教學方式。提供一個可以累積使用者生活歷史的空間框架,讓建築物可以隨著時間成長。組織公共空間,而讓個人工作空間有自我管理、形塑及生產的權利(就如都市的公共空間生產一般)。開放式的空間生產,而不是造一個個人表現的瞬間紀念碑,然後在建造完成時就是凋零敗壞的開始。」(陳志梧,1993,對建築工廠改造的設計感言)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在條件下的空間生產的過程,生動地說明了建築教育的深刻意義。空間是教具,學校與城市的辯證關係,「建築工厂」可以視為學習發生的地方。建築工廠中處處可見日以繼夜的勞動,這是一個學習的場域,同時這個場域是被創造出來的。經由建築、都市與管理等機制,學校承載著促進質疑與學習的責任。

城市可以視為無價的學習資源,同時也是市民權利與智慧實踐的地方。不管是以淡水或是台北作為「建築工厂」所在的城市。在台灣從「工業城市」轉變到「創意」或是「服務」城市的歷程中,設計的領域擴大的,一種能力的養成,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啟動。當下的淡江建築系館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持續被改造著!資訊時代擴大的實存空間的意義,挑戰在於如何將資訊轉變成為知識。在空間的種種限制下,淡江建築系館不斷向外爭取空間的可能,逐漸形成的二棟建築之間的「玻璃屋」、「鐵皮屋」與「廊橋」將合體成為「數位工廠」實存場域,作為迎接下一個階段的淡江建築的空間註記。這個2013 年暑假的數個「以數位為名」的工作坊,架構了一個新的學習場域,「數位工廠」的建造不是硬體的擁有,而是一種師生密切互動與自主學習的新經驗,深深的成為推動空間建造的力量。

相對應的,在過去幾年城市空間中的參與實踐,關於「動手做」的實作機具的小型化,建築構築的工作可以不在傳統的「木工工廠」中,而是如何動用與結合社會的資源,將學生帶到真實的空間中,創生建築教育的設計實作場域!不管如何,淡江建築系館仍舊是「建築工厂」,日以繼夜的工作場所、一個設計平台,這裡是教室,學習發生的所在,也是城市,探索未來的機制!在這裡我們成為專業者,用手改造這個世界,也同時改變我們自己!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三、「像我們這樣的城市!」

1981 年我成為淡江建築的一員,收到淡江建築系學會寄給我的資料,那信封袋上印著「像我們這樣的城市!」至今仍在心中迴響!在整理系史寫作的資料時,我才第一次看到了這幾本會刊!我才知道……

在回顧了淡江建築前三十年的「風雲際會」中諸位老師替我們所建構的淡江建築學院。其次,在以「建築工廠」作為描述設計的專業養成所,體認建築設計者的生產過程中「空間」的關鍵性角色。最後,引用1978 年系學會會刊的一個構想—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因為關於淡江建築的故事正上場!

「系展合照計劃草案」

請謹記像我們這樣的城市,永遠永遠。

就在這個時刻,1978 年年初,淡水。我們所有從1978 級到1982 級的建築系學生有三百零六人,其中男生280 名,女生26 名。

系?得像一個家一樣,要替這個家的合照找一個地方並不太容易。三月七日是一個假設的日期,開學後,系?的公告欄會有這麼一張海報:

『三月七日請大家起個早準時到學校來上設計課。我們打算在上午九點及下午兩點分別在動力工程館前及文學館前集合照團體照。』

想想看,我們要照三百零六個人的團體照。

圖片提供/淡江大學建築系

這是1978 年系展我們的第一件作品,每張照片我們放成像牆壁那麼大。

到了1980 年,我們下一次系展,請謹記曾經像我們這樣的城市。

男生請擦亮你的皮鞋,女生請梳好妳的頭髮,
我們所有的老師也請穿上你們最體面的衣服。

挑文學館和動力工程館的動機是讓照相的人分別在文學館動力工程館六樓和四樓的高度往下照,我們不打算控制三百個人的密度和隊型,只是換用幾個標準、望遠、廣角鏡頭不停的照,沖出看片後再挑選。上次系展放的大照片是用六度的底片,這次照的是人像,不適合再用這種片子。

打算採用三十二度和一百度兩種試試看,底片用六乘六的可能性較大。

我們打算替所有的老師照幾張,我們把這叫做「1978 年淡水的風雲際會」,我們在停車場照,請老師把車依次停好。我們在評圖教室照,每個老師請帶上你們嚴肅的面孔凝視我們1978 年淡水的風雲際會,在像我們這樣的城市?。

所有的照片再也沒有比生活照更能激起人們的激情了。淡江建築系會一直辦下去,甚至過了2001 年以後,不用等到2001 年,到1984 年,我們後兩次的系展,沒有人記得我們。這?,1978 的人全走了,我們得將我們的風範膏存在照片?,將我們的激情留到2001 年像我們這樣的城市?。(林洲民,1978)

今年淡江建築系辦桌,記得來參加,給我們請吃辦桌歐!

畢業設計畢業設計展淡江大學建築系淡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