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從未被發現的歲月盡頭 四個深藏在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遺跡


圖片說明:梅蘭加爾古堡高聳於城鎮中的山頂之上,易守難攻。(圖片來源:123RF)
西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迅速展開,不僅有良好城市設計,更具備文字系統,然而至今無人知曉,800年後他們如何消失於世......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 梅蘭加爾古堡 Mehrangarh Fort
建於1460 年代的梅蘭加爾,在久德普爾這座終年豔陽高照的藍色城市裡,彷彿一座聳立在雲端的天空之城,非常顯眼,光是基底即高於城鎮125公尺,並築有高達36公尺的城牆,可謂易守難攻,能妥善保護其免受戰火的襲擊,據說至今仍未打過一場敗仗,屹立這片土地逾500年的時光。

圖片說明:城堡為久德浦爾的著名地標,獨立於山頂之上,易守難攻,有著從未嘗過敗績的完美歷史。(圖片來源:123RF)
順著長坡緩步走進城內,後代不斷擴大的防禦工事,讓城堡如今有7 道厚重的城門,包括慶祝1707年勝利的法德門(Fateh Pol)、曼辛格大公建於1806年的勝利門(Jai Pol)、城堡最後的防守關卡鐵門(Loha Pol),以及昔日陪葬國王的妻妾們留在門上的手印浮雕,且為讓敵方攻擊減緩,城門前都刻意設計成直角,能有效削減大象的衝擊。城內具備濃郁拉傑普特風情的宮殿多已改為博物館,展示著大量與蒙兀兒帝國相關的繪畫、象輦、織品。
圖片說明:從城堡中可以一覽久德普爾藍色城市的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C授權作者Antoine Taveneaux)
最古老的佛教建築群 桑吉佛教遺跡 Sanchi最初在西元前200年由孔雀王朝阿育王,為安置佛陀神聖的舍利所建的桑吉佛教遺跡,歷經後續王朝的擴建與維護,建築群現存有50座佛塔、塔門、巨型石柱、寺院等,一直到12世紀佛教於印度式微前,都是東南亞一帶人們的信仰聖地。而作為一個歷史的巨印,桑吉所留下來的雕刻作品,深刻影響著後期印度藝術風格,也讓後世人們從中認識到古印度時期的文化。其中環繞在桑吉大塔的4座塔門,更是早期「無佛像時期」的經典代表,在這些石雕上,佛陀從未被描繪成人物,藝術家們透過符號,包括有佛塔、金鋼座、法輪、足印、經行石等來表現對於佛陀的崇仰與其相關之生平事蹟。此外,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週日,成千上萬的佛教僧侶特地趕往桑吉,也只有在這一天,寺院會打開內殿,恭請出舍利弗與摩訶目犍連(佛陀兩大弟子)的舍利遺骨供世人瞻仰。

圖片說明:佛塔周邊有4座石門融合了希臘建築與雕刻藝術,非常的繁華富麗。(圖片來源:123RF)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Wikimedia CC授權作者Vijay Tiwari)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Wikimedia CC授權作者Vijay Tiwari)
老虎藏身的千年石窟 阿旃陀石窟 Ajanta Caves印度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擁有許多古印度所遺留下來佛教遺跡,位於奧蘭卡巴北部約2個小時車程的阿旃陀石窟,建立於一處馬蹄形溪谷的懸崖上。從西元前200年開始鑿造的阿旃陀,前後經歷近千年的歲月,共計有29座不同大小與功用的石窟,橫跨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時期,於1819年英國軍官打獵時,跟蹤一頭老虎所重新發現,英國人卻將其稱之為洞窟寺廟,但根據後續考察與歷史文物,這裡石窟多以修道場為由進行開鑿,通常是一間無柱的大廳,以及幾間簡樸居住的小室,最鼎盛時曾有數百名僧侶在此修行。

圖片說明:阿旃陀石窟並非佛寺,而比較類似修行的道場。(圖片來源:123RF)
這批經過大乘佛教洗禮後的石窟,又以1、2、16、17號最具代表性,很多畫作都在講述釋迦牟尼今世開悟之前,轉世修行的故事情景,擁有堪稱為古印度藝術經典的壁畫與雕刻,尤以1號窟於6世紀所畫的手執蓮花觀音像,便因為其手勢、優美的姿態和眼神所表現出的情感張力,最受後人推崇。
圖片說明:石窟鑿在馬蹄灣型的河口上方,曾被隱藏近千年。(圖片來源:123RF)

圖片說明:除了各國的觀光客外,阿旃陀石窟也吸引著許多印度各地的人們前來。(圖片來源:123RF)

圖片說明:蓮花手菩薩壁畫是人們造訪此處必看的重點。(圖片來源:123RF)
不該被發現的古老傳說 摩亨佐達羅 Mohenjo Daro
遲至1922年才被考古學家發現的摩亨佐達羅屬於印度河流域最早期的古文明,與北部哈拉巴一起被稱為「哈拉巴文化」。這座歷史超過4,000的城市落於現今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當時擁有高度的文明,不僅曾創造出具有獨特結構的文字,也搭配著圖形與符號刻畫於包括銅、玉等不同材質的印章上,至今仍未被成功解讀,加上陸續出土的各項精湛的手工藝品,可想見當時工匠技巧的高明。如此高明的技藝,城市的繁榮更可想見一番,居民多達3.5萬人的古城為一座精心規畫的城市,街道布局十分整齊,東西縱橫相交,基礎建設更是優秀。城內布滿大小不一的住宅,有些還設置廚房及浴室,市中心更設有大型公共澡堂,具備良好的排水系統,展現當時對於衛生整潔的重視。只可惜由於風化對於出土物體結構的嚴重破壞,導致此遺跡自1965年起即中斷挖掘,如今參觀時僅能進入部分出土的街道以及一座小而精美的博物館。

圖片說明:如今造訪時僅能在部分出土的街頭上行走,以及參觀小而精美的博物館。(圖片來源:Wikimedia CC授權作者Saqib Qayyum)

圖片說明:由於古城出土後風化情況嚴重,巴基斯坦當局於1965年即宣布暫停開挖。(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Benny Lin)

圖片說明:出土的陶器與印章有許多動物的造型,而文字至今還沒有辦法解讀。(圖片來源:Wikimedia CC授權作者Soban)
印度旅遊小指南
1. 印度簽證目前1 年多次入境觀光簽費用為新台幣3,300 元。
2. 印度最適合旅行的季節為11∼翌年2月,不過需注意日夜溫差,之後天氣會轉為乾燥且高達50度的高溫,盡量避開中午時間在外活動,6∼10月則迎來雨季,較不適合前往。
3. 交通方面建議先行規畫大概路線,並前往主要大城市火車站的外國人購票專區一次購買車票。搭乘計程車務必確定計費方式,並自行提取重要行李。
4. 巴基斯坦簽證需取得當地人民或公司提供的邀請函,再前往香港或新加坡的領事館填表申請,或交由旅行社代辦。

圖片說明:每個石窟大小不一,有的簡單有的富麗,也有整尊臥佛的雕刻。(圖片來源:123RF)
TEXT│劉柏君

圖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