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空間母語建築學校 第二話 淡水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By 欣建築2014/03/28
article cover

撰文、攝影 / 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2013年12月29日,寒風凜冽的午後,駐足於淡水埔頂地區,今天走讀的起點,從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開始。

不同於圓山別莊單體建築的探討,李乾朗教授開頭揭示建築與人及社會的關係:沿「坡」而建的民居,碼頭-倉庫洋行-住宅-學校-墓地層層分布,形成特有的淡水城市天空線,有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在此留下的足跡,而移居的漢人也為這座城建構紋理…猶如穿越時間的黑洞,思緒翱翔在李乾朗教授口述的淡水地景空間:這裡曾是殖民時期拓展海外貿易的軍事防禦據點,也是詩人畫家筆下的美景寫照,跟隨著老師的引導,淡水的文化地景開始在腦海中羅列交織著…

眼下兩層樓高的英國領事官邸帶有19世紀維多利亞建築風格,以紅磚構築而成,展現紅磚色澤美感及灰縫的專業砌法!

主要建材選用廈門的清水紅磚及淡水當地的觀音山石,並引進浪型鐵拱(Corrugates-Iron Arches) 作為一、二樓東西迴廊間的結構系統,堪稱是當時最先進且具防火功能的樓板構造技術。官邸擁有大片草坪,正立面以雙柱強化入口意象,雙柱牆面上的12組紋飾浮雕,是由磚雕師傅在牆面砌建完成後直接雕刻而成,「VR1891」的磚雕花紋,VR字樣潛藏著時代印記,讀出建築物落成時間,見證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風雲變遷。從史料考證中得知,這座由英國工務局上海事務所規劃而成的殖民流行式樣建築,總共分為三個階段建成,1880年代一樓起造完成,而後1891-1905年期間各別增建二樓及迴廊,魔鬼藏在細節中,正立面的綠色水管隱約透露出增建的分野,兩側厚實的柱體悄悄留下宅邸延伸的痕跡。


『廊道在中間、房間擺兩邊』,李乾朗教授的十字口訣道盡官邸室內的空間佈局,平面四周分布房間,走道則設計於屋內中間,光線自然流瀉進每間房,豐富了空間的居住層次。上下層空間的移動仰賴入口處與廊道後端個別設置的樓梯,主僕有別的使用關係也從設計的華美程度呼之欲出!



繞過官邸右翼來到真理大學校園,沿著校園小徑慢慢走近兩棟磚造建築,比鄰而立的紅色量體,分別是完成於1906及1909年的姑娘樓(左圖)與牧師樓(右圖),由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 為當時來台的男女傳教士所設計的宿舍,少了浮雕與飛簷裝飾細節,宛若是英國領事館典雅裝扮的原型初胚!


迥異於傳教士的紅磚建築,帶有南歐地中海風情的白灰泥牆建築,是1882年時所建的馬偕博士故居,三面迴廊並在屋頂設置老虎窗,讓室內不受限於中央廊道的格局,任由「風」「光」自由流動。三面向觀音石台階、唭哩岸石壁材,熱愛台灣風土的馬偕博士,在自宅上多選用台灣建材,並在增建的讀書樓收藏台灣文物,藏品甚豐,可說是台灣第一座私人博物館。


洋樓行動教室在近十度低溫的淡水展開第二堂課,從拱圈向外眺望淡水河口,觀音山景致映入眼簾,在暖心的洋樓美景陪伴下,著實有令人暫時忘卻寒冷的魔力呢!






淡水洋樓影音學習教室

I.洋樓學習 第二講 淡水紅毛城 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建築解析篇)



II.洋樓學習 第二講 淡水紅毛城 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地域發展篇)




*附註:影片引用紅毛城寫真 倪茂清攝

[延伸活動]
台灣洋樓學習團 / 肆月 大台中 <看見閩洋建築>

時間:4/19(六) 4/19(六) 10:00-17:00
參訪地點:后里張天機宅。大安黃宅。清水?園。外埔許宅
解說老師:黃俊銘教授(中原大學建築系所) ╳ 俞怡萍老師(黃俊銘教授研究室)
主辦單位: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
媒體協力:欣建築
報名及活動資訊: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qoIouXrXhJeg8pf-FMn3CwxlAvYUv7msmReMPYeCZCk/viewform

[延伸資訊]

財團法人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kjmu.foundation

空間母語洋樓學習洋樓淡水紅毛城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