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嬉皮維基百科】史上第一場搖滾音樂祭─Monterey Pop Festival

By 欣音樂2014/03/18
article cover

1967年6月16日,加州蒙特瑞郡立露天廣場舉辦了史上第一場「戶外大型搖滾音樂祭」:Monterey Pop。演出的場地只能容納7,000人,在一夜之間卻湧入8,500人。這場一連三天的音樂祭,是Jimi Hendrix、the Who、Ravi Shankar在美國的首次大型演出,也初次向美國大多數的白人主流觀眾介紹了Janis Joplin、Otis Redding等搖滾樂。「Monterey Pop」為1967舊金山次文化大地震「 Summer of Love」開了響亮的第一槍,其後「搖滾音樂祭」成了嬉皮世代青年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聚會形式,一周後Mount Tamalpais、Fantas

1967年6月16日,加州蒙特瑞郡立露天廣場舉辦了史上第一場「戶外大型搖滾音樂祭」:Monterey Pop。演出的場地只能容納7,000人,在一夜之間卻湧入8,500人。這場一連三天的音樂祭,是Jimi Hendrix、the Who、Ravi Shankar在美國的首次大型演出,也初次向美國大多數的白人主流觀眾介紹了Janis Joplin、Otis Redding等搖滾樂。
「Monterey Pop」為1967舊金山次文化大地震「 Summer of Love」開了響亮的第一槍,其後「搖滾音樂祭」成了嬉皮世代青年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聚會形式,一周後Mount Tamalpais、Fantasy Fair Festival、Magic Mountain Music Festival陸續舉辦,成為許多大型搖滾音樂祭舉行及宣傳的模板,尤其是兩年之後的Woodstock音樂祭。

圖片說明:Monterey Pop Fesival 海報。


策展人Lou Adler、John Phillips(The Mamas & the Papas)、Alan Pariser(製作人)及Derek Taylor(公關)花了七週籌辦這場音樂祭,這個場地長久以來是Monterey Jazz Festival和Monterey Folk Festival舉辦的場地,他們認為「音樂祭」許是一個使搖滾樂正名為「藝術形式」的好方法,一如爵士與民謠,受到大眾認可,沒想到獲得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大成功。

音樂祭的售票所得全數捐給慈善單位,artists全數義演,除了Ravi Shankar(印度西塔琴大師,Om~~~)拿到三千塊美金以外。(他彈了一整個下午,西塔琴弦又比較多條啦,我就原諒他好了)。 Country Joe and the Fish鄉下喬和魚獲得5,000元美金的酬勞,但並非音樂祭所得,而是來自名導演D.A. Pennebaker為Monterey Pop Festival所拍攝的珍貴紀錄片。

圖片說明:《Monterey Pop》紀錄片宣傳海報。


策展人Lou Adler憶道,我們的理念是「提供所有最好的,包括音響器材、食宿設備、交通運輸(或許包括品質優良的藥物),這些藝人在Monterey以前從來沒有享有過的服務。」由於考量到觀眾有可能會有「用藥過量」的問題,我們在場內還設立醫療救援服務,我們不希望有人惹上麻煩或需要幫忙時無法得到適當的照料,更不希望他們影響到其他觀眾或表演。「我們的警衛跟Monterey郡的警方合作,當地的執法單位從來沒想過他們會喜歡跟這些進場參加音樂祭的人們接觸,他們沒想到「音樂、愛與花」的力量會如此強大,強大到他們甚至允許花童們在自己身上繫上花和彩帶。

另外,Monterey Pop自豪的是他們首開從英美各地邀請到像The Mamas and the Papas、Simon & Garfunkel、The Byrds...,等等強大的卡司到音樂祭上演出的先河。

這邊就簡單跟大家整理一下Monterey耀眼的演出名單。
1. Jefferson Airplane,此時他們已推出兩張成功的單曲,是Monterey的大賣點。

2. The Who,兩個月前才結束在紐約演出,但Monterey Pop才是他們正式進入美國主流市場的重大時刻。為了省海運的費用,他們沒能運來他們一直以來慣用火力強大的Sound City音箱,而租借了Vox音箱,在唱〈My Generation〉結尾時,吉他手Pete Townshend把他的吉他砸爛,觀眾陷入瘋狂,音箱後面爆出火花,現場工作人員嚇壞了趕緊跑上台想拯救昂貴的麥克風,結果鼓手Keith Moon在大結尾時故意把鼓組踹破,成為整個表演的最高潮。這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據說The Who擲銅板贏了Jimi Hendrix才得以排在他之前演出。因為Pete Townshend和Jimi兩人都不想被排在彼此的後面,而且都計畫要砸爛設備。(就是先砸先贏的意思...)

圖片說明:The Who吉他手Pete Townshend在演出尾聲將吉他砸爛。



▲The Who - My Generation(Live at Monterey Pop Festival 1967)
(案:03:21那一踢真的超有力的!)

3. 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
Jimi Hendrix在Monterey Pop演出最後以令人驚艷從未呈現過版本的〈Wild Thing〉作結,他跪倒在吉他上,將點燃起火的液體淋灑其上,高高地將之舉起狠狠地砸下,重重的七次,然後不回頭也似地將它擲向觀眾。此舉令Jimi Hendrix在美國迅速地受到矚目(他雖是西雅圖人,但走紅於英國,在美國尚未具知名度),這前所未見、如雷貫耳、狂野放肆的吉他聲響也震撼了美國觀眾的心。

4. Janis Joplin

Monterey Pop也是Janis Joplin最早的幾場大型重要演出之一,彼時她是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 Company/大哥控股公司的女主唱。Joplin的加入為樂團撩撥起一股騷動躁進的氣氛、給了歌曲不一樣的詮釋和生命力,從未有白人女性用這種撕肝裂膽、痛徹心扉、扯著心揪著肺的方式,這樣誠實又哀傷不須刻意複製模仿黑人來唱藍調,哥倫比亞唱片在Monterey Pop舉行之後立即與他們簽下一紙合約。當時Janis還僅是個24歲的小姑娘兒,真不知從何而來如此排山倒海的哀傷,兩年後她27歲短暫的生命便與世界告別。

▲Janis Joplin - Ball & Chain (Live at Monterey Pop Festival 1967)

5. Otis Redding
Redding當時的經紀人Jerry Wexler認為音樂祭是可以打開Otis Redding知名度的大好機會,所以極力爭取演出。除了在Whisky a Go Go的幾場演出之外,Redding幾乎只有在黑人族群面前表演過。但Redding與觀眾間的互動比起其他團體來得好(紀錄片中,演唱了〈Respect〉及〈Satisfaction〉),均得到群眾熱情的回應,可惜這是年僅26歲的他生命中最後一場大型演出,還尚未好好品嘗成名滋味的Otis Redding在六個月之後的一場飛安意外中墜機身亡,一顆光芒乍現的黑色搖滾新星就此殞落。

▲Otis Redding -  Live at the Monterey 1967

6. Ravi Shankar
Monterey Pop另外還向美國人介紹了印度西塔琴大師Ravi Shankar/拉維香卡,他在音樂節上足足演出了四個小時,紀錄片中以此作結,同時也向新一代的樂
迷介紹這位來自東方的藝術家。

圖片說明:Ravi Shankar at Monterey Pop Festival


7. The Mamas & the Papas
The Mamas & the Papas在Monterey Pop做了壓軸演出,樂團成員John Phillips協助籌辦了Monterey Pop,他同時也為Scott McKenzie寫了愛之夏主題曲(San Francisco),唱了他們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如〈Monday, Monday〉、〈California Dreamin'〉。

▲The Mamas & the Papas - California Dreamin' (Live at Monterey Pop Festival 1967)

取消或放鳥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幾組藝人因為某些特別的因素取消演出。

1. The Beach Boys
The Beach Boys本被安排要在活動尾聲當作頭牌壓軸演出,但由於當時大大小小的糾紛使得他們取消演出,Carl Wilson(吉他手)正因拒絕越戰徵兵而與政府當局結下樑子,主唱Brian Wilson(Carl的哥哥)也因嚴重的憂鬱症無法上台演出(他自1964年末就未曾再與樂團一起演出過),預計發行一張相當犀利激進的專輯《Smile》計畫也胎死腹中,這些舊的素材無法拿來在音樂祭上演出。這次取消事件嚴重地使他們在美國的聲譽和支持度下滑,他們出了一張專輯《Smiley Smile》來代替之前《Smile》,但在排行榜上出師不利,成績奇慘無比。

2. Beatles的媒體公關Derek Taylor對外宣稱他們會在Monterey Pop演出,但披頭四否認了這份聲明。從《Rubber Soul》開始,他們的音樂變得非常複雜很難用單純用樂器在現場演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Paul McCartney的遊說,主辦單位找來The Who和Jimi Hendrix在音樂祭上演出。

3.The Kinks
受到邀請,卻因為跟美國的音樂工會有過嚴重的衝突,而使得他們無法拿到工作許可入境美國。

4. Donovan因1966年持禁藥被捕被進入境美國。

5. Dionne Warwick and The Impressions曾經出現在早先公布的海報上,但因跟在Fairmont Hotel的檔期有所衝突,飯店方又不願意讓她同時到其他場地演出,若是取消飯店的演出對她的演藝事業預計會有不太好的影響。

6. Rolling Stones的吉他手Brian Jones在Jimi Hendrix演出時同台的畫面亦是Monterey Pop的經典,Rolling Stones曾短暫被列入受邀名單,但因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s持有藥物被逮捕而無法拿到美國工作簽證。

7. 主辦單位同時也邀請了幾位Motown(摩城唱片)旗下藝人,甚至在音樂祭上安排他們專屬的攤位,但Berry Gordy(Motown創辦人)拒絕讓他的藝人於
Monterey曝光。

8. The Doors未能在Monterey Pop上演出因為一個很瞎的理由,主辦單位忘記邀請他們了...QQ...鼓手John Densmore在他的書《Riders on the Storm》中提到:「The Doors未能受邀演出是因為我們的音樂並未表達當時所宣揚的『愛與和平』的理念。」

9. 根據Eric Clapton的說法,Cream並未參加是因為經紀人想讓他們以更銳不可擋的姿態登陸美國,但後來主辦單位不小心透漏了Cream從來就不在受邀名單中。

作家Rusty DeSoto提出流行音樂史總是低估了Moterey Pop的重要性,而把焦點集中在兩年後「規模更大、規格更高、更加頹廢」的Woodstock音樂祭上,他寫道:「Moterey Pop是游在前端的精子,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搖滾音樂祭,許多樂團的首次演出影響了流行文化,從此改寫改寫了搖滾音樂史。加州蒙特瑞郡立露天廣場歷年來舉辦的多是民謠、爵士、藍調音樂節,但在6/16~6/18的這個週末首次向世人展示了搖滾樂,開啟了許多音樂人的職業生涯,使許多人一夜成了萬世巨星,包括Janis Joplin、Laura Nyro、Canned Heat、Otis Redding、Steve Miller及印度西塔琴大師Ravi Shankar。

Monterey也是首個結合了美國幾個音樂中心包括L.A、Chicago、Memphis及New York等大城一起合辦的大型活動,這也是這些大牌樂團首次有機會面對面,對灣區和L.A的樂團更是格外重要的一個契機,當時兩地的樂團相互猜疑對立,吉他大神Frank Zappa(L.A.代表)也毫不掩飾他對舊金山灣區樂團的低評價,直到此刻這些猜疑開始釐清,Jefferson Airplane的Paul Kantner說:「舊金山預示著自由解放的開始。」

Monterey同時也象徵著英國音樂禁衛軍的交接,The Beatles及Stones的缺席,英國代表順理成章成了The Who和The Animals,Brian Jones飄飄現身於群眾中,並且在Jimi Hendrix表演時短暫出現在台上。兩年後當Stones正式走紅時,Brian已經死了,而Beatles也不再作巡迴演出(1966年他們在舊金山Candlestick是最後一場),此時The Who後起直追,成了英國巡迴世界的頭牌樂團。

圖片說明:左為Brian Jones,右為Jimi Hendrix。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nterey Pop創新的音響系統,是由知名錄音工程師Abe Jacob所設計打造,早期他幫許多舊金山的樂團作現場錄音,並且為美國一流的劇場設計音響,Jacob所設計開創性的音響系統,成了之後所有大型現場音響系統的設計藍本和先驅,這是音樂祭成功的關鍵之一,也令artists們十分讚賞,在紀錄片中可以清楚地聽見David Crosby在Byrds開始試音時對團員Chris Hillman說:「音響系統實在太棒了!」而Chip Monck設計的燈光則吸引了Woodstock主辦單位的目光。

電子音樂先驅Paul Beaver和Bernie Krause在音樂祭上自己的攤位展示了由Robert Moog研發新的電子音樂合成器,他倆曾花了很多時間在好萊塢推廣電子合成器但徒勞無功。Monterey之後,The Doors、The Byrds、The Rolling Stones、Simon & Garfunkel都紛紛採表示對這個新玩意兒感興趣,很快地打入了主流商業市場,Beaver成了演唱會爭相邀請的合作對象,也為他倆贏得與華納的一紙合約。

圖片說明:左為Paul Beaver,右為Bernie Kraus。



Eric Burdon and the Animals同年在他們的暢銷單曲〈Monterey〉中提及:the Byrds的〈Renaissance Fair〉歌詞("I think that maybe I'm dreamin'"),並提到Byrds、Jefferson Airplane、Ravi Shankar、Jimi Hendrix、the Who、Grateful Dead以及Brian Jones ("His Majesty Prince Jones smiled as he moved among the crowd"),也模仿這些樂手的演奏風格。

▲Eric Burdon and the Animals - Monterey

大導演D.A. Pennebaker為音樂祭拍了一支同名的紀錄片,使用的是16釐米小型可攜式「石英同步」(crystal-sync)攝影機,可與收音系統同步,底片則採用柯達伊士曼(Eastman Kodak)新出產的 16釐米 Ektachrome 100 ASA原色重現,可在夜間感光,才得以呈現音樂祭的夜晚實況,聲音則由Wally Heider行動錄音室以八軌錄音,其中一軌與攝影機同步,但「死之華」認為此支影片太商業而拒絕露臉。此片在全國戲院的播放更造就了Monterey神話般的地位,很快地助長了這些「音樂祭愛好者」自我身分的認同和聚眾聲勢,迫不及待想參加下一場音樂祭, 並且誘使更多的企業家投入音樂祭的舉辦。

圖片說明:紀錄片《Monterey Pop》Title


現場的錄音成為許多專輯的素材,包括Otis Redding、Jimi Hendrix、Grateful Dead、Jefferson Airplane、Ravi Shankar...等人。 1992年發行了一張四片裝CD,集結了各家版本且有大部分樂團和從舞台不同角度錄到的演出。

自此,音樂祭成為搖滾樂、流行文化新的載具,兩年後的Woodsstock更寫下音樂祭國度一去不返的神話。

文/Kei

【花的子民.愛在舊金山】嬉皮系列講座 

3/4 從「花童」到黑豹黨:淺談「嬉皮」時代文化(上)
3/11 從「花童」到黑豹黨:淺談「嬉皮」時代文化(下)
3/18「愛之夏」的引爆點:談Monterey Pop音樂節
3/25 音樂祭的神話國:談Woodstock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