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1. 首頁>
  2. 生活

【嬉皮維基百科】─說文解字「Summer of Love」

By 欣音樂2014/02/20
article cover

test

【嬉皮維基】又擱來啊!這次「說文解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Summer of Love」。Summer,夏天,北半球通常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Of,的,介係詞。Love,愛,很難定義。「Summer of Love」,愛之夏,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夏天的愛。(沒有啦!筆者最近作專題壓力很大。)圖片說明:Summer of Love,圖片來源:網路。「The Summer of Love」是1967年夏季發生的社會運動,是後來吾人所熟知「嬉皮革命」(Hippie Revolution)的起點,當時有十萬人聚集於舊金山的「Haight-Ashbury」交叉口,「Haight-Ashbury」區和紐約格

【嬉皮維基】又擱來啊!這次「說文解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Summer of Love」。

Summer,夏天,北半球通常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
Of,的,介係詞。
Love,愛,很難定義。

「Summer of Love」,愛之夏,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夏天的愛。(沒有啦!筆者最近作專題壓力很大。)

圖片說明:Summer of Love,圖片來源:網路。


「The Summer of Love」是1967年夏季發生的社會運動,是後來吾人所熟知「嬉皮革命」(Hippie Revolution)的起點,當時有十萬人聚集於舊金山的「Haight-Ashbury」交叉口,「Haight-Ashbury」區和紐約格林威治村分別是嬉皮國境的兩個城邦,聖城麥加與天堂之城加德滿都。
此時嬉皮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運動喚醒全民意識,老百姓開始對事物及周遭環境提出質疑。這場史無前例的青年世代大拜拜被視為一場實驗意味濃厚的社會運動,「另類」的生活型態(性別平等、群體自治以及自由性愛...等)漸漸普及,社會改革早期的的殘響迴盪至今餘波猶存。

1967年1月14日「Human Be-In」在金門公園舉行聚會,主要參與的藝文團體包括「Diggers」(劇場、行動社群、反資本主義的無政府主義者)、The Family Dog、The Straight Theater、San Francisco Oracle/舊金山神諭報...等,正式揭開「Summer of Love」的序幕。這場聚會並成為日後搖滾音樂劇「Hair」的創作藍本,Timothy Leary(心理學家、作家)唸出了貫徹「Summer of Love」的幾句台詞「打開、調整頻率、脫離主流」(Turn on, tune in, drop out)。

▲Timothy Leary – 「Turn on Tune in Drop out」Speech

「舊金山神諭報」(San Francisco Oracle)提到:
「一個觸及人性深層的新概念從地底冒出,人們將看到並傳遞這個概念,一場同情心、覺醒、愛的文藝復興革命即將展開,這將揭開全體人類的真相。」

「Summer of Love」吸引了各年齡層的群眾,青少年和大學生、來湊熱鬧的中產階級、放假來參加派對的軍人們,幻想著加入烏托邦,Haight-Ashbury成為全球嬉皮的地標。當時許多樂團包括Grateful Dead/死之華、Big Brother and the Holding Company/大哥控股公司合唱團(with Janis Joplin)、Jefferson Airplane/傑佛遜飛船...等都搬到Hashbury區(《New York Times Magazine》用來影射Hash,一種大麻膏),更使得大批嗷嗷待哺的樂迷望舊金山來。主流媒體迷上「反文化」並日日大量報導(也就是今日吾人所熟知的「洗版」),嬉皮倡導「愛與和平」的精神被認可,但同時也因他們不工作、使用藥物、性氾濫而受到批評。LSD像糨糊一樣把嬉皮們黏在一起,藥物像「洗滌社會毒害的心靈清潔劑、再銘刻作用的裝備、意識的擴張劑、一個使我們爬上進化梯子的工具」,(注:再銘刻作用"reimprint"。"Imprint",鳥類動物會模仿破蛋後第一個見到對象的生物行為。)市容快速破壞,街頭過度擁擠,遊民、飢餓、藥物...等問題接踵而至,犯罪在街頭氾濫。此刻,披頭四發行了他們石破天驚的一張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封面設計迷幻有餘。

圖片說明:The Beatles《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 Band/花椒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album cover,圖片來源:sonyinsider.com


迷幻藥的使用成為獲得創造力和尋求真相的途徑之一,Grateful Dead/死之華的吉他手Bob Weir曾說:
「Haight-Ashbury曾經是愛作夢的波希米亞人居住的貧民區,我們的確想做很多事,但我猜我們從來沒完成過。
是的,我們用LSD,但Haight-Ashbury與藥物無關,而是與「探索」、「尋找新的溝通方式」、以及「自我存在的覺醒」有關。」(這真真好玄喔,到底三小?)

圖片說明:Haight-Ashbury街口,全球嬉皮青年的故鄉,圖片來源:馬世芳老師提供。


好了,小小地介紹了「Summer of Love」,基本上愛之夏繼承了「垮掉一代」次文化(也就是「反骨」)精神,又當時社會長久瀰漫著冷戰(1947~1991,西方由美國和北約為首,東方則由蘇聯和華沙為首的兩大對抗政權)以來的壓抑氣氛、因循苟且的價值觀,當權者貪汙腐敗,外有越戰、內有政治暗殺和黑白種族衝突,民心思變、物極必反理所當然,天下本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靜極思動,革命勢在必行。

想知道這個夏天在舊金山、在紐約、在全世界的「花的子民」還發生了什麼事,這個次文化運動的起源、過程及影響,歡迎來參加對搖滾樂文化有深度研究的馬世芳老師系列講座,聽師一堂課,勝讀千篇文。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嬉皮維基】又要暫時在這邊告一個段落了,我們下次見,掰掰~~~(揮手)

文/Kei

【花的子民.愛在舊金山】嬉皮系列講座 

3/4 從「花童」到黑豹黨:淺談「嬉皮」時代文化(上)
3/11 從「花童」到黑豹黨:淺談「嬉皮」時代文化(下)
3/18「愛之夏」的引爆點:談Monterey Pop音樂節
3/25 音樂祭的神話國:談Woodstock音樂節

Follow Us

享受吧!環遊世界,勇敢歸零去冒險,踏出夢想的第一步。一點勇氣,一點熱情,一點快樂,一點挑戰

訂閱電子報

 
close_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