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賞鳥趣】 屏東林邊溪 大紅鸛首次現蹤

By 欣攝影2014/07/08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大紅鸛翅膀下有明顯紅色羽毛。(攝影/呂宏昌)



除了風景、人像,在攝影族群中,往往還有一群喜歡到山上、到水邊,拍攝野生動物與鳥類的攝影愛好者,透過他們的鏡頭,描繪出一般人可能會忽略、卻又一直在你我身邊的生物族群。

生態攝影除了一樣表達攝影藝術,也能夠紀錄大自然的變化,近期就有鳥會的觀察人士在屏東縣林邊溪口發現兩隻大紅鸛Greater Flamingo (Phoenicopterus roseus),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尚未有觀察到大紅鸛的公開發表記錄。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表示,大紅鸛雖然分布於遙遠的中亞,但近年的新記錄種如細嘴鷗Slender-billed Gull (Larus genei)的分布範圍與大紅鸛相似,這兩隻大紅鸛也很有可能是迷途自行飛來的候鳥,但仍須更多觀察記錄佐證。

圖片說明:屏東林邊溪已是一個知名的候鳥拍攝點。(攝影/呂宏昌)



在林邊溪發現的個體為尚未成熟的幼鳥,全身僅腋下略帶紅色,此外鳥會人士也觀察到4隻魚鷹、6隻黑鳶與4隻黑面琵鷺等保育類,不需踏入泥灘地就可在 堤防上透過望遠鏡或長鏡頭清楚的觀察到大紅鸛覓食的畫面。

台灣地區是候鳥南遷過冬的重要地點,也給了攝影愛好者一個優雅、活潑的拍攝主題,除了長鏡頭、穩固的腳架不能少,攝影者自身的防寒與防水措施,甚至於潮汐等安全因素也不可忽略,雖然拍攝鳥類相對於其他主題要寂寞,且必須花不少時間等待,但是樂趣就在於一旦拍攝到精彩的瞬間,就足以抵銷所有辛苦。

野鳥學會呼籲,魚鷹與黑鳶都屬於第二級保育類,黑鳶在臺灣屬於留鳥,保守估計全台數量應不超過500隻;而黑面琵鷺更屬於一級保育類,近年來數量雖增加,但不論是賞鳥或拍攝,都不要試圖靠近大紅鸛、魚 鷹、黑鳶、黑面琵餵食或驚嚇,造成壓力。

圖片說明:拍攝候鳥要注意保護候鳥與自身的安全。(攝影/趙宏裕)



大紅鸛相關資料:
大紅鸛Greater Flamingo (Phoenicopterus roseus) 又稱大紅鶴、大火鶴或大火烈鳥,屬於紅鸛目(Phoenicopteriformes)紅鸛科(Phoenicopteridae)的鳥類。紅鸛科 全世界有2屬6種,主要集中於中南美洲與歐亞大陸。大紅鸛是紅鸛科中分布最廣且體型最大的一種,主要分布在地中海、非洲大陸到印度半島。紅鸛科的鳥類屬於 大型水鳥,具有長頸以及長腳,具有特殊往下彎的嘴喙,會將頭埋入水中,倒轉吸吮以濾食藻類與浮游生物為生。喜愛淺的鹹水水域,無論是沿海、內陸或高山都有 分布,於原生地常常發現萬隻以上的大群。成熟的大紅鸛身長120-145公分,而雌鳥整體比例較小。成鳥整體白色,但嘴喙、腳與翅膀帶有深淺不一的紅色, 飛行時飛羽全為黑色。

生態賞鳥屏東大紅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