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可以吃的森林

By 欣美食2016/07/29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大田出版可以吃的森林有能力在自然中生活的人,看到森林、海洋,就會覺得「富足」,因為他們知道,自然裡隨時有著各式各樣的食物。用這個概念,來理解掀起料理界的採集(Forage)風潮,強調在當地採集、收集食材的瑞典西北部耶爾彭省(Järpen)耶姆特蘭(Jämtland),在農舍裡經營只有十二個座位的米其林餐廳「Fäviken Magasinet」,就沒有那麼困難了。在這家很可能是全球最孤立的餐廳裡,年輕主廚馬格努斯‧尼爾森(Magnus Nilsson)用他手臂布滿刺青的手,將大塊醃漬、風乾的鹿肉切成片後,加入主廚自己抓的淡水白鱒魚的骨髓和魚卵,野

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可以吃的森林
有能力在自然中生活的人,看到森林、海洋,就會覺得「富足」,因為他們知道,自然裡隨時有著各式各樣的食物。

用這個概念,來理解掀起料理界的採集(Forage)風潮,強調在當地採集、收集食材的瑞典西北部耶爾彭省(Järpen)耶姆特蘭(Jämtland),在農舍裡經營只有十二個座位的米其林餐廳「Fäviken Magasinet」,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在這家很可能是全球最孤立的餐廳裡,年輕主廚馬格努斯‧尼爾森(Magnus Nilsson)用他手臂布滿刺青的手,將大塊醃漬、風乾的鹿肉切成片後,加入主廚自己抓的淡水白鱒魚的骨髓和魚卵,野生大雁做的臘腸。廚房後院種的大蒜、北極樹莓、鵪鶉蛋、林地茶、嫩白樺葉、草本鹽、甜菜葉、白樺樹汁、森林裡的地衣。在杜松和嫩枝上烤扇貝、小龍蝦配半烤乳酪、鮟鱇魚、鱈魚乾煎配雲杉味的醋、鱈魚卵豌豆黃蛋卷、牛尾配大麥烤薄餅、酸洋蔥還有大麥芽。在食客面前刮牛骨取牛骨髓,熟的羊肉,生的牛心。

百分之七十的食材來自屬於餐廳的兩萬英畝廣闊冰原之上,其他百分之三十則是地產地銷的,比如鴨子是從當地人稱「鴨子先生」的養鴨人家買來的,拿來做炭烤鴨胸肉佐鵝肝醬配卷心菜。餐廳的十幾個員工,工作時間有一半以上都用來收集食材。

吃一頓需要三個月前事先預定,從斯德哥爾摩搭乘火車要六個小時才能到達,一個禮拜開五天,一年還有二十個禮拜不營業。這樣一頓至少三百美元,不能點餐的十四道料理,販賣瑞典料理最原始、最樸素的一面,肉是生的,蔬菜是為了必須度過寒冬而特別用古法保存的,野味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與艱困環境搏鬥的證據。主廚馬格努斯曾經在媒體採訪中說,他之所以這麼經營餐廳,是因為「不想將活生生的東西,變成可以隨意裝在袋子的物品」。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相信他說的話是真心的,但我是選擇相信的。

我在緬甸北方的六哥,像寶貝似的把雞樅油讓我第一次品嚐的時候,他也不是在炫耀,而是真心想要告訴我一個關於食物採集的美好故事。

如果說「fäviken magasinet」是行動劇院,「charcuterie」脯臘拼盤的砧板就是舞台,食材就是演員,六哥或馬格努斯作為廚師就是導演的身分,而盤上的排列組合,周圍的燈光、聲音、氣氛,故事,就是一場在自然中採集的表演藝術。

這樣的行動劇,不需要走遠道去北極圈。在東南亞印尼、寮國、泰國靠水邊的人家,當天要吃青菜又沒上菜市場,就會開始去摘水邊的黃花藺、水蓮、金錢草、空心菜。廚房外面的大樹,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辣木嫩芽,羅望子果實,一把一把的鮮綠色臭豆,巨大的麵包果,從樹幹上長出來的波羅蜜,攀緣著棕櫚樹生長的胡椒,咖啡樹叢底下陰涼的樹蔭下,有低矮的辣椒、薑黃與蔥蒜。

如果採集如此美好,為什麼沒有更多人選擇採集食物的生活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怕會餓死、吃不飽。

人類之所以從採集時代轉移到農耕,其實就是反映著這種恐懼吧?砍伐森林變成耕地,用種植短期作物的農耕方式,讓糧倉裡面可以滿滿堆放著吃不完、扔掉也沒關係的糧食,光是用眼睛看,就會讓人有一種「富足」的安心感。

就像進了「Costco」大賣場,看到數量龐大的大包裝食物,會讓我們不知不覺買了比實際需要更多的食物。但仔細想想,一個家庭每週需要的食物分量,並不會因為賣場的大小而改變。購買過多的食物,卻會造成浪費,吃不完、需要扔掉的過期食物因此變多了。

有能力在自然中生活的人,看到森林、海洋,就會覺得「富足」,因為他們知道,自然裡隨時有著各式各樣的食物,所以需要的時候,隨時去拿就好了。達悟族人時常會驕傲地說:「太平洋是我們蘭嶼人的冰箱。」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卻會覺得如果在森林裡迷路,或在無人島上,就一定會活活餓死,因為「什麼都沒有」。

我在緬甸北部內戰頻仍的地區推動有機農業計畫的時候,就利用這種認知的差距,推廣所謂「食物森林」(Food Forest)的概念。

緬甸之所以內戰無法休止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自然資源的爭奪。無論是珍貴的柚木木材,還是可以蓋水電廠的伊洛瓦底江,或是金礦、紅寶石、玉石、稀土的礦區,都是兵家爭奪的重點。

對當地人來說,真正的富足,不是雇用許多武裝部隊持槍保護,大肆開礦狠撈一筆,而是夠吃夠用,過安居樂業的和平生活。但一旦自己腳下的土地,在別人的眼裡如此值錢,就不可能過安樂的小日子。

「如果可以把我們的山林,變成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食物森林,但對外人來說,卻看不到任何經濟價值,那才有可能和平生活啊!」我跟專門推動有機小農的在地NGO組織,到處這麼鼓吹著。畢竟自有人類以來,森林就持續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食物,反而是我們今日極度仰賴的超市,一九三○年才首度出現在美國。所以用來應對亂世,以食物森林來生產食物,其實是最順應自然、也最可靠的方式,可以透過食物森林的建立,在十年之內達到糧食自給率百分之百的最高目標。

學會採集食物,是踏出美好生活的重要一步。

無論是安達曼海丹老群島的透明竹凍、雲南邊境森林深處的雞樅菇、北極圈南方兩百英里的松枝烤扇貝,還是台南東山仙湖農場的野生咸豐草天婦羅,採集食物的意義,是向大自然致敬的最好方式,以此證明我們知道舉凡食物都有生命,而人類僅僅是這個大自然循環的一小部分而已。

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本文出自《美食魂:全世界都是我的餐桌》,由大田出版提供,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大田出版




書籍簡介

美食魂:
是對食物沒有偏見的人

是對食物懂得節制的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享受食物的人
是對食物勇於嘗試的人
是懂得吃剛好而不是吃到飽的人
從地球的這一端飛到另一端,
有時候面對奇怪食物大喊:這東西真的能吃嗎?
有時候發現原來「不道地才好吃」的真理,
我們對食物充滿偏見,等於我們對世界的偏見!
日常的一餐,豐盛的世界觀。
歡迎來到褚士瑩的世界餐桌,一起享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