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旅行

[總編的話][工頭堅] 深植成長記憶,香港一直這麼近…

By 欣旅遊BonVoyage2013/12/02
article cover

上一輩的就不說了;如我這一代人,才剛懂事的時候,就被李小龍的尖聲呼吼外加橫空一踢,踢開了揮舞著雙節棍的頑童歲月。溫拿五虎開啟了我們對英文流行樂的欣賞,而演唱著《生命之歌》的陳秋霞,更令我們驚為天人;然後,許氏兄弟熱鬧登場,用他們獨家風格的庶民喜劇、以及笑中含淚的主題歌曲,和王澤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相互輝映,為沉悶保守的威權時代,注入一股生氣。自此而後,香港的流行文化,幾乎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它大多時候是透過電影或電視的形式,讓那個年代的台灣觀眾,看到一個和自己使用同樣文字、卻有著不同方言口音的地區,在英國殖民統治與自由貿易港的條件下,展現出高度密集與都會化的城市景觀。港、台彷彿是一對出生後便分


上一輩的就不說了;如我這一代人,才剛懂事的時候,就被李小龍的尖聲呼吼外加橫空一踢,踢開了揮舞著雙節棍的頑童歲月。溫拿五虎開啟了我們對英文流行樂的欣賞,而演唱著《生命之歌》的陳秋霞,更令我們驚為天人;然後,許氏兄弟熱鬧登場,用他們獨家風格的庶民喜劇、以及笑中含淚的主題歌曲,和王澤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相互輝映,為沉悶保守的威權時代,注入一股生氣。

自此而後,香港的流行文化,幾乎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它大多時候是透過電影或電視的形式,讓那個年代的台灣觀眾,看到一個和自己使用同樣文字、卻有著不同方言口音的地區,在英國殖民統治與自由貿易港的條件下,展現出高度密集與都會化的城市景觀。港、台彷彿是一對出生後便分開、在不同國籍的家庭環境下長成的孿生兄弟或姊妹,當面對面之時刻,看著彼此既熟悉又陌生的容顏,而感到親切卻又新鮮的刺激與歡愉感。

自己第一次和香港「相認」,是二十多歲時初次取道去歐洲的轉機行程,航機在黃昏時刻飛越櫛比鱗次的高樓上空,在當時的啟德機場降落;接近午夜時再度啟航,我望著窗外向著後方逐漸遠去的城市燈火,彷彿是黑暗海面上綻放的璀璨寶石,久久不忍收起眼光。

後來因拍攝音樂錄影帶的外景工作而正式入境,有如走進電影場景中的奇幻感受,看著到處都是和自己居住城市一樣的繁體字,卻又充滿著不同的色彩與字句組合;在街頭,望見一位清麗青春氣息的女子,就這麼傻傻地尾隨她上了小巴,開上山路,直到俏麗的身影,消失在香港大學的石階上。搭上天星小輪,渡海,在尖沙咀的半島酒店與重慶大廈前徘徊,或者到廟街,追尋著那些似曾相識的街景,少不了吃吃喝喝;午夜又回到蘭桂坊,感受酒精與音樂混合的迷離……

但若要說起難忘的赴港旅行經驗,還是在事隔多年後,近期的一趟從基隆出發之郵輪航程。香港畢竟是個「港」,從東邊的藍塘海峽進入,一路通過將軍澳、柴灣、鯉魚門、觀塘仔,兩岸的樓房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直到看見被稱為「維港門廊」的兩棟摩天巨廈:IFC和ICC,最後停泊在海港城。

夜間離陟,雨中海灣夜色緩緩後退,如夢似幻;令我到處宣揚,一生總該有一次,如此這般的航海入香江。如今,在我的書櫃上,你可以找到《號外》雜誌三十週年紀念專輯、陳冠中《移動的邊界》、林夕《我所愛的香港》、劉細良《帶著偏見去旅行》、奇夫《電影現場之旅‧港島篇》,一些關於王家衛、劉以鬯、張國榮的專書、以及多本馬家輝、湯禎兆和歐陽應霽等香港文人的作品。某種程度上,這是私人的部份「香港學」之收藏;但,當然可以不必如我這般假掰,哪怕對於香港,你的記憶或樂趣,專注在購物、美食與下午茶,卻又何妨?這座城市,永遠是我們最熟悉,也最樂於親近的街坊;歲末時節,更是張燈結綵,加倍閃亮地歡迎旅人的造訪。

文/工頭堅  圖/盧育君 《欣旅遊》《一次旅行》總編輯

※欣旅遊編按:[香港]專題,是欣旅遊姐妹誌《一次旅行》12月號內容,《一次旅行》2013年12月號12/5出刊!全台7-11、全家、誠品、金石堂、博客來均售,想了解更多與線上訂購,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