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旅行

著名作品導聆:蕭邦「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By 欣古典2015/12/14
article cover

普希金曾說:「世上的幸福,最終不過是自由與平靜。」這是對蕭邦創作「第三號鋼琴奏鳴曲」Chopin : Sonata in B minor Op.58 No.3最好的註解。圖片說明:喬治桑位於法國中部諾昂(Nohant-Vic)的故居,在這裡完成了第二號「送葬」、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圖片來源:flickr@Daniel Jolivet)這首蕭邦最後的奏鳴曲是在1844年夏天開始寫作,那年他三十四歲,這時候的巴黎政治形勢也不穩定。自從逃離馬洛卡島惡劣的天氣後,在1839開始的這段期間,就住在喬治桑位於法國中部諾昂(Nohant-Vic)的家中。原本身體健康條件非常差,甚至,在馬洛卡島時就作好送葬進

普希金曾說:「世上的幸福,最終不過是自由與平靜。」
這是對蕭邦創作「第三號鋼琴奏鳴曲」Chopin : Sonata in B minor Op.58 No.3最好的註解。

圖片說明:喬治桑位於法國中部諾昂(Nohant-Vic)的故居,在這裡完成了第二號「送葬」、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圖片來源:flickr@Daniel Jolivet)


這首蕭邦最後的奏鳴曲是在1844年夏天開始寫作,那年他三十四歲,這時候的巴黎政治形勢也不穩定。自從逃離馬洛卡島惡劣的天氣後,在1839開始的這段期間,就住在喬治桑位於法國中部諾昂(Nohant-Vic)的家中。

原本身體健康條件非常差,甚至,在馬洛卡島時就作好送葬進行曲的蕭邦,在恬靜的田園生活中身心逐漸調養復元。雖然,創作前才甫獲父親在波蘭逝世的消息,但有喬治.桑的陪伴與姊姊前來探望,都給予他精神上無比的力量。
(▲這版本,音樂做的比較抒情點,能激發出音樂情境的想像。以下的分樂章為柯爾托詮釋的版本,沒有過分的踏板,音色比較乾淨。)

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
樂曲開頭的有如進行曲般和弦,不知道蕭邦是要去戰勝什麼樣的苦悶,是身體?家人的離去?還是那回不去的家鄉?在壟罩的烏雲退去後,恬靜優美的的第二主題出現,有樂評曾說到:「這顏色與氣味都有如早晨般清新,而素材逐漸被擴大,最後成了座玫瑰花園」。正如許多奏鳴曲一樣,不安的進行曲主題又再一次出現,但柔和與美好的感受,讓作曲家不斷的流連在第二主題的旋律發展中,而且將素材充分的延長,最後在亮麗的聲響中結束。

第二樂章,非常快的甚快板(Molto vivace)的詼諧曲(Scherzo)
這樂章的音群如緞帶般快速上下擺動,有如追逐戲謔一般的詼諧曲。中間調性轉入E大調的近系調B大調,縱向、穩重的和聲進行和前面快速、穿梭流動的音群做對比,讓人感受到平靜與莊嚴。最後,樂曲又再度重回到詼諧的氣氛中,並且簡短、乾脆地收尾。
第三樂章(Largo)緩慢地、最緩板
若說第一樂章具有晨歌(Aubade)的特色,那麼,這樂章就像夜曲(Nocturne)一般。和聲緩慢的推導、堆疊,調性好不容易走到結尾,卻一直不到達正式解決的主音,曲調不斷地轉調、綿延下去。作者像是有意識的,執意要停留在恍惚地夢境中,一再的溫存,停留在往日美好的時光。最後滿足了,才終於讓夢醒來。
最終樂章,有所保留的急板(Presto non tanto)
Presto non tanto,原本被翻作”不太快的急板”,但想想,當一個人著急的趕路的時候,要怎麼樣走能稱做不太快呢?想必這人在走路時,心情應該是著急無比,但不能是狂奔或不管路況的那種,甚至,還想表現出給人有種游刃有餘的感覺。

這首像是整部奏鳴曲在最後,施放出一朵朵色彩絢爛的煙火,像是燃盡生命的狂歡、又像是為前面各樣複雜的情緒作總結一般。李斯特認為,要能正確演奏此曲,必須具備能演奏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一般的實力。意味著,這不是首手指能輕輕鬆鬆、簡單把音滑過的樂曲,而必須具備扎實的技巧與手指力道,才能在繁複的音群中,把每次主題出現時都能凸顯出來。




推廣優質的音樂活動給愛樂者認識是我們的責任~欣古典是您最佳的音樂推廣平台,我們將免費為您轉貼各類優質的演藝活動新聞稿件!並根據您的需求提供更進一步的合作方案~


與您分享古典音樂新知欣古典臉書粉絲團

歡迎您來信:shihhanhung@xin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