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旅行

為什麼 管弦樂團那麼燒錢?

By 欣古典2015/11/12
article cover

“每晚的音樂會在樂團發出第一個音之前,我們每個禮拜就先有3萬美金的帳單等著要付[1]"樂團經理如是說。(Wechsberg, 1970)圖片說明:多才多藝的管風琴、鋼琴、作曲家Frederik Magle,於丹麥國家廣播公司音樂廳。(圖片來源:flickr@Frederik Magle Music) 對管弦樂團來說最頭痛的,就是演出經費,而往往人員的開銷就就佔掉一場古典音樂會一半以上的花費。一般民間的管弦樂團光是人事費就佔了年度支出的六、七成,而像是年度預算有兩億的國際級國家交響樂團(NSO),光是人事花費,每年度開門營業前就要先燒掉八千多萬。那究竟為什麼樂團會那麼花錢呢? 現代管

“每晚的音樂會在樂團發出第一個音之前,我們每個禮拜就先有3萬美金的帳單等著要付[1]
樂團經理如是說。(Wechsberg, 1970)

圖片說明:多才多藝的管風琴、鋼琴、作曲家Frederik Magle,於丹麥國家廣播公司音樂廳。(圖片來源:flickr@Frederik Magle Music)

對管弦樂團來說最頭痛的,就是演出經費,而往往人員的開銷就就佔掉一場古典音樂會一半以上的花費。一般民間的管弦樂團光是人事費就佔了年度支出的六、七成,而像是年度預算有兩億的國際級國家交響樂團(NSO),光是人事花費,每年度開門營業前就要先燒掉八千多萬。

那究竟為什麼樂團會那麼花錢呢? 現代管弦樂團的人員編制,是依據不同的曲目需求、作曲家作品而有不同的編排人數。慣用的樂器編制可分為:兩管編制、三管編制以及四管編制,再加上其他由作品中指定的樂器,像是豎琴、薩克斯風、鋼琴…等。

關係到樂團的編制
兩管編制是古典管弦樂團中的常規編制,除了五個弦樂聲部外,加上各兩名雙簧管、長笛、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及一名定音鼓。在貝多芬的較後期的交響曲作品裡,法國號為4人、一個短笛與倍低音管、3把長號和其他打擊樂器。

所以,演奏貝多芬或布拉姆斯的曲目時,樂團的人數約在60-75人左右。到了後浪漫時期的作品,像是在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的交響曲裡,各管、擊樂聲部在人數上,已經是貝多芬晚期交響作品的兩倍以上。在「千人」交響曲首演時,單是樂團編制就多達146人。現代的職業管弦樂團為因應各種樂曲的需求,在樂團正式的團員的人事編制約在百人左右:

圖片說明:現代管弦樂團的聲部人數分布。(圖表來源:作者自製)

那麼我們現在知道,一場管絃樂團音樂會的人數需要那麼多人,那假設以這七十名團員來籌備一場貝多芬的交響曲音樂會,會發生什麼事呢?假設,我今天臨時決定無視檔期要在台北辦一場樂團演出的話,地點就選在大家都很熟悉也很喜歡去、交通又方便的國家音樂廳,選個一般日的晚上、感覺場地費用應該會比較便宜吧?確定下來後開始揪團。

好不容易終於把樂團的人找齊了,排練個兩、三次、演出前再排練個一次,加上演出總要攝影留念吧?總要租借或運送大型樂器吧?、再加上節目單、宣傳、行政費拉拉雜雜的加起來……喔!對了別忘了要給團員錢啊!! 但,要給多少呢? 以一般民間樂團來說,筆者聽過接一場管弦樂團團員演出費用從兩千(!)到七千或上萬的都有。端看演出者的學歷程度和給錢者的良心、或預算額度。

我們折衷一下,每人算個五千、首席算一萬,再加上指揮的話,最最基本來說合理的價錢大概四五十萬跑不掉。(容我提醒您,價錢很有可能關係到樂團的表現,友情贊助可遇不可求,俗話說:出得起香蕉只請得起猴子。大家請斟酌一下囉!)

聚沙成塔
好的,有個基本底價之後我們要再往上加囉!準備好了嗎?

圖片說明:一場演出的雜費,會視不同場次的需求與時價變動。(圖表來源:作者自製)

再加上剛剛算的四五十萬相信現在大家的心情一定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這些只列出了一場管弦樂團音樂會所需的基本開銷,當然還是會因為場地、團員與種種實際開支的不同而變多或變少。比方說,你看到這張表之後嚇到了,決定在城市舞台開音樂會,那場地的價錢會立刻砍五萬。

上表列的音樂會開支還會變動,別忘了這只是基本的70人編制,演個「幻想交響曲」或是後浪漫的曲目的話因為編制增加,所以還要在加個十幾萬。這還不含明星級的獨奏者、聲樂家、指揮喔!如果請來的話,開支還可望上看在90萬到上百萬不等,打開台北市府的樂團補助清單中,製作經費平均都是落在80至100餘萬這範圍。而若想在票房上攤平所花費的支出的話,扣除公關票,音樂廳需要坐滿將近八成才能回本,也就是國家音樂廳裡2066個座位中的1600席或是更多。

但為了要讓活動訊息能夠廣泛宣傳,並製作出足以刺激前來購票的行銷方法,就要在本表中的宣傳費用、刊登費用、明星獨奏家、知名樂曲版權….上花費更多的預算。況且,即便投入高額的行銷費用之後,當晚音樂會坐滿了2066席,但鉅額的宣傳費用加上演出開銷,收支還是很可能會出現短絀。甚至,最常發生的情況-即便花了高額的宣傳費用,音樂廳還是「坐不滿」。

圖片說明:團員,是一般樂團演出開支中比例最大的項目,卻也是最基本的組成要素。(圖片來源:flickr@Aaron Shearer)

這些複雜、繁瑣的開銷加起來,就成了筆甜蜜又沉重的負擔、場場幾十萬幾十萬的噴,難怪以前有句俗諺笑說「只有憨人才要辦樂團」。但是,當我們知道原來這些人辦一場音樂會那麼辛苦以後,也讓我們愛樂者更尊敬、珍惜這些辦樂團的演奏家們,正是有了這些癡迷於音樂的傻瓜們,我們才能在每個夜晚欣賞到一場場精彩的音樂會演出。

下次,進到音樂廳觀賞這些樂團努力的演出時,別忘了他們籌錢辦演出的辛苦,除了安靜的聆賞外、記得在樂曲結束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喔!!




[1] “Before the Orchestra plays one note, we are thirty thousand dollars a week in the red” says…its general manager.



推廣優質的音樂活動給愛樂者認識是我們的責任~欣古典是您最佳的音樂推廣平台,我們將免費為您轉貼各類優質的演藝活動新聞稿件!並根據您的需求提供更進一步的合作方案~

與您分享古典音樂新知:欣古典臉書粉絲團

歡迎您來信shihhanhung@xin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