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劉信鑫】鏡頭下,人文美景如畫

By 欣攝影2013/07/17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灕江落日〕於位桂林的灕江,岩溶地貌形成的山水景觀舉世聞名。照片背景就是人民錢幣 20 元的圖案。(Photo|劉信鑫)

劉信鑫有二個身份,他是從事二手車買賣和外勞仲介、中規中矩的商人,也是國內外獲獎無數、想像力豐富的金牌攝影師。他主張自由創作,認為攝影既是藝術,就不該被傳統觀念設限,理應大鳴大放。而因為有繪畫的底子,他的作品融入油彩的表現,增添了一種特有的藝術美感。

劉信鑫拍攝的題材多樣,但說到風格,「唯美」是他攝影的出發點。有些攝影師人喜歡拍暴力美學,有人喜歡拍裸露,有人喜歡拍街友或弱勢族群,但對他而言,這些社會寫實的作品確實引人省思,但同時心情會跟著沈重,比較不是他所偏好表現的。他說,希望自己拍的照片都能掛家裡的牆上,像是一幅美麗的畫作,讓自己看了心情舒服。

圖片說明:〔影舞龍〕攝於板橋觀音廟,有別於一般節慶攝影,以逆光呈現出唯美的穿透感以及人影放射狀的動感。(Photo|劉信鑫)

攝影是門藝術,應該是可以盡情自由發揮的

的確,仔細欣賞劉信鑫的作品時,會發現那麼一些與眾不同,有種帶著油畫般的風格美感。年輕時的繪畫底子,讓他在拍照時總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並能創作出心裡想要的畫面。有一次拍自行車環台賽,大家都是用快門1/60 秒追焦清楚捕捉選手影像,但他試著以1/5 秒去晃動,創作如透明水彩的效果及繪畫中的刮刀技法,呈現出筆觸狂野的律動感。一般人習慣拍下眼睛直覺看到的,但對他來說,若只是?嚓按下快門,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這種追焦每個人練習個一、二百張就能拍得出來,沒什麼意思。但他腦中想到的,是在繪畫中,曲折線代表律動,因此他就會思考如何藉由相機去表現出來。他說,就像是藝術家吳玄三多年前一趟非洲之旅深受土著文化的影響啟發,回來表現在創作上,作品都充滿奔放的律動感。

劉信鑫說,寫實紀錄是早期重要的攝影價值,但至今台灣的攝影仍一直被那個時代的觀念所框住,應該能更多方面的發揮。他主張自由創作的精神,追尋創意和點子來塑造成自己的風格。他認為,不管是寫實紀錄或創作,不同風格應當互相尊重。像是在繪畫的領域裡,寫實派不會去批評達利的超現實主義,或是畢卡索作品中歪曲五官的不合理,因為畫家會以不同面向去看美的事物,再將自己的想法詮釋在畫作上。但在台灣,攝影被框成只有一種,若非以完全寫實的方式呈現,就容易會被妖魔化地認為是造假。他直言這是一種謬誤,因為攝影和繪畫都是藝術,而創作是表現出腦子裡面所想的,攝影的可能性很大,應該是可以盡情自由發揮、大鳴大放的。有人反對在攝影作品上作畫,但他深信,每個人的眼睛看到的感受是不同的,堅持自己的風格,就會受到肯定。他笑說,如果攝影只有寫實紀錄至上,那麼以後最有價值連城的,應該就是Google 街景車拍的照片吧!

圖片說明:〔古城二老〕常常在沒觀光客、沒有開發過的地方,更能拍出更純樸的人文味道。(Photo|劉信鑫)

拍人文,不是請對方做個表情,按下快門去就好了

從劉信鑫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擅於捕捉風土民情的味道,以及人們自然細緻的動作表情。對他而言,好的人文攝影作品,「深度」和「感覺」是很重要的要素。他說,若要拍出油彩的厚重感,要訣是對光線和快門速度的掌控,細微晃動,人物就會有筆觸般的動態感;光線則能使讓顏色顯得厚沉,若在擴散光下拍攝或曝光過度時,畫面看起來就會很單薄、少了味道。此外,拍攝的角度也會關係到攝影者對被攝者的看法。不過對他來說,就算是自己來拍寫實省思的作品,也希望能拍得賞心悅目、帶點繪畫、浪漫的感覺,後製時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像是以適度增加對比營造出油彩的效果,反之,若要表現水彩的透明感,就要降對比。而因為每種顏色代表的意義不同,所以色調的運用也能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多年來的攝影經驗,讓劉信鑫觀察事物更細膩,並學會用時間和方法跟主題培養感情。他認為,拍人文,要有一定的接觸,不是請被攝者笑一下、做個表情,按下快門就好了。他提到去北海岸金山拍磺火捕魚時,船長家都去了好幾次,還會請船長喝個維士比和啤酒聊天,讓彼此更熟悉;拍另一艘漁船,傾聽80 歲船長從國民黨開始聊起,講他8 歲上船,以前捕魚是如何如何的??要有一定的互動才有辦法深入,而當你了解這些產業和族群興起沒落的變化,在拍攝時,就能潛移默化地把那種感覺拍進去。有時候別人看他拍的照片,都會說怎麼這些自己去都沒看到、都拍不到這樣的東西?這些差異性的人文與風景,都是花時間細膩觀察和互動得來,這也是劉信鑫從攝影所學到的。

圖片說明:〔豐收之晨〕位於宜蘭南方澳的漁港,清晨正卸下大批魚獲「花飛」(鯖魚的一種)。以逆光拍攝,呈現出太陽初升時熱絡和生命力的開展,以及豐收的氛圍感。(Photo|劉信鑫)

隨時都保有新鮮感,就會覺得永遠拍不完問劉信鑫對於攝影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更多金牌的肯定嗎?他笑說:「倒不至於,但希望70 歲時還能保有好奇心和新鮮感,每次按快門都可以像現在一樣那麼熱血、那麼開心!」他認為,當覺得每件事都那麼有趣想要留住時,這種人就不會老、不容易生病。有些人拍照拍久了,就會覺得「這個地方我之前拍過了、那個我上次拍的更好看」,但有些人即使舊地重遊也一樣拍得很開心,你甚至可以看到他眼裡興奮的火光。

他提到之前跟一群資深攝影師到內蒙旅行,拉車途中,如果還沒到特定景點時,大家都在車上呼呼大睡,只有他和另一人選擇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相機隨時待命,想補捉沿途有意思的風景,像是鄉下常有「洩密必砍頭」這類直白但又令人噴飯的標語。而他回台後迫不及待先在臉書分享的,不是壯麗的山海大景,而是一本「你的車、我的車、他的車」的相簿,裡頭有許多令人發笑的照片,像是一台驢車看到遊覽車過來就失控衝到水溝;一台機車後座的人是背著坐,手上還抱著一隻像獒犬的大狗三貼;一輛車被滿滿的稻草包住、不見車體只剩下一小格玻璃能看路;遠方冒大煙好像失火,近看竟是用很多支竹掃把綁成的大車輪掃街車,弄得塵土飛場……,對他來說,拍這些遠比去追焦一台車來得有趣。

劉信鑫說:對攝影保持趣味和熱情才我想追求的,若再拍個三、四十年,按下去的每個快門都覺得是賺到了,那會是最大的收穫。

圖片說明:賽牛是非常有速度感、充滿力與美的比賽,騎士會抓尾巴來控制牛隻的速度與平衡,甚至會咬尾巴,牛隻覺得痛,就會衝更快。(Photo|劉信鑫)

印尼巴東賽牛 捕捉刺激速度感

位於印尼蘇門答臘的巴東賽牛節,是劉信鑫推薦值得一拍的人文攝影題材。賽牛節是農民割完稻後舉行的慶典,現在表演性質高。賽牛活動會在不同的村落舉行,高峰期會有近500 ∼ 800 頭牛參賽。他說,打扮漂亮的牛隻經過膜拜儀式後就會被帶到競技場,參賽者雙腳踩在兩隻牛賽的犁上,比賽一開始,牛就會發了瘋地往前衝。然而,賽牛比的不是競速,而是過程中兩頭牛的平衡地跑回終點。過程中,泥濘四濺,騎士以各種高難度或搞笑的姿勢取悅觀眾,娛樂性非常高。村子裡觀眾和小販聚集,揚聲器還會撥放傳統音樂,而整個賽牛活動就像是場喧囂熱鬧的嘉年華,是充滿歡樂氣氛。

劉信鑫也不吝分享了拍攝賽牛的技巧,正面拍攝人臉拍清楚就不會被牛擋住,可選擇300mm 長鏡頭捕捉,或者選擇在制高點拍攝以確保安全,側拍追焦時,70-200mm的鏡頭綽綽有餘,但要注意要抓住牛腳抬起的瞬間,才更有奔馳的速度感,而選擇牛角愈大的牛看起來愈威猛,也能大大增加畫面的張力。若要拍攝凍結,則快門至少要1/640 以上,但濺起水花會是凝固狀,若要再呈現出更動感的畫面,將快門降到1/125 秒,水花就會有拉絲狀,有狂風暴風的感覺。此外,如果背景若太透空,水花濺起的細節就會被天空吃掉,所以最好能找到有深色背景的角度拍攝。還有,用中長焦段拍攝常會有景深問題,如果光圈太大,可能會造成前方牛清楚但人模糊掉,所以最好開F11或F13 左右的小光圈,才能讓人和牛都清楚。而拍攝賽牛除了要注意安全外,別忘了身上和相機都要套上塑膠袋做好防泥措施。

I am 劉信鑫
小時候兄弟姐妹共開了四家畫廊,高中念復興商工,因為畫畫開始接觸攝影,除了拍風景之外,還能用來追女生。因為有深厚的繪畫底子,擅長將攝影融入美術技法。近來來征戰國內外攝影比賽,獲獎無數,包括「ISF GM 法國影像無疆界」金牌及「台北國際沙龍」TMSAGM 台北市長特別獎等,亦於2010 年取得台北攝影學士與台灣攝影學會博學會士榮銜,著有《20 堂名師親授的攝影課》。
FACEBOOK 劉信鑫歡樂攝影館
劉信鑫達人側寫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