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欣觀點

「2021臺南築角研討會」/從都市再生宏觀政策到社區規劃微觀尺度的「共創基隆」經驗

By 吳宜晏2022/01/16
article cover

「2021臺南築角研討會」在臺南市政府都發局主辦,嬉遊境空間構築工作室 承辦在菁寮天主堂舉行。

「2021臺南築角研討會」/都市再生宏觀政策到社區規劃微觀尺度的「基隆經驗」;攝影/吳宜晏

活動由臺南築角計畫主持人林鍵樺主持,在菁寮天主堂呂天恩神父及臺南市政府都發局長莊德樑致詞開場後,邀請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處長徐燕興處長以「擴大參與:打造美感設計城市」為題分享,另也邀請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劉建億經理以「微笑基隆:場域再生賦能加值」為題分享基隆社規師計畫成果。徐處長及劉經理分別從政策推動、都市再生執行到到民眾參與社區規畫等,由都市再生宏觀政策到社區規劃微觀尺度等不同層級,分享交流近年累積的「基隆經驗」,深入淺出,並以此與臺南築角計劃推動進行交流。

菁寮天主堂外觀;攝影/吳宜晏 菁寮天主堂內部;攝影/吳宜晏 菁寮天主堂呂天恩神父(右一)開場致詞;攝影/吳宜晏 臺南市政府都發局長莊德樑(右一)開場致詞;攝影/吳宜晏 參加「2021臺南築角研討會」全體成員合影;攝影/吳宜晏

擴大參與:打造美感設計城市/徐燕興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長徐燕興;攝影/吳宜晏

徐燕興處長以「擴大參與:打造美感設計城市」為題,介紹基隆都發處近年來相關規劃及成果進展。徐處長開場時提到,臺灣承襲歐美先進國家所進行的都市規劃過程中,因為人口激增等需要建構都市開發政策,但遺漏民眾在城市中的生活需求,進而常見都市發展不符民眾期待所產生「缺乏主體化的空間計畫體系」等問題,為填補此遺漏,其認為透過「參與」過程納入民眾聲音,進一步作為都市再生及規劃設計推動源起,讓民眾成為都市再生相關計畫規劃設計推動的後盾,一同打造具美感設計城市。也因此,其以「共創基隆」作為推動基隆都市再生相關計畫的核心思想,在任何計畫中都埋入民眾參與的機制,希望讓基隆的民眾能一同參與基隆都市再生的行列之中。

其以過去參與公職期間觀察到,臺灣自1995年第一屆都市設計大獎增設社區改造獎,至1999年營建署啟動社區規劃師制度迄今,可說是公部門帶頭邀請民眾參與社區環境改造的重要關鍵,也因此啟發了後續各縣市政府許多如青年規劃師計畫、社區營造中心、Open Green及臺南築角等,以民眾為主體參與社區環境改造的行動,其以參與執行「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的經驗中相信,「藉由導入民間創意活力,透過公有房地提供與再利用,引導老舊街區活化與再生」是「軟硬並行」引發都市再生的核心作為。

圖片提供/徐燕興

以上述作為回到基隆來看,「重回海洋」是其協力推動相關計畫所認為重要且核心的思考,就其個人觀察基隆海洋城市再生的關鍵字:

• 認同與榮耀 Glory

• 開放與合作Openness & Co-creative

• 快樂氛圍 Happy Milieu

• 領導力與夥伴關係 Leadership & Partnership

• 全球策略 Global Strategies

以上關鍵字推動時也都須扣回將基隆打造成一處海洋城市的理想,同時也須回應當下世界如氣候變遷、疫情升溫等相關議題,加上基隆位居臺灣二線城市先天上有其相對資源不足,及地理條件鄰近台北及新北等大城市的侷限,有鑒於此,其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基隆如自居為海洋城市,面對全球城市競爭與都會區域下的挑戰下,在全球化、後工業化、資訊革命、人工智慧與數位世界來臨快速流動與變遷、網絡社會構成、地方社會調整與回應(地方創生),基隆如何再度翻轉崛起?「共創基隆與海洋生活、市港再生、全球策略與區域夥伴」就成為其進一步實踐上述議題的核心作為,也在此思考下於基隆港區發展願景進一步與市府相關局處合力推動「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及「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圖片提供/徐燕興

上述計畫內含許多子計劃推動過程中,秉持「擴大參與」精神無時無刻埋入民眾及各方專業參與機制,讓計劃推動過程中能廣納各方想法及聲音,為的就是讓計劃推動過程得以更加完善符合各方想像外,也讓各界得以對計畫推動有所認同,因為徐處長相信「Urbanism=都市好生活」:「透過民眾參與,凝聚地區發展共識,藉由民意代表、民眾、地方人士、專業者進行雙向溝通及參與,共同達成共識後再據以執行,以確保民眾權益,政府進一步建立補助法源協助民眾配合改善」,就成為民眾+專業者+政府三方需合作協力「凝聚共識。創造永續」的重要關係,而此也進一步促成推動基隆市重點地區景觀計畫於110年通過基隆市景觀自治條例的關鍵時刻。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在如基隆社區規劃師、86設計公寓、「現場介入」 打開基隆舊二分局閒置空間、山海工作營、基隆老屋偵探社、城市色彩示範計劃(正濱色彩屋)及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等計畫也都可看到其以民眾參與作為擾動所留下的痕跡,其目的都是要協助民眾+專業者+政府三方得以充分理解,不同計劃有其不同的溝通對象及目的,但都有其共同的目標就是透過設計力得以「共創基隆」。近期熟知太平青鳥及台藝大藝政所殷寶寧教授帶領的「太平山城藝棧」等團隊進駐行動,也是在此脈絡下啟動的「太平山城再生2.0」之一,未來希望能進一步設置「太平山城創生行動計畫審議會與審議要點」,將未來相關開發作為得以法制化,打造太平國小為海港山城亮點,完成山海散步道節點串連與整修,協力民間推動太平山城空間活化與聚落再生計畫。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圖片提供/徐燕興 圖片提供/徐燕興

綜上所述,讓「參與」成為各計劃推動必經過程,導入美學及藝術等軟性行動,讓設計力成為提升基隆整體環境空間形象的核心要件,最後再讓此要件得以法制化成為基隆都市在生永續發展基礎,也就成為「基隆經驗」的關鍵累積:「以設計改變城市,重現港灣城市空間特色魅力」。

微笑基隆:場域再生賦能加值/劉建億

基隆社區規劃師計劃主持人劉建億;攝影/吳宜晏

基隆社區規劃師計劃歷經近年來的累積已完成112處的社區空間改造點,誠如上一場徐處長分享時提到:「Urbanism=都市好生活」,如何讓市民從空間改造過程中提升生活素質,進而開心且「微笑」就成為基隆社區規劃師計劃的重要目標,因此「微笑基隆」就成為基隆社區規劃師多年來的口號,也是在推動計劃時的目標。

另外基隆社區關係緊密,近年來隨著改造點越趨出現後發現得以從點到線甚至是面的串聯及擴張的機會,因此基隆社規師計劃也從單一的社區生活改造點的操作,在部分社區得以進一步實驗作為「地區規劃」的前期盤點工作,在協助社區改善生活環境過程中,也成為協助公部門盤點社區民眾空間需求,及協助整合地方區長議員等進行社區空間改造議題的前期規劃,同時也作為公部門與社區民眾溝通重要空間政策的平台,這也成為後續基隆社區規劃的進一步實驗及發展的方向。

「社區規劃」的觀念開始於台北市於1999年首先提出社區規劃師制度,試圖整合社區與政策、法定計畫。內政部營建署於2001年再納入並推廣至台灣各縣市。從這張圖可以看到,「社區規劃」在制度上的功能,是希望作為政府相關空間政策推動與悠關社區生活觀念溝通間的橋梁,其中所說的空間政策從國土計畫、都市設計、都市計畫,到如後巷空間、河域治理及水文紋理等,都是「社區規劃」溝通事項。

「社區規劃師」制度的基本概念在上述前提下,往下落實成為針對社區空間尺度議題提出引導性作法、僱工購料/居民參與,提昇社區主體性及解構或重新組織社區關係網絡等,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將參與空間規劃的主導權力,透過參與的機制從「專業者」到「非專業者」,從規劃「指導」到參與「協做」,強化社區民眾由下而上的參與生活環境及空間改造的參與程度。

圖片提供/徐燕興

回到基隆社區規劃師,在進行全市社區規劃推動前盤點基隆社區資源時發現,基隆先天環境複雜多樣性,也造就了全市各區的社區特色,例如為於基隆港周邊的「環港市區」,有觀光及豐富歷史人文,也進一步成為相關如市港再生標竿計劃等重點優先策略地區;位於安樂及七堵的工業城鎮及通勤社區,有條件發展生態社區的「衛星臥城」;位於信義、暖暖、七堵、中山以農為主發展「農村坡地」;港邊山城及七堵暖暖延伸到新北市的「山城聚落」,及以大武崙、外木山、和平島、八斗子等漁港周邊為主的「海灣漁港」等。而以上依照地形等天然環境所作的分類,也進一步造就生活其中民眾的社區空間特質。

圖片提供/劉建億

「微笑基隆」基隆社區規劃師計劃推動核心精神為「關係創造」、「職人發掘」、「跨域合作」及「公私協力」,如上述所提「社區規劃」理念,透過參與的機制從「專業者」到「非專業者」,從規劃「指導」到參與「協做」等,也因此過程中秉持著爭取社區的認同,強調素人社區也能從零開始,透過民眾實作參與將社區關係再鏈結及擴大。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在「關係創造」上,近年透成完成許多社區交流空間,從社區閒置空間美化、公共設施升級到回應公共的共創等理念推動,為的就是從社區空間美化動手作,讓民眾對自身生活環境改造能有所感後,在進一步連結其他社區關係。過程中也進一步將社區規劃精神帶入校園,從活動開始導入開始,藉由學校與家長會合作進行社區規劃師空間改造提案,後續進而納入制度促成台灣首次將學校正式列入可提案單位的社規師機制。過程中我們發現因為基隆開發較早,學校開闢密集,也因此基隆社區環境與學校空間緊連是一大特色,為將一起生活的夥伴環境能有所連結,因而進一步促成許多社區與學校共同提案的環境改造點,將彼此關係能更加緊密結合。

圖片提供/劉建億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在「職人發掘」上則是挑選具有潛力之社區職人協請參與「社區工班輔導團」,邀請具備專業技術、願意跨區協助社區、有耐心教導參與者等能力及特質的社區職人,於社規師培訓課程、開工會議時進場,透過引導參與、與夥伴們協力完成如木工、植栽、泥作及拼貼等專業工項外,也協力弱勢修繕為誘因,秉持雇工購料精神,材料費用由政府單位補助或居民共同負擔等方式,開展弱勢修繕協力工作,嘗試擴大社區工班能量。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在「跨域合作」上則強化基隆社區社群串連與資源整合,基隆社規師輔導團隊扮演在地社區、在地議題社群、市府跨局處單位及處內相關計畫的銜接平臺,讓資訊、觀念及資源得以精準的進入需要的社區,首創社區規劃、社區營造及社會福利等「社規+社造+社福=三社一體的夥伴關係」,進一步協助對接社區夥伴的生活。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廖珮璇

「公私協力」則從學校參與社區規劃角度切入,以八堵國小為核心,結合學校公益課,展開可遊樂空間討論與公民教育行動,進一步促成「八堵車站周邊地區生活圈願景地圖」外,並入圍2021金點設計獎複選階段。另外也藉由暖暖老街地區提案點群聚效應,透過一系列的地區規劃討論會議及工作坊完成「暖暖老街地區初步地區規劃願景」,從中盤點出暖暖老街地區公部門政策及在地社區社群關注議題,進一步讓社區規劃師計劃成為「公私協力」平台的實驗行動,也藉此回應過去推動「社區規劃」制度的初衷。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社區規劃共創平台會議」是每年都會進行的重頭戲,主要是作為公部門、專業者及社區夥伴瞭解各自進行計劃的主要平台,邀約正進行中的各重點策略區以及整體性規劃計畫之規劃團隊,請益與交流各策略區之重點推展政策,也邀請績優社區夥伴,在後續周邊社區拜訪與提案過程中,引導可能與政策相互結合與呼應的潛力社區提案,最後透過相關社造業務單位,包括文化局、社會處聯席討論,至找出加乘的可能性,創造「城市共創的制度願景」,強化社區民眾由下而上的參與生活環境及空間改造的參與程度。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建立培力平台」帶動職人協力進而媒合社區人才資料庫,「整合社造/ 社福/ 社規」以三社一體的概念對接社區軟硬體需求,及「以共創進行不同尺度的對話」,讓政策研擬與社區生活持續整合,就成為基隆社區規劃師的具體作為,也是持續「共創基隆」的核心價值所在。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圖片提供/劉建億

【延伸閱讀】

「2021臺南築角創意營造計畫成果發表會」長短樹公園團聚展演「用力做的小事」!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300247

專訪基隆市都發處長徐燕興:期待「擴大參與」能成為基隆改變的核心動力!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86355

小兵立大功!基隆社規師受邀德國「台灣行動!Taiwan Acts!」建築展「共創基隆」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95138

因為「社規」我們相遇/2019微笑基隆成果派對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169977

基隆社規師計畫正式啟動 創意實作引導居民參與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24975

改變基隆,從「小景點大改造」開始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22912

【延伸資訊】

Vision Thinking 看好基隆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V.T.Keelung

基隆市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milingkeelung

臺南築角-社區營造大賽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CornerLandscapeDesign/

==========

撰文、攝影、編輯/吳宜晏

圖片提供/徐燕興、劉建億

更多文章請看《建走大叔》

https://www.xinmedia.com/column/authors/B00015

基隆台南社區營造
No author...
VIDEO
武陵農場梅花林野餐趣~匈牙利美女、馬來西亞台客一日快閃武陵 看 #國寶魚 #櫻花鉤吻鮭 品味 #高山泉水咖啡
本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