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王福瑞《移動的聲林》:聲林再造計畫

By 欣攝影2015/10/13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從聲林到森林,從無機到有機,從聽見、看見到感受空間。圖/王福瑞 提供

「閉上眼,你所能看見的其實更多。」如同《小王子》中,狐狸對小王子所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必須要用你的心。」這次,透過欣攝影X欣音樂特別企劃,帶領您一步步進入視聽感知的「心」想空間。

聲與光
王福瑞,長年致力於聲音藝術、數位藝術的創作與推廣的聲音藝術家。今年9月在新北市藝文中心「新媒體藝術雙個展」,他造了《移動的聲林》:一座閃耀千個星點的聲林。

這座矗立在城市一隅的聲林從哪裡來?王福瑞說,它從過往作品延伸而來。他將2010年《雲端下的聲林》250顆的「聲點」擴大、延伸至1000「棵」《移動的聲林》,種在這個位於板橋藝文中心的地下空間裡。甫進展場,那些布滿空間的上千光點隨機閃爍,挾帶嘶嘶作響的音頻,反覆迴盪其中。只能說「聲點」型態沒有既定樣貌,它就好像水一樣,隨著盛裝容器(空間)的差異變換、撞擊進而迸發出不同的感官體驗。但那些體驗會是什麼?王福瑞沒有說破,因為唯有親身參與才能找到答案。

從聲林到森林,從無機到有機,從聽見、看見到感受空間。流動聲光或緩或急,一再觸發記憶,進而勾勒出現下所感。為了更深入瞭解藝術家的創作構想,以下將透過問答方式,與藝術家展開一場有趣的思辨及對話。

圖片說明:《移動的聲林》:一座閃耀千個星點的聲林。圖/王福瑞 提供

圖片說明:布滿空間的上千光點,隨機閃爍。圖/王福瑞 提供

圖片說明:驅動聲音的電流,同樣也能觸發光。圖/王福瑞 提供

Q:身為一個創作者,每件作品為的是傳遞個人思維的重要媒介,那在《移動的聲林》中,您想要闡述的是什麼?又或者是說對您的聲音裝置作品來說,空間、聲音與光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安排的呢?

對我來說聲音是每件作品的主角,這是無庸置疑的,正因為聲音本身即有穿透力的特質,所以它與空間互動上相對來說是十分密切的。我想,我所追求的即是透過聲音在創作空間的雕塑過程。至於那個雕塑會呈現什麼樣貌呢?這部分我希望留給觀者自己去感受,因為每個人對這個空間的感知、串連的記憶情感、所觸發的狀態都不會相同,沒有個既定答案。

此外,視覺(光)、聽覺(聲音)與空間的交互作用,在作品中不再是固定的,就像作品名稱「移動」一樣,它其實是持續流動的。因為當我們看見光再聽到聲音,跟單純聽到聲音會有很大的不同,實際上我想要營造的會是趨於一種「共感效應」情境。

圖片說明:視覺、聽覺與空間的交互作用,在作品中不再是固定的。圖/王福瑞 提供


Q:雖然「聲林」再造計劃是從聲音開始,那與之搭配的「視覺」又是如何規劃與考量的呢?

創作《移動的聲林》的出發點,我其實是從擁有上千聲音的喇叭在空間裡流動的幻想開始。但如何讓聲音在眾多元素並存的空間中,找到相對應的重要位置,便是首要考驗,我也為此藉由亂數並帶有刺刺的音頻,來達到這個效果。

那視覺,也就是光的部分,我則著重在「讓觀眾親身進入作品空間」。但該怎麼達到這樣的目標呢?首先,我不希望用打燈的方式呈現,因為那不但會破壞我欲塑造的空間氛圍,再者那也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於是我便設想到驅動聲音的電流,同樣也能觸發光的原理。其實對電流來說,「光與聲音」都是同樣運作的模式,兩者相互呼應的狀態下,便構成我上述提到的共感效應。

Q:我發現到開幕當天您在現場搭配表演的音樂是雨聲嗎?您在創作一件作品時,是在創作的當下就已經設定好該搭配何種音樂嗎?

當天我在表演時,選擇素材是環境音,中間的那段的確是偏向於雨聲。但其實我是想要營造出一種氛圍去襯托作品本身,因為這件作品每個聲點所發出的聲音,屬於電子的類型,我為此搭配較軟性的音樂加以中和。

至於在創作一件作品時,我不會刻意搭配音樂。通常是為了讓作品增加表演性質,以達到擴充效果才會刻意安排,因為聲音裝置相對來說它是中性的,基本上我只是提供一個場域,讓人們自由延伸。表演目的,主要只是為了表現、傳遞我對此件作品的個人情感。

圖片說明:創作《移動的聲林》的出發點,其實是從擁有上千聲音的喇叭在空間裡流動的幻想開始。圖/王福瑞 提供


Q:那既然作品就稱為《移動的聲林》,是否有考慮過直接將展場移至戶外,也就是一個無牆空間呢?

當時確實有考慮過這樣的展示形式,例如在廢墟(笑)。為此,先前也嘗試製作過一個簡化版本,但由於台灣氣候潮濕的關係,放置在公共空間的作品就必須考量到防水,這是比較需要重視的部分。但倘若能完成,相信一定是很棒的聲光體驗。

圖片說明:《移動的聲林》展覽現場。圖/王福瑞 提供

王福瑞提到,他創作來源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我習慣將突然冒出的任何想法一一記在本子上,然後反覆思考那些構想該如何發展成一件作品。所以事實上,我每件作品都醞釀蠻長一段時間。」


會有創作瓶頸嗎?他說以創作《移動的聲林》來說,從開始的小規模實驗、簡化版本一直到最後的完整樣貌,都是不斷嘗試、修正的成長過程。有趣的是,針對某件作品所延伸的解決方案,在創作越來越多作品時便會發現那種種關係,其實都是相互影響的,不只是直線式的作用而已——「透過不斷創作,來解決創作困境。」

圖片說明:噪音帶給我更大的自由。圖/王福瑞 提供

純粹聆聽、觀賞的型態越來越少了?
置身藝術家創造的聲林空間,咀嚼對話字句、來回欣賞《移動的聲林》的同時,對應聲光作用衍生的記憶感知,如同淋過熱水的毛孔,異常敏感;我於是閉上雙眼。令我訝異的是隨即而來的黑,竟意外讓空間一再擴大,沒有侷限,縱使此起彼落的聲音環繞四周,忽明忽暗的光隱隱閃動,心卻很定很靜十分專心。

對於置身在各種不同聲音、視覺環境的我們來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儼然成為常態。深感都市生活形塑下的「忽略」型態,王福瑞還曾透過錄製一百天的通車過程(台北車站至關渡),壓縮成單一音軌,作為自我反思的路徑——關於「專注」的課題。然而,也是這股專注,讓他縱使身處喧囂場域,依然能創造出專屬個人的一處寧靜。

專注與自由
在王福瑞的身上,我看見了藝術家的偏執、對生活的細膩體現與細水長流的創作情感,更學到了「當你深愛一件事物時,請保持『專注』;因為專注,才不至於錯過。」

「噪音其實帶給我更大的自由。它對我來說不只是形式,而是讓我能更自由去選擇創作的關鍵。當你都能接受噪音的音樂形式了,那還有什麼是不能嘗試的呢?」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欣傳媒,不得轉載

移動的聲林新媒體藝術藝術家專訪王福瑞噪音酸鼻子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