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一一重構:楊德昌」7/22北美館、影視聽中心登場 從劇本、分鏡圖等創作脈絡帶你走進楊導的沉浸式影音世界

By Jimmy2023/07/21
article cover

2023年邁入下半年,重磅展覽也陸續登場,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影視聽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共同策辦「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為知名臺灣電影導演楊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除了呈現歷來最齊全的楊德昌電影創作系列以及特別主題放映,同時以沉浸式展覽引領觀眾走進楊導的電影世界,7/22至10/2分別以影展與展覽同步於兩館進行,邀請民眾一同走進「臺灣新電影」代表導演楊德昌的創作世界。

圖楊德昌於《獨立時代》工作照;圖來源/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9年,楊德昌導演遺孀彭鎧立女士與當時的國家電影中心(現影視聽中心)洽談《獨立時代》與《麻將》2部電影的數位修復事宜,並寄存一萬多件從未公開的珍貴楊德昌相關電影文物,當中完整保存楊導從中央電影公司,到自立門戶開設公司時期的電影筆記、作品企劃書、劇本、書信、製作文件及眾多影音資料等,這些珍貴的文件皆銘刻著已故導演各個生命階段的特殊性與重要印記。

「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影展,將在「理性的靈魂:再見楊德昌」單元重映大師經典。圖為《一一》劇照;圖來源/傳影互動提供

影展選片也收錄楊德昌創作初期的代表作,能看到資深影人們早期於大銀幕的精彩演出。圖為《海灘的一天》劇照;圖來源/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楊德昌是台灣電影發展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但楊導並非出身自電影本科系,而是主修電機工程,直至赴美留學時在南加州大學學習研究電影一年,開始了楊德昌對電影的契機。返台後的楊德昌於《光陰的故事》一片展現各方面的創新嘗試,至此與侯孝賢齊名,成為了1980年代標誌臺灣獨特電影文化開端的「臺灣新電影」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為國際矚目與認識的先驅者之一。

楊德昌身處現代化進程下的變動時代,關注都會生活情狀及經驗,對普世價值的探問與省思引人反響。楊導擅長以表現手法大膽、慧黠且具理性思辯的表現手法、豐沛的創作能量與自成一格的影像語言闡述嚴肅題旨,帶來創新電影實踐,作品獲獎無數,包含第2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恐怖份子》、獲第2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及第3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第31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獨立時代》、獲得第46屆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及第9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麻將》,《一一》則讓楊德昌一舉成為首位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臺灣影人。2007年他獲頒第44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一一》則名列英國電影協會(BFI)影史百大片單之中。

2001年,楊導接受《數位時代/Business Next》雜誌採訪,由陳炳勳攝影師拍下此照;圖來源/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獨立時代》拍片現場,楊德昌騎著腳踏車來回逡巡;圖來源/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一一重構:楊德昌」將透過首度曝光的重要文獻與影音檔案,於北美館立體呈現楊導之電影創作脈絡,從劇本之各個修訂版本、人物關係圖等,得以一窺其創作理路及對角色刻劃之著力;從分鏡圖、場記表等文件,以及劇組側拍紀錄,讓我們得以揣摩其於電影拍攝現場的工作樣態。除了執導影視作品,楊德昌曾編導過多部劇場作品,本次將展出《如果》、《成長季節》、《九哥與老七:九七狂想》,以及與香港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合作《實驗莎士比亞:李爾王》之劇本、相關手稿與文件、演出錄影等。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本設定;圖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彭鎧立提供,寄存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影視聽中心歷經近三年相關文物的造冊、整飭、數位化及研究後,與北美館攜手合作,由彭鎧立女士擔任首席創意顧問,回顧展覽由王俊傑館長與電影學者孫松榮教授擔任策展人,影展則由影視聽中心策展人林木材策劃,共同向這位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國際導演致敬。展覽奠基於楊導的精彩傳世之作,及較少被提及之劇場作品,乃至尚未實踐的眾多計畫,透過7個主題:「時代的童年」、「略有志氣的少年」、「城市探索者」、「多聲部複語師」、「活力喜劇家」、「生命沉思者」、「夢想實業家」回看楊導給予當代電影的瑰寶。展覽除了側重他在美學、文化及歷史批判等面向上的重要成就,更透過回應其電影美學與創作意圖的跨域展呈,帶領觀眾走入一個蘊含楊導創作能量與理念的沉浸式影音世界。

「時代的童年」回溯楊德昌的生命歷程(1947–2007),並交錯同時期重要國際事件,帶領觀眾了解其始終秉持之童年純真與對理想之熱切懷想。執此信念,他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皆試圖對變動的世界做出回應,更於30歲後捨棄了在美國擔任多年的電腦系統軟體設計師職位,毅然決然返臺投入電影創作,嘗試從中呈顯其世界觀與理想。

「略有志氣的少年」以改編60年代臺灣社會案件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核心,切入楊導作品的關鍵題旨之一「少年」;以少年作為隱喻,電影不僅觸及天真爛漫的情愛與憤世嫉俗的衝撞,更映現新世代在政治與社會瀰漫恐怖氛圍的年代下遭逢的頓挫。除了電影道具、工作文件手稿如角色設定、劇情因果關係結構、分場對白等,本區特別呈現未曾曝光之珍貴試拍影片;另也展示1980年代初,楊德昌導演生涯之始,以少年為題材的劇本,如《天才少年》以及《略有志氣的少年》等。

「略有志氣的少年」展區一景;圖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城市探索者」由「城市」與「女性」雙線題旨交織而成,圍繞著《浮萍》、《指望》、《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至《恐怖份子》這幾部作品,其中描摹都會女性追尋自我過程中的現實與幻夢、失落與蛻變,觀者可循著楊導反覆附註謄寫的筆跡,在手稿中一窺每部片的多重版本。此外,展區中擷取自上述電影的片段重新編排成7頻道影像,組成時而呼應、時而錯落的影像篇章

「城市探索者」展區一景;圖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多聲部複語師」彰顯楊德昌於電影中,以音畫錯置,或不同聲音堆疊所建構的複數聲景。楊導受德國新浪潮電影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啟發,開啟了電影導演之路;本區節選楊導朗讀荷索的旅途日記《冰雪紀行》長達近兩小時、極富情感的珍貴錄音,與《海灘的一天》等電影的部分片段交疊,透過聲音與畫面的穿插,層層遞進楊導生命經驗與創作的融匯過程。

楊德昌與韋納?荷索於1995年舊金山國際電影節相見歡;攝影/Pamela Gentile。© Pamela Gentile/SFIFF

「活力喜劇家」聚焦楊德昌創作生涯中後期劇場與電影的密切關係。1988年楊導開始於國立藝術學院(現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兼課,教授「電影原理」,隨後起用學生為演員及幕後班底,亦影響了之後的創作方法。在此區也看到楊導較少為人知的劇場作品,如獨幕劇《如果》與七幕劇《成長季節》,後發展成他稱為「新活力喜劇」的電影《獨立時代》,詰問臺灣如何從儒家文化與中外政經形勢的夾擊中突圍,隨後的《麻將》更直探臺灣社會因邁向高度資本化而導致的全民精神危機。而楊導對「香港回歸」議題的關注,則讓他兩度受「進念.二十面體」劇團邀請至香港創製兩部獨幕劇:《九哥與老七:九七狂想》與《實驗莎士比亞:李爾王》。此區展示四部演出之完整紀錄影片及劇本等幕後文件,與《獨立時代》與《麻將》相關工作文件等,得以相互參照楊導遊走於劇場與電影之際的創作理路。

「生命沉思者」從楊導對於科技與人文核心命題的思考,牽引出其於事業晚期跨足動畫製作之創舉。就在享譽全球影壇的《一一》將他推向事業高峰之際,楊導推出鎧甲娛樂系列網路動畫,敏銳地用數位媒體呼應世界趨勢,如《情人之路》、《國傢俱院》等,而未完成動畫長片《追風》是以北宋畫卷形式橫向展開的武俠動畫、《小朋友》則是小孩與動物之間的真情故事。

「夢想實業家」作為展覽的最終站,透過數十個楊導未拍攝的電影劇本或綱要展現其旺盛的創作動能與未竟之志,及其對於電影從未停歇的深刻反思,如《暗殺》、《婊子無情》、《小五與傑克》等未能撥放於大眾眼前的作品都將在此區亮相;展區也展示了楊導關於電影理念的書寫與表述:〈楊導20講〉、〈我和建築共八項筆記〉等,亦邀請七位國際影人:導演荷索、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岩井俊二(Shunji Iwai)、濱口?介(Ryusuke Hamaguchi),資深影評人東尼.萊恩(Tony Rayns),演員一成尾形(Issey Ogata)、張震,追敘關於這位獨特導演的回憶及其遺世的反響。


圖左為《海灘的一天》分鏡腳本,圖右為《獨立時代》人物關係漫畫圖;圖來源/國家影視聽中心

「一一重構:楊德昌」除了在北美館會以展覽的形式呈現,影視聽中心同時舉辦的回顧影展,將以楊德昌導演的電影創作全系列為主。此外也企劃特別主題,試圖從不同角度重現楊導的電影世界與創作思考:例如「楊德昌的十大電影」,即規劃放映其1992年應英國電影協會Sight and Sound雜誌邀請所推舉之影史十大佳片,包含啟發其以電影創作為職志、韋納.荷索的《天譴》,以及亞倫.雷內的《我的美國舅舅》、伍迪.艾倫的《曼哈頓》等;「特別放映」 選映由是枝裕和所拍攝,以楊導為主角的紀錄片《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與楊德昌》,以及對楊德昌別具意義的動畫電影《原子小金剛》1960年版本,呼應其自幼對手塚治虫漫畫的喜愛與受到的啟發。

楊德昌回顧影展放映場次表預計7/7於影視聽中心網頁與社群媒體公布,7/12於OPENTIX系統開放影視聽中心會員優先購票,7/14日全面開放販售。此外,展覽開幕的當周周末(7/22?7/23)將於北美館舉辦論壇,邀集國際重量級影人與學者如法國《電影筆記》前主編、知名電影學者Jean-Michel Frodon、荷蘭EYE電影博物館展覽總監Jaap Guldemond、東京都攝影博物館策展人田?博子、M+博物館香港電影及媒體外聘策展人李焯桃、香港資深影評人舒琪、紐約動態影像博物館(MOMI)策展事務副總監Barbara Miller等,與國內知名編劇、演員及導演等針對兩大主題「電影與美術館」、「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展開討論。論壇共計兩場專題演講、四場座談,預計於7/10早上10點開放報名,詳情請見:https://www.tfam.museum/yiyiey

圖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國家影視聽中心

▌「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資訊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A&1B展廳
  • 日期|2023/07/22 ? 2023/10/22
  • 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17:30/週六 9:30?20:30(週一休館)

「一一重構:楊德昌」國際論壇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視聽室
  • 時間|2023/07/22(星期六)10:30?17:00、2023/07/23(星期日)10:30?17:30
  • 報名連結|報名點我(2023/07/10 上午10:00 開放報名)

==========

編輯/林郅

一一重構:楊德昌北美館影視聽中心展覽
VIDEO
匈牙利美女&加拿大帥哥尋找金門風獅爺
本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