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建築攝影 - 海面上漂浮的冰山 挪威特羅姆瑟大教堂

By 欣攝影2015/05/05
article cover

北緯近70度,人口約為7萬人的挪威最北大城特羅姆瑟Tromsø是冬季最適合看極光的城市之一。這個鎮上有座極具盛名的地標,是由挪威建築師Jan Inge Hovig受到當地北極冬日風景與極光?發,於1965年完工的傑作 - 特羅姆瑟達仁教堂(Tromsdalen Church)。

圖片說明:白色獨特的造型,不論是在城市的哪個角度望,都不會錯過這個坐落在山谷中顯著的美麗地標。(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Asbj?rn Floden)

教堂位置落在特羅姆瑟橋旁的小丘上,名稱中所指的Tromsdalen其實是位於本島上的小村莊,透過特羅姆瑟橋與特羅姆瑟島Tromsøya連結。不同於主島大教堂,特羅姆瑟達仁教堂以當地挪威語稱為Ishavskatedralen,或稱最廣為人知的北極大教堂(Arctic Cathedral),也因其白色獨特的造型,既像船屋又像冰山,彷若海面上漂浮的冰山,不論是在城市的哪個角度望,都不會錯過這個坐落在山谷中顯著的美麗地標。

圖片說明:其造型既像船屋又像冰山,彷若海面上漂浮的冰山。(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Harald Groven)

北極大教堂的歷史沿革

1955年11月17日這天是個重要的里程碑,特羅姆瑟市政府常務董事會決議應該撥個地點出來建造新教堂,與此同時成立規劃委員會,決定教堂建築應要有葬禮禮拜堂與法衣室等附屬空間。 於1946年挪威理工學院完成學業的Jan lnge Hovig在1957年夏天完成了教堂草圖,1960年2月8日發佈了新的教堂修訂計劃,根據皇家法令由國務委員會 在1962年11月9日通過了建設規劃的最終設計,1964年4月1日開始了建設工作,落成後一個月的1965年12月19日由主教Monrad Norderval為其祝聖。

圖片說明:極光在教堂上方舞動,非常亮眼。(圖片來源:李德惠 提供)

北極大教堂的建築設計

就像是座覆蓋白雪的小島般,在設計與建造方面,由11塊上了珍珠灰色釉鋁版混凝土板磚層疊包覆,並從屋頂一路下斜到地面,面對西方的大門高35米,從遠處遙望彷彿就像個連接許多三角形的龐然巨型建築物。投射燈與日光燈管沿著窗戶照亮了教堂外面和內部,讓巨大又顯著的十字架位在透明玻璃裝飾的西牆外,宛如整座教堂的支柱。

圖片說明:在設計與建造方面,由11塊上了珍珠灰色釉鋁版混凝土板磚層疊包覆,並從屋頂一路下斜到地面。(圖片來源:涵婷 提供)

面對特羅姆瑟橋的西側入口頂端,白色諾大的十字架門面後,有兩座對教堂來說最重要的鐘,分別採用O.Olsen&Søns製鐘公司在1965年夏天於瑙恩所製,最大的鐘直徑118厘米,重達1050公斤,音高F1。 小鐘則重達570公斤,直徑99厘米,音高是G Sharp1。兩座鐘分別以聖經與鴿子裝飾,並很有意思的將聖經內容在鐘上題字:「聽我,眾人(hear me,all of you 馬可福音7.14節)」與「我的民呀!你當聽( Hear,Oh my people .詩篇81.8節)」。若不仔細發掘其實並不容易發現,藏得十分隱密,可能當自動敲擊系統響起,在耳邊環繞時,你還到處張眼尋找傳統教堂鐘樓的位置呢!

圖片說明:兩座鐘藏得十分隱密,可能當自動敲擊系統響起,在耳邊環繞時,你還到處張眼尋找傳統教堂鐘樓的位置呢!(圖片來源:涵婷 提供)


走進寧靜的室內,雖需購票,但整個空間所呈現的美,遠超過票面上的價值。佔地900平方米的空間可容納約720人,左右兩側分別為服務台與通往面積達1,020平方米地下室的樓梯。在寒冷冬天作禮拜前,大家可先將外套懸掛於此,地下室並附有洗手間,至於原本規劃的葬禮禮拜堂已被改造成演講廳,只不過還具有作為葬禮之途的空間功能,此外內部還有幾個房間與含廚房和衣櫃設施的法衣祭具室等附屬區域。

圖片說明:北極大教堂以樸素和簡潔為題。(圖片來源:涵婷 提供)

針對內部風格的呈現,北極大教堂以樸素和簡潔為題,特別由Målselv-Møbler和 Thorheim Snekkerverksted以淺色橡木所設計出長凳、聖洗池、祭壇,以及挪威手工藝協會送來了婚禮用的椅子與大部份的祭衣,其它像是銀製的洗禮盤和洗禮壺,也都刻劃上象徵聖靈的鴿子,至於酒壺與內部以金箔裝飾的聖餐杯和聖體容器則都刻上十字架。

圖片說明:祭壇上備有兩大兩小銀製的支狀燭台,皆以十字架裝飾。(圖片來源:涵婷 提供)

祭壇上備有兩大兩小銀製的支狀燭台,皆以十字架裝飾,至於裝飾在祭壇中間由Bjørn Østern所設計的十字架,在過去也曾於幾個主要的金匠展覽會上供人展示。比較特殊的設計在於這具十字架是以兩個管子採用獨具效果的手法來銲接,並於前方分開好讓大家可以一睹內部鍍金的情況。至於原本掛在葬禮禮拜堂由Else Paulsen 設計的黑白雙色祭壇罩布,以光環環繞的十字架造型與花朵和星星裝飾著主題訴說著「主是好牧人」,並以約翰福音11.11來題詞:「好牧人為羊捨命。」

彩繪玻璃下的迷人風景

不論外觀或是內裝皆起簡約風格設計的北極大教堂,在玻璃裝飾上則以夢幻般彩繪馬賽克花窗呈現,而這高達23米,面積140平方米美麗絕倫的玻璃馬賽克正是藝術家Viktor Sparre最突出的作品之一《基督的預示》,總計用了約11噸玻璃於1972年6月25日在東側落成。

圖片說明:寧靜的室內,雖需購票,但整個空間所呈現的美,遠超過票面上的價值。(圖片來源:涵婷 提供)

創作初期,藝術家Viktor Sparre先從灰紙上畫出全尺寸的設計,好讓他能將這些元素一一組合,之後便開始了艱苦的拼圖遊戲,因為這並不像水彩般,調好顏色即可作畫,必須要將切好大小約2厘米厚的單色玻璃逐一修整,以利於其他顏色的玻璃組合,並再三確認每塊花色所呈現的效果是否協調,最後再用鐵與水泥架成的矩形窗戶框型,在將其安置在木頭框內,總計利用共86塊的矩形彩繪玻璃窗來構成這幅巨大的牆面,讓整面東牆轉化成一個光與顏色的海洋。

圖片說明:用鐵與水泥架成的矩形窗戶框型,總計共86塊的矩形彩繪玻璃窗來構成這幅巨大的牆面。(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El Coleccionista de Instante)

製作時,藝術家Viktor Sparre便打定主意要以基督的光榮回歸為題,以彩色的玻璃花窗象徵耶穌基督的歸來,並採用許多圖案細節來貫穿這主旨。在整體的畫面上,他從窗頂的三角端點畫上支代表上帝的手掌,手朝下射出三道光芒,分別貫穿了耶穌、男人與女人,傳達出三位一體的概念,意圖描述出歷史中上帝代表的地位,顯示上帝在完成祂的創作,也呈現出光明征服黑暗的過程,最後上帝降臨。畫中並以許多小圖分別具備闡述不同的目標,包括以光明與充滿力量的基督身影來表示通過並戰勝苦難的征服者,再以人類形體來說明亞當與夏娃狂喜地崇拜與救世主會面,下方更以許多符號來表示上帝已完成創作人類的場景。下的區塊則是描寫人類的一些事蹟,Viktor Sparre用鐵絲刺網和頭骨見證戰爭和其造成的折磨,還特別繪出錘子、釘子和骰子,藉此表示當上帝之子第一次降臨世上時,人們是如何對待他的,另一部份則可以看見聖經,時鐘和教堂的道路,其中時鐘落在5至12點之間,提醒著大家現在是人類歷史的最後階段,雖然我們還有時間,但在指針轉向12點之前,我們應該找到愛與救贖的方式,就像末日時鐘般,警告著我們,卻也讓我們看到上帝想傳達的理念。

圖片說明:藝術家Viktor Sparre最突出的作品之一《基督的預示》,總計用了約11噸玻璃於1972年6月25日在東側落成。(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El Coleccionista de Instante)

不過,除了靜謐簡單的設計傳達出教堂的美好外,北極大教堂還有個令人期待的活動,那就是迴響在寧靜空間中的午夜音樂會......TEXT│涵婷

版權屬欣傳媒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教堂挪威特羅姆瑟旅遊攝影建築攝影北極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