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旅行

古巴 那一個時間忘記前進的國度 去一個你不想離開的地方

By 欣旅遊BonVoyage2015/04/23
article cover

007電影《誰與爭鋒》裡,許多有錢人捧著大把銀子,來到古巴哈瓦那一間基因臨床診所,透過DNA重組療程,就能改變病人的外貌與健康。而真實世界的古巴,根本不需要這樣的診所,旅人們只需親自造訪一趟,好好來一根雪茄、一杯蘭姆酒,讓道地的古巴酒精與尼古丁進入血液裡;好好欣賞眼前這停留在上個世紀生活模式的國度,讓當地人民用熱情的歌聲與舞蹈,來教你如何重新檢視生活裡最重要的快樂元素......你很快就會發現,身體裡的DNA、大腦的思考模式,早就不知不覺地被「後天混血」了,就像花了1/3生命住在這裡的大文豪海明威一樣,古巴肯定是你一輩子戒不掉的癮頭。(推薦閱讀:漫遊古巴,細數加勒比海的夢幻與哀愁

圖片說明:哈瓦那襯著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物。(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Bas Boerman)

1998年電影《樂士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讓世人得以窺視哈瓦那(Havana)的神秘面紗,一輛輛在海岸公路Malecón行駛的老轎車,後頭襯著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物,加上令人沉醉的古巴音樂與雪茄、蘭姆酒......這些畫面成了哈瓦那街道最標準的印象。

圖片說明:哈瓦那街道滿是古董車。(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Arturo Sotillo)

當年美國對古巴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禁運政策後,昔日的紙醉金迷一下子全褪了色,奇異的是,自此之後,古巴的時光好像進入一個流速極度緩慢的空間似的,明明已經又過了半世紀以上,這些50、60年代的老爺車們,依然勇猛地稱霸街頭,也讓哈瓦那有了「世界古董車博物館」的稱號。「連我們美國本土要看到這種車都很難了!」一位來自美國的觀光客看著這些比他還老的古董車,也不禁嘖嘖稱奇如此說著。(推薦閱讀:新七大「奇蹟」城市 你2015的旅行新目標

圖片說明:這些50、60年代的老爺車們,依然勇猛地稱霸街頭,也讓哈瓦那有了「世界古董車博物館」的稱號。(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Gerry Balding)

圖片說明:海岸公路Malecón。(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Howard Ignatius)

大家常說古巴人心中有3個神:耶穌、切格瓦拉(Che Guevara)、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前兩者可以理解,不過為什麼一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文豪會變成他們心目中的神?這個問題直到去了哈瓦那兩家海明威常去的酒吧,以及郊外海明威的別墅之後,才終於得到答案。原來,只要經海明威「加持」過,就像經過認證般,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朝聖。畢竟,誰不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令人動容的美景,能讓他寫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巨作《老人與海》?誰不想一嘗讓海明威流連忘返的瓊漿玉液?

「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我的mojito在La Bodeguita小酒館裡,我的daiquiri調酒則在El Floridita裡。)海明威如是說。

圖片說明:一進哈瓦那酒館「La Bodeguita del Medio」,就看到人群擠在吧台前等著點一杯mojito。(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Álvaro Remesal Royo)

這句話也成了哈瓦那酒館「La Bodeguita del Medio」的招牌。一進門,就看到人群擠在吧台前等著點一杯mojito,如果你夠幸運,找到一個吧台位子坐著,就可以好好欣賞酒保的技術,順便偷學幾招mojito好喝的秘訣。薄荷葉勁涼的香氣與檸檬的清爽,減去了蘭姆酒高酒精濃度的嗆辣,那留在舌尖上沁甜的感覺,讓人就此念念不忘,尤其當你發現離開古巴之後,再也不知道上哪兒去找到一樣的味道時,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海明威會成為常客了。

圖片說明:哈瓦那的酒館──「LaBodeguita del Medio」,海明威認為最好的mojito就在這裡。(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Gabriel Navas)

另一間海明威最愛的「El Floridita」,華麗的裝潢訴說著當年的風情萬種,酷酷的老酒保身上別滿了大大小小的徽章,一臉嚴肅但動作流利地展現其專業技術。曬了一天太陽後,來上一杯冰冰涼涼的daiquiri,暑氣全消,連五臟六腑都覺沁涼暢快。

海明威的盛名當然帶來源源不絕的顧客,而始終不變的幸福滋味,更是擄獲顧客味蕾最重要的原因。一尊海明威的雕像坐在吧台角落,靜靜地看著這些前來「朝拜」的觀光客與一刻都不得閒的酒保們,不知怎地,海明威的微笑似乎有些得意的成份......

古巴調酒的魅力,在於使用了當地最有名的蘭姆酒為基底, 比起龍舌蘭酒, 以甘蔗製成的蘭姆酒,嗆辣中帶著溫潤的尾韻與香氣,更能與果汁完美結合,當然,這也得歸功於古巴興盛的甘蔗種植經濟。當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誤把古巴當作日本,卻也為此地帶來了甘蔗,從此甘蔗成了古巴最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並成為世界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其中又以建城已滿500年的千里達(Trinidad),最能體驗甘蔗影響古巴歷史的重要性。

圖片說明:美國對古巴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禁運政策後,古巴的時光好像進入一個流速極度緩慢的空間似的。(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Matias Garabedian)

千里達至今仍然是加勒比海區保存最完整殖民時代建築古蹟的地方, 因此而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漆上五顏六色的矮房、街道上凹凹凸凸的石頭路、騎著馬車送貨的工人擦肩而過......彷彿時間從來不曾前進過。18世紀後半,千里達的糖業經濟繁榮發展,成為蔗糖的貿易主要中心,該城鎮也成為當時古巴最富有的西班牙大地主居住地。從千里達到約20公里外的甘蔗谷(Valle de los ingenios)一帶,可以看見古巴甘蔗莊園的最佳歷史寫照,當時為了發展蔗糖農業,除了從非洲引進大量黑奴勞工之外,還專門鋪設一條鐵路供運輸用,現在遊客們依然可以搭乘這古老的蒸汽火車前往甘蔗谷。如今,黑奴不再,但當年為了監視黑奴所建造的鐘塔還在,不禁讓人感慨當年地主們享受奢華生活,和黑奴勞役制度不公極大差異的社會烙印。

圖片說明:「說不出來的,我們就用音樂!」黑奴們生活的苦悶與壓迫, 加上思鄉之情,只好透過宗教與音樂獲得宣洩。(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Manuel Castro)

「說不出來的,我們就用音樂!」黑奴們生活的苦悶與壓迫, 加上思鄉之情,只好透過宗教與音樂獲得宣洩,融合家鄉非洲音樂強烈而複雜的節奏, 慢慢就演變成帶點浪漫情懷的倫巴(Rumba)。之後更多歐洲移民遷入,更衍生出許多不同的音樂風格,從Danzon、Salsa、Mambo等,如今的古巴音樂,已然成為當地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無所不在的音樂,隨著節奏擺動的舞步,讓人著實體會到真正「無動不舞、無聲不歌」的境界,令人為之著迷。

圖片說明:無所不在的音樂,隨著節奏擺動的舞步,讓人著實體會到真正「無動不舞、無聲不歌」的境界,令人為之著迷。(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Bryan Ledgard)

圖片說明:「說不出來的,我們就用音樂!」黑奴們生活的苦悶與壓迫, 加上思鄉之情,只好透過宗教與音樂獲得宣洩。(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Cheikh.Ra Films)

海明威太愛哈瓦那的風華絕代,不僅置產長住,還常說自己就是個古巴人。而另一個不是古巴人,卻改變了古巴歷史的, 就是革命之神──切格瓦拉(Che Guevara)。Che的頭像在古巴街頭出現的次數,絕對遠超過耶穌基督。想要了解Che的生平,想知道當年他與卡斯楚一起革命的經過,有個被暱稱為「切格瓦拉城」(Ciudad De Che Guevara)的小城你不能錯過。這個城市就是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這裡有Che的博物館、有Che的雕像,還有Che本人。

圖片說明:想知道當年他與卡斯楚一起革命的經過,有個被暱稱為「切格瓦拉城」(Ciudad De Che Guevara)的小城你不能錯過。(圖片來源:洪崇耀 提供)

聖塔克拉拉位於古巴中部,是許多補給送往首都哈瓦那的必經之地。Che在認識了卡斯楚兄弟後,加入古巴革命的行列,1958年政府派遣一列運有大批軍火的火車支援補給,發現火車的Che馬上指揮革命軍將鐵軌破壞,讓火車出軌翻覆。經過此役之後,革命軍帶著充足的火力,勢如破竹般的前進首都哈瓦那,成功推翻並接管古巴政府,革命於是成功。

古巴政府不僅在當地建造了大型的雕像,也建了紀念館來緬懷這位偉大革命領袖。而Che在玻利維亞遇害後,遺體在死後30年後才被發現,古巴政府將Che的遺體運回,在聖塔克拉拉這個對古巴人民來說最有意義的地方,長眠安息。這個城市很小,人們生活也僅夠溫飽,但大家仍堅信著Che當年革命的價值,從他們臉上自信的表情,可以看出日子過得快樂而滿足。

圖片說明:每支長短粗細不同的雪茄,帶有不同的香氣,就像不同類型的帥哥,有的西裝筆挺、有的蓄鬍粗曠、有的斯文秀氣......(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Alexander Schimmeck)

時間拉到196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一天晚上,把祕書叫去,要求當晚要買齊1,000支古巴雪茄,因為他「無法忘情古巴雪茄那股充滿男性氣息的濃郁菸草味」。隔天一早,秘書帶了1,200支上好古巴雪茄到白宮辦公室,甘迺迪看了非常滿意,馬上從抽屜裡拿出禁運令文件簽好名字,即刻生效。

圖片說明:雪茄是個非常個人化的嗜好,就跟美食或音樂一樣沒有絕對標準,所以一定要親自嘗試,不必迷信名牌。(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Bryan Ledgard)

雪茄界常開玩笑說,雪茄只有分兩種:「古巴雪茄、非古巴的雪茄。」進入雪茄專賣店,自然就能理解古巴雪茄的魅力所在。每支長短粗細不同的雪茄,帶有不同的香氣,就像不同類型的帥哥,有的西裝筆挺、有的蓄鬍粗曠、有的斯文秀氣......店員拿出一支上好的雪茄,葉面光滑帶點油亮,焦油味慢慢釋出,就像一瓶上好的XO,層次豐富而且比例完美,濃烈卻柔順。

已故知名雪茄作家Orlando Quiroga曾說,雪茄是個非常個人化的嗜好,就跟美食或音樂一樣沒有絕對標準,所以一定要親自嘗試,不必迷信名牌。因此,我們來到菸草的故鄉──雲尼斯(Viñales)。全世界最好的雪茄菸草就是生長在這片肥沃的谷地,農民們收成菸草後,經過風乾、發酵的過程,就能送去雪茄工廠處理。在這裡,遊客們可以了解雪茄製作過程和歷史,甚至可以親自捲支雪茄吞雲吐霧一番,好好體會一下讓甘迺迪無法忘情的「充滿男性氣息的濃郁菸草味」。

圖片說明:遊客們可以了解雪茄製作過程和歷史,甚至可以親自捲支雪茄吞雲吐霧一番。(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Rene Bastiaanssen)

圖片說明:雲尼斯的手捲雪茄。(圖片來源:Flickr CC授權作者Baz)

TEXT│馬機

※欣旅遊編按:[45個不想離開的地方] 專題,是欣旅遊姐妹誌《一次旅行》4月號授權,不得轉載。2015年4/5出刊!全台7-11、全家、誠品、金石堂、博客來均售,想了解更多
請按此

古巴哈瓦那海明威切格瓦拉古巴雪茄古巴調酒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