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綠博創意構築] 矩陣與亭 漂流木形塑的旅程!

By 欣建築2013/05/01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花樹下」有如花園般,雖是人造的自然,但是可供遊憩於其中。(實踐建築林聖峰老師提供)



編輯 / 吳宜晏

這次策展主題為「漂流之林」,是以漂流木回收為主要素材進行的創意構築,而林聖峰+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及林靜娟+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這二組團隊就是多以漂流木等自然與可回收材料構築而成的地景裝置,同樣的材料,因為不同的創作概念進而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空間趣味。


林聖峰+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的作品名稱為「木石,水路,花樹下」,係運用漂流木、竹、棧板及系統鐵件等自然與可回收材料所構築成的三個地景裝置,主要是企圖呈現三個不同空間經驗的「亭」。創作上均以「編織」作為形式的操作主軸,實踐建築團隊是希望透過編織漂流木、竹、棧板等三種不同的材料,進而發展材料本身所蘊含的構造系統。這三件作品均是讓學生先在學校創作完成後再搬運至現場組裝,過程中,學生除了實作以外,更能同時閱讀及形塑空間,進而讓手、腦、心與各材料間能達到教學相長的歷程,並希望「木石、水路、花樹下」對遊客來說有如花園般,雖是人造的自然,但是可供遊憩於其中。

圖片說明:「水路」令人聯想到宜蘭搶孤的「亭」。(實踐建築林聖峰老師提供)



圖片說明:「木石」在學校創作完成後再搬運至現場重新組裝。(實踐建築林聖峰老師提供)


圖片說明:實踐建築團隊的作品「木石、水路、花樹下」完成全景。(實踐建築林聖峰老師提供)



林靜娟+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的作品稱為「夢見蒙德里安的樹」,係以建築學向來建構空間的基礎:「矩陣」來做為形式發展的規則,但是與不規則成型、有粗有細、有長有短的漂流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結合,因為對比性強進而形成了極具趣味性的地景意象。模矩化的立方體,向河岸水平方向延伸成林,在垂直方向延伸又成樹,不免讓人想起兒時以正方形為系統的遊樂設施,整體而言極具童趣!

圖片說明:北科建築團隊以建築學向來建構空間的基礎:「矩陣」來做為形式發展的規則。(謝郭耀提供,郭聖荃攝影)


圖片說明:「夢見蒙德里安的樹」不免讓人想起兒時以正方形為系統的遊樂設施,極具童趣。(謝郭耀提供,郭聖荃攝影)


【延伸閱讀】

[相簿] |現場直擊| 2013綠色博覽會創意構築 漂流之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ref=tn_tnmn#!/media/set/?set=a.169741103178676.1073741827.105287379624049&type=1

各團隊成員
林聖峰+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指導老師:林聖峰、王俊雄
細部設計及施工協力:陸世峰 黃高樁
團隊成員:
林書豪、白承宜、陳芷萱、廖文瑄、顏大?、朱世祺、徐士閔、謝美恩、趙虹宇、吳為希、林則融、胡書豪、陳亮穎、廖乙穎、魏芝敏、林柏緯、黃仁弘、賴炳銓、李昱慧、鄧偉、薛舫

林靜娟+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指導老師:林靜娟
團隊成員: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與地景生態與文化研究室



綠博漂流之林林聖峰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林靜娟
VIDEO
新加坡&緬甸美女~遊金門、訪古蹟~竟有回家的感覺?|
本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