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總顧問李芝瑜:能跟著Open House Taipei慢慢變老 是最美好的事

By Stella2022/10/30
article cover


「建築的未來不在於無止境地填充地面,而是將活力與秩序帶回我們的城鎮。」
—— 哥特佛萊德·伯姆(Gottfried Böhm, 1920-2021) ,1986年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得主


試著用一個新鮮的眼光來看待這座城市,期盼在既有印象裡挖掘出另一種可能,透過開放的角度來重新詮釋人們的想像。而這番想像,藉由這次與Open House Taipei總顧問李芝瑜的對話,播下了種子,讓接下來的所有發生都充滿了期待。

Open House Taipei不是一個短期的活動,它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推動,一年一年不斷茁壯且持續增添特色的生活總結;圖片提供/徐千捷、黃湘芩

打開生活的美學感知

Open House Taipei主理人徐千捷,以及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同時也是Open House Taipei總顧問的李芝瑜,兩人自2020年首度合作,從產官學方面著手規劃,當年幾十萬網路聲量不僅打響了Open House Taipei的名聲,已然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笑稱是使命感的驅使讓活動能走到今天的兩人,從2020年「The City」、2021年「Re-City」的城市探索與再造,一直到2022年以「Social City」為題打開社交台北的空間,強調民眾參與及空間形塑的變動性,在11/12(六)-11/13(日)兩天限時48小時串聯台北百餘個風格建築空間。

從首年70多個打開空間,2021年近90個來到今年多達111個空間名單,兩人透過不同的方向個別出發去架構與搜尋,從基礎建設、秘境與展場,一直到創作者的空間等,每走一步都是開啟人與人與空間的種種對話。「像這次打開的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是兩人花了三年時間才榮幸邀請到的。」李芝瑜說。期間的溝通、策劃、調整、執行來到最後的展現,前期作業的複雜度及工作量都是難以想像的。面對即將到來的2022 Open House Taipei,李芝瑜期望它不只是一個活動,也不只是一個網美拍攝點,而是能作為驅動一座城市美學的平台;無論是建築空間、創作者還是一般大眾,都能藉由活動內容,觸發所有參與對象一個投入的理由,了解到「美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座落廈?街的「廈川玖肆」,前身為建於?治時期的「舊廈?街派出所」,營運團隊結合?藝創作者翻轉?屋,成為餐廳、藝?空間;圖片提供/Open House Taipei


空間是個引子,帶不走的其實是生活

空間敘事是透過人的採納、過濾、消化最後來到輸出的結果。在此之前,空間型態涵蓋的諸多,好比藍圖、結構、材質、力學、色彩、軟件等,都是創造的途徑,目的皆是為了成就一處得以安放物件的地方;好讓有機的生命與無形的意念,能夠在此舒張並形塑成自己的樣子。2022年Open House Taipei策劃出的111個空間,有難以計數的模樣,人作為一個介質在進入之前、之中與之後的線性架構上,往往能產生出無法定量的非線性關係。「Social City」就像個引子,只管帶領卻不交代所謂的標準答案,交織出的畫面、聲音與沈澱於心的「那些」則是每個來到Open House Taipei民眾獨有,他人帶不走的。

Open House Taipei不是一個短期的活動,它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推動,一年一年不斷茁壯且持續增添特色的生活總結。「沒有絕對的安靜,卻也沒有絕對的喧鬧」近幾年經常被相提並論的白晝之夜與Open House Taipei,一個源自於法國巴黎的狂歡之氣,一個源自於英國倫敦的慢品之味。除了舉辦日期相近外,投身且沈浸其中還是更為重要,相信無論是哪種活動型態,所迸發出的化學變化都值得回味再三。


台北捷運北投機廠-?輛維修廠,限時開放近距離觀察有機城市的幕後推?;圖片提供/Open House Taipei


Social Distancing Vs. Social City

「距離」這件事情很有趣,可說是從疫情爆發至今大眾最有感的單詞了。疫情期間許多活動改為線上,許多相聚轉為視訊,許多旅行、感動甚至是生命的歷程,忽然間都成了一個不再能實際撞擊、擁抱以及感受的關係,再怎麼樣總是隔了點距離。於是,Social Distancing保持社交距離,是這些年養成的社會禮儀;有趣的是,因應必要的隔離政策,人們卻多了不少時間獨處,與自己內心的距離反而近了。

無論是秘境還是需預約才能參與的空間,Open House為民眾提供了一個個悠閒、舒服且能走進的場域,打開空間其實也是開啟了積累許久的那份距離感。如今,隨著全球疫情逐漸明朗,各國慢慢開放邊境的狀況下,回望距離為你我帶來的變化,生命的滋味是否也不同了呢?對應到Open House Taipei 2022年「Social City」的主題,更饒富意義。


無圍牆美術館說的不就是你我身處的這座城市嗎/台北藝術表演中心;圖片提供/黃湘芩


城市就是美術館

城市將不只是以單一面貌呈現於前,那些既有的侷限也藉此逐一打破。「無圍牆美術館」說的不就是你我身處的這座城市嗎?「城市就是美術館。」李芝瑜說。好比去年空間之一的「文房Chapter」,留存的幸町日式宿舍散發著老屋韻味,化身為藏書閣的文房——公益圖書館。那些過往我們走過路過卻不曾停駐的所在,其實都蘊藏著一些故事,唯有「打開」才能真正進入敘事之中,近距離開展新的篇章。

三年來,國家戲劇院從打開神祕的貓道、音樂廳一直到今年的地下機電工程,就像建築剖面圖般的自頂端的屋頂、中央展演空間延展至底下的工程場域,揭開了「一座建築它是如何運作?」的那面。李芝瑜藉由這樣的舉例來說明,她希望民眾在Open House不再只是看到空間的皮層,而是能深入探討更多對話的關係。

Open House Taipeix國家兩廳院35周年限定活動,11/5-6邀請民眾?探?體驗劇場社交?;圖片提供/Open House Taipei


Happy Open House Taipeiday and…

Open House其實不是由政府主導推動的活動,在Open House Worldwide(OHW)宗旨與概念上,是希望透過空間主理人、市民的力量來發起的全民運動。期間,每位空間主理人都是策展人,打造獨具個人特色的空間,「想透過這樣的空間傳達些什麼?」「與人們又能產生什麼樣的對話?」都是主理人需要悉心營造的。另外,逐年增加的志工團隊,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再者,該計劃共同創辦人徐千捷、Andoni以及學界代表李芝瑜等人的持續努力,皆是活動能持續舉辦的核心動力。

有趣的是,這股使命感成了一個每年都需要悉心維護的儀式感;好比每年生日一樣,吹下「Open House Taipei」字樣的蠟燭 ,祝福彼此雖然辛苦卻還是快樂著。李芝瑜笑說:「如果停下來了,對我們來說只是停下一個活動,但是我認為對於台北來說是減少掉了一個能讓市民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的去認識這座城市的方式。」時序至今,2022年了,相信屆時三歲的Open House Taipei絕對能帶來別開生面的一面。

連著兩年成功舉辦,台灣許多城市紛至沓來的與團隊請益,希望能在自身城市舉辦類似的活動。對此,兩位都相當樂意,期望能將Open House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拋磚引玉之下,也讓新竹在2021年12月首度舉辦「打開新竹 Open House Hsinchu」活動,今年則是順利取得英國總部授權,成為全球第47座、亞洲第5座舉辦Open House認證活動的城市。

松菸欣講堂文創基地;圖片提供/蘇琨峰


因為Open House Taipei,所以我____

從首創、續辦來到今年的再續辦,密集且高密度的規劃與執行,徐千捷與李芝瑜兩人有了什麼樣的轉變嗎?徐千捷說到,在這過程中無論是與空間、志工還是社會大眾,自己的切入角度也在慢慢轉變;第一年比較像是藝術策展人、積極行銷活動的角色,第二年發現志工的投入其實更甚於自己,許多志工甚至是以參與這個活動為榮,第三年則是發覺到大眾踴躍參與的程度更熱烈了,通過活動每個人都能衍生出自己的解讀,對台北這座城市有了更多不同的認識與體驗。

另外,身為學者、建築人、教育現場的李芝瑜,則是從建築的角度來看這整個活動,進一步探討人與城市的型態,以及思考自己身處於此的角色關係。即便待辦清單超長,忙碌是她的生活寫照,但她感性的說:「Open House是我再忙都希望繼續下去的事情。」她認為Open House不僅富含教育意義,銘傳大學的加入也是學術及文化理念的傳承。藉由每一年活動的對話,不光能看見同個場域的進步與成長,以往不曾接觸到的空間、群體以及視角,亦能在這過程裡得以翻轉與啟發。

「我覺得Open House Taipei一年一年在我們的手上,過程中我們都在數數字,從70幾個開放點、90幾個開放點到111個開放點,但只是數字嗎?我認為不是。」李芝瑜說。兩人發現到參與者的性別、年齡層也有了變化;從一開始70%女性,逐年擴及到各個年齡層,如今儼然成為一個全民運動。而那些積累而成的感動,讓她真心希望可以跟著Open House Taipei慢慢變老。

臺?癌醫中?整體建築設計中?量融入?然元素,期望病友等候時舒緩緊張情緒;圖片提供/Open House Taipei

2022 Open House Taipei 重磅推薦

最後,兩位也特別推薦幾處今年打開台北的空間,提供給民眾參考。面對這麼多的開放點,還是呼籲想參與的市民能透過2022 Open House Taipei活動官網事先瀏覽想參訪的空間,從13個類別(註1)中以「區域性、鄰近點」的方式來規劃行程,一天盡可能不要安排太多點,透過「慢活」的方式來欣賞、認識這座城市的一部分。另外,因為許多開放點需要特別預約,熱門點也經常需要排隊;對此李芝瑜也呼籲大家可以轉換心情,來去面對需要花時間排隊這件事。「或許這些時間不是因為要排隊,而是要讓你認識新朋友。」等待時,不妨環繞四周的人們,想想他們不也都是志同道合、為了探訪這座城市的朋友嗎?

雖然有許多空間需要預約,新增空間的預約時段10/29也剛結束,但徐千捷特別提到其實還有60個點是不限人流可以自由參觀的。按圖索驥規劃路線,一天一兩個點,慢慢走慢慢探尋如同品味一場下午茶的步調,就是加入Open House Taipei旅程最好的方式。

#10處精選推薦空間(不要懷疑還有更多,但篇幅容納不下...)

01. 金錦町
02. 圓山坑道
03. 北投文物館
04. 欣講堂文創基地
05. 大稻埕葉?發商號
06. 晶華酒店總統套房
07. 臺大癌醫中心|地下室
08. 台博鐵道園區|防空指揮中心
09. TAO ART SPACE|日本當代建築師青木淳(Aoki Jun)在台唯二的作品
10. 銘傳藝術中心台北館|可遠眺北藝中心的絕美點,其10年縮時攝影就是在此拍攝紀錄


藉由每一年活動的對話,看見同個場域的進步與成長,這是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左:創辦人徐千捷、右:總顧問李芝瑜);圖片提供/黃湘芩


【關於Open House Taipei主理人&總顧問】
>徐千捷 Richard Hsu
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共同創辦人。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士畢業後,出國攻讀倫敦藝術大學設計研究並獲得碩士。曾經歷台北世界設計之都擔任執行長特助,也曾擔任文化部公民論壇有關文創聚落相關議題計畫主持人。另外,曾擔任宜蘭縣文創聚落、文創輔導中心的計畫主持人且進行「宜蘭在遠方」紀錄片製作。

>李芝瑜 Jeanne Lee
Open House Taipei 總顧問李芝瑜,長年在國外受教育,曾就讀於常春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建築系並獲得建築碩士以及交大的博士。 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9年,今年卸任後接任銘傳藝術中心館長,目前仍兼任設計學院副院長。另也因研究領域以數位為主,同時負責推動銘傳VR整合研究中心。 受邀擔任國際獎項 美國建築大師獎(AMP)的全球評審、和國際設計大獎(IDA)的台灣區總顧問。

(註1)
01. 生活交會的場域
02. 建築師的包被們
03. 創作者的神秘後台
04. 質感好物
05. 回溯時光的浪漫
06. 特殊場域,限時解密
07. 老屋子的再生
08. 走進大自然
09. 建構更好的未來
10. 展館奇遇記
11. 給文青的美好時光
12. 都市運作的基底
13. 學習無止境

【打開台北活動時間】
>2022.11.12 - 2022.11.13 打開台北
>2022.11.05 - 2022.11.06 國家兩廳院 率先登場
>各場地開放時間與活動:請見「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官方網站與FB粉絲專頁
>活動報名方式:現場排隊|線上預約 10/2913:00 新增空間預約時段
>打開台北 | Open House Taipei
>官方網站:www.opentaipei.org
>官方Instagram:@openhousetaipei
>官方Facebook:打開台北

【延伸閱讀】
Open House Taipei主理人徐千捷:第三年城市解鎖 預期外的收獲更多
2022打開台北 Open House Taipei-11/12限時48小時開啟台北逾百獨特空間

2022 Open House Taipei-國家兩廳院室內換氣大解密 深藏不露的機電空間
> 2022 Open House Taipei-打開科教館屋頂花園 漫步城市之環

柏成設計邱柏文-欣講堂文創基地 歷史、探險與創意的結合

=========

採 訪/黃湘芩 Stella Huang
撰  文/黃湘芩 Stella Huang
圖  片/Open House Taipei、黃湘芩 Stella Huang


更多建築旅行、生活品味、設計相關活動請上【欣建築

Open House Taipei銘傳大學李芝瑜 Jeanne Lee徐千捷 Richard HsuSocial CityTAO ART SPACE金錦町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欣講堂文創基地圓山坑道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