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旅行

隱藏在基隆和平島的文化路徑 看見小島的歷史軌跡與硝煙歲月

By Jimmy2022/03/04
article cover

你是否聽說過「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一詞呢?文化路徑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歐洲,1987年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根據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宣言(Declaration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發起文化路徑計畫,並將俗稱「朝聖之路」的聖雅各之路定為首條文化路徑,時至2021年,歐洲理事會宣布的文化路徑已達45條。那麼究竟何謂文化路境呢?先來看官方的定義:依照地理位置及擁有的獨特歷史脈動及功能,所劃分出來的陸地、水道、水陸混合或其他通道。簡而言之,透過文化路徑梳理地方的文化脈絡,可能是歷史人文、產業發展或宗教民俗信仰,透過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藉著文化路徑更加了解與親近這塊土地。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在十餘年的發展下,「文化路徑」已成國際顯學,除了歐洲,許多國家也響應此理念,包含印度高山鐵路、以色列的薰香之路、日本紀伊山的朝聖之路等,臺灣起步的時間點較晚,2016由文化部首次提出「打造臺灣文化路徑」計畫,目前已推出的文化路徑有串聯八縣市的糖鐵文化路徑、阿里山林業鐵道文化路徑、茶文化路徑等,除了中央,地方政府也陸續響應,打造屬於在地人文地貌的文化路徑,基隆市在2021年推出的「北境之路」就是其一,這次我們就以基隆這座文化底蘊豐厚的港灣城市為出發點,重點探索和平島的過往歲月,循著文化軌跡,了解隱藏在繁華基隆的人文面貌。

因為歷史教材的緣故,許多人對於荷蘭與台南安平容易聯想在一起,但卻對西班牙人於基隆建立的聖薩爾瓦多城鮮少了解,在過去的古諺中,「北雞籠,南大員」道出了基隆與安平的重要性(大員就是安平),可見基隆這個港口城市早在大航海時代就已顯露其重要價值。和平島是離台灣最近的離島,最早在漢人開墾前,島上的原住民巴賽族稱之為「tuman」,17世紀漢人入墾後稱之「大雞籠嶼」,而之後為了與小雞籠嶼(即現今基隆嶼)作區隔,在1870年後改為「社寮」,直至戰後才改為現名「和平島」。

和平島由主島與西邊的桶盤嶼、西北邊的中山仔嶼組成,因其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台灣海防要塞與東亞航海版圖中的天然良港,日治時期,開始發展漁業與造船業,並於基隆南岸建立「基隆漁港」(即為現今的正濱漁港),在當時可是臺灣最大的近海、遠洋漁業基地呢!接下來我們就從正濱漁港開始,邁向和平島展開一場文化探尋之旅。

正濱漁港

正濱漁港可以說是近年基隆最火熱的打卡點之一,繽紛的彩色房屋成為來到基隆旅遊必訪之地,若從歷史的角度切入,正濱漁港的興建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其實早在西班牙殖民時就已將此地作為船舶停靠點,只是到了日治時期1934年才建立為港口(當時稱為基隆漁港),在當時可是臺灣的第一大港,是早期帶動基隆漁港興盛的主要功臣,也是台灣北部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直至戰後才改為現今的「正濱」之名,而其命名的由來則是取自基隆市中正區的「正」字與日治時期當地舊名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從命名也能了解過往歷史,是不是魔鬼藏在細節裡!

(攝/Jimmy Lin)

阿根納造船廠

若你站在和平橋上往右望去,很難不被一棟碩大的廢棄建築給吸引目光,那正是阿根納造船廠,目前已被列為歷史建築。建於1966年的阿根納造船廠,其原址在1919年時為一貯炭場,用來存放開採的煤礦;1936年為配合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改為礦砂裝船場,成為一礦石出口的中繼站;直至1966年租給美商阿根納造船廠作為遊艇及帆船造船之用,並於1987年停業後便閒置至今,如今的阿根納造船廠因其頹廢風格成為了著名的廢墟景點,就連克里斯伊凡都曾來此拍攝廣告取景呢!可以說是目前基隆十分具有神祕感的廢棄遺址。

(圖來源/欣傳媒資料庫)

和平橋

連接基隆與和平島的和平橋,短短75公尺,如果不跟你說,你可能沒發現它是一座跨海大橋,更不會驚覺它是全台第一座!在過去清朝時期,橋樑尚未建成,和平島上的居民只能透過舢舨來往通行,而後因應和平島上的砲台建築工程,將舢舨並聯後再鋪上木板建為暫時性的浮橋,直至日治時期1934年,以鋼筋混凝土建成的第一代和平橋終於落成,橋共有8個橋墩,形似4道拱門,是一大特色,可惜2005年為解決交通車流,重建為目前所看到的第二代和平橋,路面更好走了,但卻也淪為一座在普通不過的橋樑了。

(圖來源/Flickr 劉小雞)

社寮福德宮

位於和平橋旁的社寮福德宮稍不留意就可能錯過,在橋頭上有個小門縫,沿著階梯往下走就是社寮福德宮,和平島上其實有兩間福德廟,社頭、社尾各有一間,因此當地人也會稱此廟為「社頭福德宮」。社寮福德宮的歷史悠久,最初只是一間小小的福德祠,而前方的廟埕正是往來本島舢舨的渡口之一,後經歷過多次擴建,才形成今天的規模(雖然也是沒有很大啦!)而福德宮內最具歷史價值的莫過於清代流傳至今的古香爐,此外,社寮福德宮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因為廟坐落於河道旁(嚴格說起來是海),因此在燒金紙的同時就能欣賞海面的波光粼粼。

(圖來源/社寮福德宮)

社靈廟

社靈廟建於清乾隆43年(1788年),主祀三府王爺,而社靈廟最著名的就是每年七月(農曆6月15日)王船基隆港巡江的祭祀活動,一般講到王船可能會直覺地聯想到屏東東港的「燒王船」,但在這裡不一樣哦!社靈廟的三府王爺出巡是用乘坐王爺船的巡江方式,透過巡江除惡煞、保佑漁民豐收,在出巡當天,王船隊伍自和平島社靈廟走出,跨越和平橋走入正濱漁港區域繞行,之後再返回和平島穿梭於巷弄中,特別的是,社靈廟的王船是真的會「下水」,可以見到由一艘動力漁船拖著王船沿著港口巡江,非常特別!不過海上巡江這件事需要請示王爺,因此有幾年也是會碰上巡江停辦的狀況。

(圖來源/社靈宮)

天后宮

和平島上的天后宮又稱為「社寮媽祖間」或「大雞籠港口天后宮」,是島上的信仰中心,天后宮的建廟年代不詳,但從廟中懸掛可遠朔至明朝萬歷年間的「海波不揚」匾額以及清乾隆15年時被封賜為「大雞籠港口天后宮」一事,便能推斷天后宮為基隆最早祭祀媽祖的廟宇。除了歷史悠久,天后宮的神蹟也不少,據說媽祖曾事前預知將有海嘯發生而救了許多居民,而廟宇內的建築、雕飾也都十分有看點,無論是三川殿內彩繪兩儀藻井、正殿俗稱三通五瓜的棟架,以及宮廊殿內的草書金柱都頗具特色,尤其在廟前屋簷下方的吊籃及三川殿上方的木雕金龍,左右兩邊外觀竟不一樣,原來這是因當年建廟時兩大民俗藝師互相比拚手藝而產生的美麗結果,十分有趣!

(圖來源/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

諸聖教堂遺址

你可能不知道,在和平島上有個考古遺址!那便是諸聖教堂遺址,在西班牙人來到基隆時,除了建立軍事堡壘聖薩爾瓦多城,另一個頗具規模的建築便是諸聖教堂,諸聖教堂遺址於一座停車場內被發現,從遺址現場的地基可以看出,教堂的內殿與主體,以及扶壁的遺構,推估教堂內面積超過200平方公尺,占地面積超過350平方公尺,此項發現將深埋地底300年西班牙教堂重見天日,可以說是近代台灣考古的重大成果。諸聖教堂是以前神職人員居住及受訓的場所,也是天主教在臺灣傳教最早的紀錄,而在荷蘭人攻打西板牙人時,還曾將教堂當作囚室關押400名左右的戰俘,截至目前為止共挖掘出20具先人的遺骸以及歐式扣環、青花杯、安平壺等古物,甚至除了荷西時期的遺址,還挖掘到400年到2000年前的鐵器時期文化層,以及距今3000多年的圓山文化層,代表此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圖來源/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

龍目井

龍目井位在前往社寮東砲台的路上,在道路旁會看到一處隱密的半圓拱形建物(隱密到前方還會有臨停車輛),在拱形屋頂下便是相傳1626年西班牙佔領時期所開鑿的龍目井,為什麼會稱作「龍目井」呢?因此井所開挖的位置剛好在被稱作「龍仔頂山」的眼睛部位,也因而得名。龍目井是和平島上少數的淡水井,水井上方處建有半圓形掩體是1935年日本為了防範美中空襲而建,看來無論是哪一國,都十分珍惜龍目井呀!

(攝/Outlookxp)

社寮東砲台

和平島的戰略地位重要,因此社寮砲台的歷史可追溯至荷西時期,最早由西班牙人建立,而在清領時期由台灣巡撫劉銘傳帶領完成砲台本體以因應清法戰爭,直至日治時期砲台再次修建並分為東、西砲台。社寮砲台以「抱山式」工法興建,利用了山谷地形的優勢,將砲台整體巧妙地隱藏了起來,讓敵軍難以察覺,目前社寮西砲台依舊為國軍駐守的營區,東砲台則是向民眾開放,保存了營舍校兵台、指揮所、機槍堡、觀測所、彈藥庫等,透過這些僅存的戰時遺址得以窺見和平島過往的硝煙歲月。

(圖來源/IG @peichi_chiu)

近年,基隆的觀光風氣漸盛,但在這個港都城市除了夜市、郵輪以及打卡景點,在城市翻新的背後支撐的正是豐厚的文化底蘊,大部分民眾前往和平島以戲水、看海為主要目的,但有許多百年的文化地景正隱身在這座小島上的某個角落,這些正是透過「文化路徑」可以細細品味的在地文化脈絡。

==========

文/Jimmy Lin

基隆基隆景點和平島和平島景點文化路徑文化旅遊正濱漁港阿根納造船廠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