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在「54場雨」的跨國設計 一窺工藝的溫柔

By 蘇琨峯2021/12/06
article cover

「54場雨」展場;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如果「時間」要在創作類型中找個代言人,那會是「工藝」吧?

工藝根植於土地,陶的土、漆的樹、竹的林、編織的棉毛絲麻…,取材無不關乎溫度的先決、地形的造就、風雨時節的養成。然後,工藝師在時間的流逝中,讓他們成為一匹布、一片竹編、一面漆...,設計或者慧黠,它強調靈光一閃,彷彿掙脫時間的枷鎖,但工藝不是,他與時間為伍。

漆鏡 Lacquer mirror-運用漆可以被拋光以及具有高光澤度的自然特性,而設計做成鏡子。經典的牆鏡造型,以及纖細的手工藤掛,包括三個不同工藝的功夫及思考。(設計師 : Gabriella gustafson & Mattias ståhlbom,工藝師:黃金梅 Chin-Mei Huang);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這是工藝的性格,在手的勞動中,融合腦部思維帶動身體節奏,一次次演練至渾然一體,然後生出新意。Richard Sennett 稱之為「匠人」。他認為只要在工作中追求最高品質者,都可歸入匠人之列。而工藝活動實為一種深埋人性當中「想把工作做好而做好工作」的慾望。(註:見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於《匠人》(THE CRAFTSMAN)一書,馬可孛羅出版。)

置物架 Construction collection-設計師因著迷於台灣竹製棚架的工藝,於是將這結構與簡約的氣質轉換至層架系統:使用不同厚度的竹,並以藤捆綁固定,透過層板及隔間的使用而創造各種空間。(設計師 : Gabriella gustafson & Mattias ståhlbom,工藝師 : 吳樹發 / 劉昭明);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因為想把工作做好而渾然忘了時間。也許工藝師突然從手中的「活兒」抬頭,看了一眼窗外:「喔!黃昏了嗎!」。沒有被時間制約,而是忘了時間。然後在不經意抬頭的煞那,感到它的陪伴。

鐵竹椅BAMBOO STEEL-在研究台灣竹產業之後,設計師靈巧地將竹管家具製作技法運用在鐵管上,工藝師以傳統竹編技法編織鐵片,為這種量產化的冰冷材質,帶來細膩的手感與人文表情。(設計師 : 日本Nendo,工藝師 : 邱錦緞);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但時間並不總是如此。它常常無情、狡猾,或如無賴緊追不捨,但你卻可以在工藝,看見它的溫柔。

「54場雨」是策展想法。來自荷蘭、瑞典、德國、法國、巴西、日本、韓國、臺灣...的跨國設計師,和台灣工藝師共創,因為差異帶來文化對流,因為對流,而下起了午後雷陣雨,每個作品的生成都是文化差異帶來對流雨、沖刷激盪過的成果。

櫃子 Cabinet-工藝師使用絹印結合漆,將插畫家的設計以漆工藝原味呈現(設計師 : Stina Löfgren,工藝師 : 陳明宗);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54個作品下過54場雨
而每一場雨,永遠充滿了風土味

「54場雨」展場;圖片提供/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展覽資訊】
54場雨 / 設計X工藝 跨域共創展
地點:草屯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館2樓
展期:自2021年11月10日起
==========
圖  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編  輯/蘇琨峰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54場雨草屯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X工藝欣傳媒欣建築
VIDEO
匈牙利美女&加拿大帥哥尋找金門風獅爺
本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