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回顧山屋裡的間接共生 邱文傑筆下的建築思辯

By 欣建築2021/03/19
article cover

在今年普立茲克獎公布之前,2021年初台灣建築界最熱鬧的盛事莫過於邱文傑建築師偕同其事務所 AxB Architecture Studio,在剛完工的山屋舉辦個人建築展。兩個月展期中,除了靜態展覽,亦廣邀各界建築人來參與周末座談分享,與建築師本人唇槍舌戰!

邱文傑講述其作品;攝影/吳宜晏

周末建築開講現場;攝影/吳宜晏

「間?接?共?生 Indirect Mutualism」是本次建築展的主題,亦是邱文傑在其建築生涯中一直在尋找的台灣建築文化定位。邱文傑擷取個人童年在條通的巷弄文化,隨處可見的騎樓及與其共生的人們,是台灣市井小民面對生活時的強大生命力。屋頂各種加蓋鐵皮不一定代表劣質,換個角度看待,它們是各種人生的重疊。這些建築語彙,在邱文傑的煉金術下,成為亂中帶輕的「山屋」。這棟建築不僅是邱文傑近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其25年建築師生涯的省思。

邱文傑最新作品「山屋」;攝影/林芳怡

山屋騎樓;攝影/林芳怡

山屋中的鋼構圓拱;攝影/林芳怡

山屋裡的各種窄梯;攝影/林芳怡

山屋鋼構;攝影/林芳怡

畢業自哈佛設計學院、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後,邱文傑回到台灣執業,他幸運地拿到了議題性強的公共建築案,諸如1999年的新竹東門城廣場、2001年的921地震教育園區,讓他開始打開知名度。時逢對岸挾帶龐大資源,逐漸成為文化威脅,加上個人社會特質驅使,邱文傑開始在各種創作中尋找台灣建築可靠攏的風格或論述,輕構築、反射材質、柔軟的建築語彙,甚至是社會設計中都能見到他的身影。除去大中華主義、現代西洋、閩式建築,邱文傑覺得獨有自然與社會環境下所發展出來的城市巷弄才是台灣建築的根本共鳴。來觀展的同學回饋:「Zaha Hadid 這些國際建築師的建築固然很華麗、建築技巧高超,但和我沒有連結,對我來說那些就是一件件美麗的藝術品。但我來到山屋,置身騎樓、窄梯、鋼構,卻瞬間連結起了我在建築中的生活記憶;那是一股不間斷的電流,持續點亮我與家、我與這座城市的關係。」

社區與山屋;攝影/吳宜晏

社區與山屋;攝影/林芳怡

山屋內鋼構與樓中樓;攝影/吳宜晏

管線整理;攝影/吳宜晏

管線整理;攝影/林芳怡

台灣多元且複雜的文化交流背景,讓台灣文化圈難以思考何謂台灣價值,建築圈也面臨相同課題;再者與邱文傑同世代的建築師中,兼顧事務所運營與台灣建築價值的論述更是艱難。邱文傑在自我命題的基礎上,不刻意挑案、下意識地探索,在傳統框架下整理並實驗,因此2020年出現了自我對話、自己拆自己的新竹之心(新竹東門城廣場)。而山屋更是一件奢侈而幸運的案子,建築師能以建築整理他的論點;山屋是主觀且被追根究柢的社會創作,也是邱文傑展現面對自己、與大眾溝通的勇氣。

展中一景。邱文傑長期面對業主,並在溝通過程中預見建築完成後的重心(中心)使用者;攝影/吳宜晏

「間?接?共?生 Indirect Mutualism」建築展展出山屋模型;攝影/吳宜晏

「間?接?共?生 Indirect Mutualism」建築展展出邱文傑歷年作品;攝影/吳宜晏

來自西方的美學養成,燃燒在地的生活養分,邱文傑覺得自己在建築傳統功力之路上,探索台灣建築在傳統與非傳統之間的突破點。他期待自己所整理出的觀點,能觸發、甚至影響台灣建築的變革,亦告訴大家思考台灣建築文化定位的重要性。

邱文傑建築師與其在條通開花店的父親(牆上相片);攝影/吳宜晏

夜間山屋;攝影/吳宜晏

觀者可在展場閱讀建築師的童年;攝影/吳宜晏

展中投影台北城市;攝影/林芳怡

一樓除了展出建築師的童年物件,還有其電子手繪稿;攝影/林芳怡

山屋頂樓與芝山;攝影/林芳怡

【延伸資訊】

>AxB Architecture Studio 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台北山屋 混合共生台北學/打開台北×欣建築開箱

>邱文傑與廖明彬對談:看見建築的藝術性,守住建築的溫度

>基隆山海城串聯再造計畫工程動土!山海城串聯再造基隆新地標!

==========
受  訪/AxB Architecture Studio 邱文傑
與  談/林芳怡、吳宜晏

撰  稿/Florence Kao
校  閱/王彤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間?接?共?生Indirect Mutualism山屋邱文傑建築展回顧台灣建築文化台北建築條通巷弄文化台北人白先勇新竹東門城廣場921地震教育園區新竹之心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