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飯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 為你精選台灣8種好米!

By 欣旅遊BonVoyage2020/12/28
article cover

北緯23.5俐落地劃過台灣,將台灣孕育成溫暖的島嶼,位處於亞熱帶的我們,擁有和煦日照以及豐沛降水量,稻米成了主要的糧食作物,也因此米食文化在台灣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為了滿足口腹之慾,相關的加工品也相繼而生,例如粿條、湯圓、米苔目、碗粿、米漿等等,而隨著農業技術的精進,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嶼也培育出了數十種的稻米品種,但「吃米不知道米價」成了現代通病,你是否知道今晚餐桌上的白飯來自哪裡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稻米為台灣重要糧食作物,經過多次改良培育出市面上多元的米種(圖提供/123RF)

追古溯今 稻米可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好吃

稻米在台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原住民利用火耕闢地,當時所栽種的品種為印尼、菲律賓引入的爪哇稻,而荷治時期,擴大了稻米種植的規模,但品種以及種植方法仍未改變,直至明朝末年,移民台灣的漢人將中國的稻米以及犁、杵臼等各式農器具帶入台灣,提升了台灣的栽種技術,但此時種植的稻米為口感乾硬的秈稻,與當今食用的稻米仍相差甚大。

日治時期,台灣的稻作迎來了大幅度了革新,因日本人認為台灣原生稻米難以下嚥,因此將日本的稻米品種引入台灣,並進行了一系列的品種測試及栽種方法研究,於西元1926年在磯永吉博士的建議下,將台灣所生產之日本稻米命名為「蓬萊米」,意即「來自蓬萊仙島的米」,而台灣原來栽培的秈稻則被稱為「在來米」。

以稻米的特質來區分,可分為:粳稻、秈稻、糯稻三大類,日常食用米飯多屬於粳稻(蓬萊米);秈稻(在來米)則大多製成加工品;糯稻(糯米)煮熟後最軟、黏,為粽子、米糕等台灣在地小吃的食材。按加工方法來分則可分為糙米、胚芽米、白米,僅經過脫殼為糙米;再經去除部分米糠層步驟則為胚芽米,而去除全部米糠即是最常見的白米。

稻米種類圖表(圖提供/農委會;整理製表/吉米)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各區域農業改良場持續選育在地優良品種及提升栽培技術,以下精選8種台灣好米,米種大比拚,正式開始!

吃軟吃硬各有所好 精選8好米

台梗9號-稻米界的模範生 品質穩定不變心

台粳9號的品質高、收穫量穩定,是目前常見的米種之一,也是農改場做米飯評比的標準米。其米粒大、潔白飽滿且耐儲存,煮成的米飯冷掉後不會乾硬,也因此被超商選為飯糰指定用米,無論是壽司、便當、炒飯都適用,可以說是最「萬能」。除此之外,據研究顯示,台梗9號還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甚至有扼殺腫瘤細胞的能力,真是不容小覷的米粒呢!

台南11號-台灣人的尋常滋味 晉升日本震災英雄

如果你是外食族,台南11號肯定是你熟悉的好朋友,目前為台灣栽種面積最大且最為主流的稻米品種,產量高、適應力佳、對稻熱病及飛蝨類病蟲具抗性、脫粒率低且肥料給多少吃多少,看到以上優點就能想見栽種門檻低,也就因此讓台南11號的市占率大幅提高,從營養午餐到軍糧幾乎都是使用台南11號哦!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福島核災後,日商來台選購稻米,試吃後認為其「驚為天米」,成為指定輸日的品種,真是為國爭光呀!

高雄139號-醜小鴨不氣餒 東部展翅變天鵝

因外型不像其他品種晶瑩,因此被取了「醜美人」的別名,穀粒稍大、短圓飽滿,但卻人小志氣高,以自身的內涵擄獲大眾芳心,米飯Q軟且有黏性,冷的也好吃。特別的是,高雄139號雖研發至高雄農改場,但生長期需比一般品種多10到15天才能採收,未受到當地農民青睞 ,反而花東地區的土壤、氣候以及日照特別適合高雄139號,煮出來的米飯更比其他地方種出來的好吃,也對提升當地稻農的收入幫助甚多。

台中秈10號-秈米中的王者 打造在來米新印象

秈米俗稱在來米,其口感乾硬不被台灣人喜愛,大多製成加工品或是以炒飯的方式來烹調,唯獨有台中秈10號可以與?米拚個高下,其食味值甚至超越一般梗米,具有高纖、低澱粉的特點,煮成飯軟Q香甜,細細品味還能咀嚼出其中香甜滋味。

左上:台南11號/右上:台梗9號/左下:高雄139號/右下:台中秈10號(圖提供/弘昌碾米工廠、彰農米糧、新南田董米、台灣好農)

台農71號-台日混血的高級血統 芋香撲鼻的新寵兒 

大名鼎鼎「益香全米」是也,命名由來自已故稻米專家郭益全博士,紀念博士竭力研究由日本種與台灣種的配種培育,為臺灣第一個具有品牌的品種,可說是稻米發展的里程碑,益香全米由台梗4號以及日本絹光品種配種育成,米粒圓短飽滿、透明度佳,並且蘊藏淡淡芋頭清香,除此之外,霧峰農會酒莊推出由益香全米製成的「純米吟釀」,更獲得於法國舉辦的2011年國際酒類評鑑銀質獎,可以說是經過國際認證的台灣好米呢!

桃園3號-正港台灣價值 血統純正的台灣芋香米

同為芋香米,若要說台農71號是本身具有血統優勢的混血兒,那麼桃園3號可以說是奮力打拼的台灣囝仔,為完全由台灣育種的品種以原產地桃園市新屋區為發想被命名為「新香米」,桃園3號米粒圓潤,剔透晶瑩,具有芋頭香味,此外當米飯放涼後,其黏彈性及風味依舊能夠保存!

台南16號-東洋X本土 尬出台灣新驕傲

人稱「台灣越光米」的台南16號是第一個利用分子輔助選種技術育成的水稻品種,將日本越光米及臺農67號配種培育,與日本越光米相似度高達95%。米粒小而飽滿,晶瑩剔透,口感Q彈有黏性,怎麼煮都好吃,讓台灣人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與日本越光米同品質的台灣在地好米。

台中194號-來自南亞的聯姻 需細心呵護的印度王子 

台中194號是由一手催生台梗9號的許志聖再創高峰之作,由台梗9號為母,與頗具盛名的印度香米之王巴斯瑪提(Basmati)配種育成,兼具Basmati的七葉蘭幽雅清香,以及台?9號的Q彈口感,因此也被許多人稱為「七葉蘭香米」,但這個異國聯姻的結晶可不好種植,只要肥料下的太多稻子可是會直接鬧自殺,加上各種疾病找上門,因此產量約只有台梗9號的8成,可說是「稻之驕子」呀!

米種簡易整理(圖提供/農委會、弘昌碾米工廠、彰農米糧、新南田董米、台灣好農;整理/吉米)

米食文化的進步 生產者與消費者缺一不可

在當今餐飲發展多元、異國美食林立的情況下,米食仍然是我們生活中最溫暖的記憶,一碗熱騰騰的飯彷彿人們的避風港,飄散的米香味將人拉進關於家庭的回憶中。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一粒粒晶瑩飽滿的米飯,除了蘊藏著辛勤農人們在田野中的執著與努力,更乘載著百年以來台灣人對餐桌佳餚的想像與溫暖。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一句流傳將近一千兩百餘年的詩詞仍一語道出生產者的辛勞,稻米的演變絕不會是偶然,經過世世代代的改革、研發以及創新才能有今天的成果,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是雙向流通的橋樑,農夫辛勤耕作、農改場的專家埋頭研發、消費者則以購買作為支持,讓台灣的稻米愈趨進步,邁向國際市場。

稻米農業農產品米食精選比較在地好米系列台灣在地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