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旅行

喚起時代記憶 賦予老屋新生命

By 欣建築2021/01/05
article cover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JCA生活實驗所;攝影/王彤漫步台南的巷弄中,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老房子,每個轉角都有著不同的驚喜,而穿梭在台北的城市街道上,不難發現高聳矗立新大樓,老屋也共生其中。隨著時間流逝,老屋漸漸凋零,除了拆除之外,我們還可以將他們保留下來,若經過一番修整梳理,則可以從中閱讀其前世今生,細細聆聽他訴說時代的記憶,延續並發揮老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台南 來了,就住一晚;圖片提供/欣傳媒(攝影/陳德偉)談到老屋的活化與再利用,不能不提「老屋欣力」、「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與「台北老屋新用計畫」,但乍看下有幾分相似的這三個名詞,又各別代表著什麼? 首先,《老屋欣力》一書中提到,當時的背景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JCA生活實驗所;攝影/王彤

漫步台南的巷弄中,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老房子,每個轉角都有著不同的驚喜,而穿梭在台北的城市街道上,不難發現高聳矗立新大樓,老屋也共生其中。隨著時間流逝,老屋漸漸凋零,除了拆除之外,我們還可以將他們保留下來,若經過一番修整梳理,則可以從中閱讀其前世今生,細細聆聽他訴說時代的記憶,延續並發揮老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台南 來了,就住一晚;圖片提供/欣傳媒(攝影/陳德偉)

談到老屋的活化與再利用,不能不提「老屋欣力」、「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與「台北老屋新用計畫」,但乍看下有幾分相似的這三個名詞,又各別代表著什麼?

首先,《老屋欣力》一書中提到,當時的背景是由於台南夏季常發生登革熱所點燃的老屋保衛戰,長期閒置易積水的老屋,常被視為登革熱病媒蚊的溫床,加上改善市容等政策,荒廢的老屋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因此也導致那些曾經連結這座城市歷史文化脈絡的建築地景逐漸消失。NGO團體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簡稱:古都基金會)認為將老屋拆除不是唯一的方法,他們希望將集結台南四百年歷史的古城精華的老屋保留下來,藉此重拾對台南府城的文化認同與自信。

台南 來了,就住一晚;圖片提供/欣傳媒(攝影/陳德偉)

因此於2008年古都基金會在台南發起「老屋欣力」運動,以評選優良的老屋活化案例的方式,鼓吹民眾支持老屋、分享舊城的美好日常,就此開啟常民生活場域文藝復興運動的契機。同時也以民間的力量帶起了老屋熱潮,擴散至全台各縣市,將老屋活化加入都市更新和文資保存的施政計畫中。後續更提倡以滿足當代生活需求進行老屋改造,對老屋進行適度的調整,期望找到老屋保存與城市發展的和平共處之道。

台南老屋欣力 窄門咖啡;圖片提供/欣傳媒

不同於台南由民間發起的老屋欣力,為了推動「發掘城市文化底蘊及保存歷史文化」的概念,台北的老屋新生大獎老屋新用計畫,則是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推動「整維計畫」的其中兩大項,為了讓民眾理解都市更新不只有更新重建一種方式,整建維護也是選項之一,透過生活空間的改造,活化空間使用,同時提升老屋永續性。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迪化207博物館;圖片提供/欣傳媒(攝影/黃郁仁)

其中,台北老屋新生大獎發起較早,陸續從2001年起舉辦都市空間改造、都市彩妝等運動,於2012年更名為「老屋新生大獎」並以鼓勵性質進行推動。透過徵件評選與獎勵,表揚老舊建物整建維護的優質案例,鼓勵民眾對老舊建物的軟硬體進行改造,除了延續歷史脈絡,也期許促進區域空間的活絡,與周遭環境發掘出新的空間使用方式,豐富城市生活及街區風貌。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瓦豆設計工作室;圖片提供/欣傳媒

台北老屋新用計畫,2016年起以「補助」的方式,透過空間經營者的空間改造計畫及回饋活動企劃提案,對有意參與空間改造的民眾或在地組織進行計畫輔導,為老舊街區引入新的再生契機。藉老屋改造,解決生活空間課題引入新的活動,凝聚街區共識,以及促進在地團體與組織更多合作的可能。

台北老屋新用計畫 慢慢生活美;攝影/邱佩儀

無論「老屋新生大獎」或「老屋新用計畫」,都是台北市都更處推廣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觀念的工具,引領民眾認識參與後,期望許未來讓民眾可以自發性進行老屋整建維護。

本次專題集結民間發起者(古都基金會)、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老屋新生大獎評審、老屋新用計畫執行者、老屋空間使用者等各種角色,對於老屋的活化與再利用所抱持不同面向的看法。

 

【延伸閱讀】
>台北老屋新用計畫 相關文章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相關文章

>《老屋欣力》常民生活場域的文藝復興

>老屋修整必看課程《老屋學校》

==========
編輯/王彤
攝影/王彤、黃郁仁、陳德偉、邱佩儀
圖片提供/欣傳媒


更多作品及活動訊息,請上【欣建築-老屋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